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梁祝》

無疑是一種傳承,

更是一種創新

當經典邂逅現代,

與蝶共舞也將由此醞釀新篇

再一次用她的蹁躚新姿,

為我們詮釋出

什麼是真愛的真意

2019年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誕生60週年。1959年的上海首演,開創了交響音樂民族化的新世紀。

為致敬經典,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俞麗拿小提琴藝術基金創新策劃和組織了音樂劇場《真愛·梁祝》,包含音樂劇、戲劇、舞劇等形式。該劇將於今年11月、12月先後於上海、寧波和北京上演。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近日,北京絲綢之路合作與發展促進會會長韓樺,應邀參加並主持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誕生60週年”特別活動。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北京絲綢之路合作與發展促進會會長韓樺(左一)對話著名小提琴藝術家俞麗拿(右二)、國家一級導演徐俊(右一)和上海博物館館員張經緯(左二)

本場活動由啟皓北京、啟皓文化基金會主辦、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俞麗拿小提琴藝術基金協辦。在活動現場,韓樺女士就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發展演變對話了著名小提琴藝術家俞麗拿、國家一級導演徐俊和上海博物館館員張經緯。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1954年,周恩來總理去參加日內瓦會議。他帶去了國內新拍攝的影片《梁山伯與祝英臺》,準備在會議間隙放映。當時負責新聞聯絡的熊向暉請英文翻譯寫了16頁紙的說明書介紹劇情,並把片名譯為《梁與祝的悲劇》,以期對外國人看懂這部影片有所幫助。說明書送到周總理那裡,周總理說:“只寫一句:請您欣賞一部彩色歌劇影片——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這是中國《梁祝》的故事第一次走上世界舞臺,而後,《梁祝》又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演繹、傳播。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愛情,是不受語言、距離、國別所限制的,愛情是人類歷史上延續至今的美好感情,是人類共通的一種情感。

60年前,一群年輕人僅僅抱著想讓小提琴受民眾歡迎的理想,共同創作出了《梁祝》,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小提琴協奏曲,一經演出後,就成為了經典,所謂“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梁祝》”,這首曲子將中國《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推向了又一個高峰。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如今,《梁祝》有了新的表現形式,開啟了新的篇章,內容愈加豐富,有樊錦詩對千年敦煌“一見鍾情”,也有文成公主出塞遠嫁,這兩個故事的加入,與絲綢之路的元素相契合,這也為“一帶一路”增添了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藝術。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俞麗拿先生認為,《真愛.梁祝》是以正能量的愛情故事為背景,而愛情是全人類共通的話題,《真愛.梁祝》在絲綢之路上的傳播,必將會引起許多人的共鳴。

《梁祝》如今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新打造的音樂劇場擁有著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並承載著美好的愛情,把中國的文化藝術帶向世界,沿著“一帶一路”不斷傳播,也是中國軟實力的一種展現。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俞麗拿先生不斷強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梁祝》新篇章

既然是《梁祝》誕生60週年,活動自然是以一曲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梁祝》拉開序幕,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小提琴首席杜玄和青年鋼琴家何夢揚合奏的一曲《梁祝》將眾人帶入到中國經典的愛情故事中,纏綿悱惻,激昂熱烈,琴聲在大廳中久久迴盪,所有人都在安靜傾聽,隨著演奏者一起,溫故這段古老的故事。

已經封琴的俞麗拿再一次站在了舞臺上,60年前,她作為第一把小提琴拉響第一首中國本土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60年後,她帶領著中國當代最著名的中青年藝術家,大膽將傳世經典《梁祝》改編成了音樂劇場,再次登臺。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新創作的音樂劇場《真愛·梁祝》編入了三段中國愛情故事,縱貫時空:在黃沙大漠中,樊錦詩對千年敦煌“一見鍾情”,從而與生活中的愛侶彭金章經歷兩地分居數十年的漫長別離,直到死亡來臨後又帶著愛人的相片迴歸離故鄉上海千里之外的敦煌小屋。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1967年樊錦詩與彭金章在敦煌

巴金為蕭珊放棄了“不婚主義”的立場,兩人在漫長的時代風雨中彼此依靠、心心相印,直到蕭珊病逝後巴金將愛人的骨灰安放在床頭永不分離。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巴金和蕭珊


文成公主為國家利益出塞遠嫁,卻與松贊干布同心同德締結了流芳後世的婚姻,以大愛情懷澤被天下眾生,兩人相親相愛的繪像在敦煌石窟壁畫中被定格為永恆……

文成公主的和親,也間接促成了當時絲綢之路的和平與發展。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梁祝》背後的故事

現場提問環節,有觀眾問到俞麗拿先生在這麼多年演奏《梁祝》的過程中,有無記憶深刻的事情。

這位年近80歲的老人,在說到這個問題時,眼睛裡似乎都有了光,她站了起來,走近觀眾,說起曾經和何佔豪、陳鋼等人一起創作《梁祝》的故事。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1958年春,上海音樂學院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確定以何佔豪為骨幹的小組。一開始俞麗拿並未參加的。但出於熱愛,俞麗拿先生最終“爭取”進了實驗小組。後來,這個小組又加入了陳鋼先生。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餘麗拿 陳鋼 何佔豪在一起

俞麗拿先生憶起第一次登臺獨奏《梁祝》時,因為全是學生組織的演出,所以對演出是否成功一直持“懷疑”的態度。演奏時,她時刻注意下方有無掌聲,曲畢,現場鴉雀無聲,沉寂了十秒鐘左右,臺下突然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雖然事先並未準備返場曲目,但由於觀眾太過熱情,又不得不返場演出。俞麗拿先生說,作為演奏者,直到今天,都不知道當時返場演奏了幾遍,因為整個過程都是懵的。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也許是一種喜悅,一種被認可的自豪感。他們成功了,《梁祝》被世人所接受,大家喜歡上了小提琴曲,對於當時的那群年輕人來說,這比什麼都值得慶賀。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實驗小組試奏新作品。(左起:俞麗拿、沈西蒂、丁芷諾、何佔豪、孟波、賀綠汀、丁善德)

臺下的觀眾聽著俞麗拿先生的這個故事,或被俞麗拿先生的幽默逗笑,或是感慨當年的不易。如今聽來的故事,卻在那個年代裡,是最為激揚、熱血的一段青春往事了。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俞麗拿先生說,相信有一天,中國還會誕生出《梁祝》這樣的經典曲目,我們需要有耐心,給青年創作家們一些時間。而那些創作者,要不忘初心,站在民眾的立場上,去創作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就總有一天會取得成功。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北京絲綢之路合作與發展促進會會長韓樺(左一)對話著名小提琴藝術家俞麗拿(左二)、國家一級導演徐俊(右

《梁祝》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動人心絃的旋律,便是俞麗拿先生在現場說的“家國情懷”。徐俊導演也表示,《真愛·梁祝》裡的故事經歷了時間的沉澱,既有接地氣的神話愛情故事,同時也有對歷史的回望,同俞麗拿先生所說的“家國情懷”相呼應。徐俊導演說:“《真愛·梁祝》的創作就是把時間的跨度、歷史的厚重、文化的滋養以及文明的迴響等交融在一起。”

《真愛·梁祝》讓中國愛情神話迴盪在絲綢之路上

上海博物館館員張經緯

上海博物館館員張經緯表示,《梁祝》從最初文獻記載的寥寥二十幾個字發展到如今各種版本的演繹,並不斷賦予新的時代意義,因為這段故事含有人類共有的情感元素,關於愛,關於理想。張經緯認為,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現代人可以從那些古老的傳說中汲取現代化的思想內涵,如追求男女平等、打破枷鎖、戀愛自由等,這些神話故事,經過發展演繹,思想內核從未落後,《真愛·梁祝》亦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