中超聯賽對比日韓足球聯賽薪資水平,引發的國足為什麼不行?

中超聯賽對比日韓足球聯賽薪資水平,引發的國足為什麼不行?

2018年統計數據,16支中超球隊,一年的薪水總支出為34.82億人民幣,中超球員的人均年薪,也接近712萬人民幣。

榜單的第一位是財大氣粗的,人均年薪達到了1476萬;

隨其後,人均年薪達1471萬;

排在榜單第三位的人均年薪為1444萬;

榜單的第四位開始,人均年薪降到了1000萬以下。分列榜單的第四至第八位。除了天津權健,各傢俱樂部的薪資投入也基本符合他們最終的聯賽排名。

升班馬賽季初秣馬厲兵,471萬的人均年薪也幫助他們在賽季最後驚險保級。而人均年薪為581萬的卻不幸降級。

相比之下,就顯得很幸運了。他們的人均年薪僅為244萬,為中超最低。然而在混亂的保級大戰之後,他們還排在中超積分榜的第八位。

中超

以上是中超聯賽各球隊的平均薪資,

而國家隊的主力球員均來自排名前三的職業隊伍較多;

中超聯賽對比日韓足球聯賽薪資水平,引發的國足為什麼不行?

中超聯賽對比日韓足球聯賽薪資水平,引發的國足為什麼不行?

中超聯賽對比日韓足球聯賽薪資水平,引發的國足為什麼不行?

中超聯賽對比日韓足球聯賽薪資水平,引發的國足為什麼不行?

中超聯賽對比日韓足球聯賽薪資水平,引發的國足為什麼不行?

這是2017年日本J聯賽球隊的球員平均薪資支出排名,排名第一的是浦和紅磚,227萬人民幣/人/年,第二至第五隊伍人均薪酬150萬-200萬人民幣/年

從整體對比來看,中超是韓國K聯賽3倍到4倍,是J聯賽的5倍甚至6倍,中超球員成為了一個溫水煮青蛙的狀態,都不願意走出去,而在內部競爭又不激烈,人均薪資都非常高

改善這種情況要讓球員走出去,勢必要開始進行工資帽政策,進行過渡的降薪,哪怕吸引不到高水平的外援也沒有太大關係,關鍵從長遠來看,調整運動員的收入,調動球員出國踢球的積極性,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和韓國日本一樣,做到全面開花

第一年,除開外援外,國內球員必須採取工資帽人均年薪控制在300萬-500萬/人,第二年再逐漸遞減,根據每個球隊的人數,排名對第二年再進行重新調整。

希望能改善中超球員在俱樂部和國家隊的兩種狀態,鼓勵球員出國踢球,才是發展符合我國國情的足球職業化進程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