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学Python就能涨工资?新一轮智商税即将到来!


金融人学Python就能涨工资?新一轮智商税即将到来!

从去年开始,经济形势不好,就业升职压力大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学经济或者金融的都知道,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有两件事最值得做:一是手上有足够资金的,可以拿着资金购买资产,四处抄底赚钱;二是手上没有资金的,可以趁着形势不好的时候闭关读书,花时间提升自己,等到形势好转,底牌也多了,就又可以出来打拼。

所以从去年开始,我看到最多的四个广告分别是:学Python、在职硕士、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培训和注册会计师(CFA)培训。

而且不得不吐槽一下,现在的个人信息真的是毫无隐私,我有一次手一抖点了在职硕士的广告,还没进去就直接点了右上角的小叉叉退出,结果当天晚上快下班的时候就有人打电话到我的手机上问我要不要读在职硕士。在我表示我早就博士毕业以后悻悻地挂了电话。

CPA我就不说了,从我开始考到第一门到考完综合拿证,几乎每个星期我都能收到各种各样关于CPA的垃圾邮件和广告邮件,不得已我把“会计师”三个字设置成了屏蔽关键词,勉强保住了我的邮箱。因为有了CPA的关系,所以我对CFA考试一直不是很上心,反正慢慢考都来得及的,虽然也接了几个骚扰电话,但是没等对面说完我就挂了。

如果说上面三个广告还好对付的话,学Python的广告真的是防不胜防。也不知道最近是怎么了,稍微像样一点的,讲金融和管理的文章,点进去冷不丁最后就是学Python的广告。还有就是吐槽金融从业者多辛苦,赚不到钱的文章,看到最后还是学Python的广告。

一时间我有了一种错觉,让我开始反思——学Python就可以拯救金融人与水火之间了吗?学了Python我就能工作效率翻倍,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了吗?学了Python下一个金融大佬的位置就非我莫属了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事先声明一下,我本人也在学Python,但是我一来没有报班,二来不打算报班,三来我只打算学我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以在我看来,与其说学Python有多大的用,到不说新一轮智商税即将到来!

1.金融从业人员都需要Python吗?

作为一名金融民工,毕竟在行业里也泡了有一些年头了,咱也不说对金融行业的本质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但是一般的理解还是拿得出来的。说一千道一万,金融从业人员大致根据怎么赚钱分成四类。

第一类:自带卖方资源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有钱的人,那么因为金融“嫌贫爱富”的基本属性,这类人是金融里最吃香的。手上拿着项目资金,想找谁找谁,想干嘛干嘛,无论找谁都能轻松变现捞钱。他们需要Python吗?不需要。

第二类:带的动买方资源的人。说得好听点这个叫资源匹配,说的难听点就是拉皮条的,把第一类人的钱对接到有需求的人手上,或者把能够把资产包装好卖给第一类人。这类人上至投行做大项目、股票、债券承销,下到保险经纪人都是这类的。他们虽然赚钱没有第一类人多,但拿的也不算少。对他们来说,搞社交关系,学会营销是第一位的,也不需要Python。

第三类:通过交易赚钱的人。说得好听点就是价值投资人,或者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替第一类人管理资产的人。就比如说各类基金经理、各类信托管理人等等,替人理财,按规模收管理费,赚的跟第二类人可以打个平手。他们需要学Python吗?可能需要吧,但是Python又不是必备的。不论是做投资或者做模型,关键是研究分析的能力,模型处理就算不会Python也有一大堆统计软件早就玩的烂熟了。

第四类:其他中后台的人。说得好听点,有做风控的,有做财务的,有做行政的,有做统计分析的。说的难听点,就是处理其他必须要处理但是没有直接产生价值的人。绝大部分还有时间没事看各种文章,能接收到Python广告的也恰恰是这类人(包括我),这类人是金融从业的大多数,也恰恰是金融从业者里拿的相对少的。和前三类对比,第一类人吃肉,第二、第三类人喝汤,最后一类基本上就是赚个劳动力辛苦钱。

那么第四类人需要学Python吗?可能中台专门做统计分析的可以学一学,也就仅此而已了。做财务的学Python有必要吗?咱也不说CPA考完了没有,中级会计职称总得先拿下吧。与其学Python,还不如把公司财务系统用熟了。做风控的有学Python的必要吗?之前不会Python的建模不也是照样建,各种监控指标不也是公司系统自己就能生成了?剩下的什么办公室、人力、法务、行政这种岗位,本身学了Python也没用,要想专岗,先学专业知识才是更迫切的吧。

所以,大部分人不需要学Python,既然不需要学,那买课有什么用?

2.Python的几个功能,都是公司信息技术部门该干的事情

对于不想转行做纯IT的金融从业者而言,Python最“实用”的功能有这么几个,而这些功能都是信息技术部门“份内”的工作,不需要替他们操劳。

第一个功能:爬虫。现在一提Python必提爬虫,好像每个人都需要爬虫一样。但是说实话,咱先不说爬虫本身怎么样,爬来的那些信息真的有用吗?就比如大家手里都有的万德数据库,上面每天的信息多如牛毛,推送的信息数不胜数,人家都替我们爬虫爬好了,这些信息有过大用处?

退一步说,每个人工作最常用的信息渠道就那么几个,每天本来也要上网看一眼,何必花时间写一个爬虫,把这些信息都爬下来,对工作也没什么用啊。

第二个功能:数据分析。许多广告里都有这样一个东西,把数据搜集起来,导入Python,一下子就出现一个K线图。好像Python做这个分析很神一样。其实我也是醉了,这个功能EXCEL也会啊,而且就点几下一点也不难。要是会VBA的话,那就更简单了。

所以数据分析,简单直观的用EXCEL,复杂的还有SPSS、MATLAB或者Stata都能做,这些东西如果真是本职范围内,大家早就会了,何必再学一遍其他语言的?

第三个功能:脚本。最简单的就是如果客户Call你,可以自动回复,或者邮件自动回复。说真的,这个我真的无力吐槽了,在现在这个客户就是上帝的时代,还拿自动回复“敷衍”客户我也是醉了。要是工作这么干就行,以后还要人工干嘛,现在机器人也能打推广电话,也能发推广短信。

这三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每天有信息技术部或者软件通过机器爬虫发给我们一大堆,第二个功能用EXCEL或者公司自带的数据分析系统就能自动做,第三个功能很多公司早就开发了智能客服。

所以,如果不是转型IT人员,没有实际问题学Python真不知道有啥用。真有转型金融IT这个想法的,先想想你距离35岁还有几年,减掉你学技术的几年,看看你还剩几年。

如果你说学Python是为了学机器学习。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这玩意不叫学Python,本质上是学机器学习。

3.为什么卖Python课程的人那么多?

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卖Python呢?因为太多人容易被升职加薪的幌子给吓到了。以前,大家也不是很懂,觉得学CPA、CFA或者FRM这类的证书可以升职加薪,我相信后面大家心里也都明白了。考完这些证书有点用,但要是说绝对的就能升职加薪的,毕竟还是少数,还是要看综合能力。或者与其考证有用,倒不如说是换工作对涨工资有用。

那么没有CPA、CFA证书或者学历学位以后,卖什么课既能“不得罪”消费者,又能让买课的消费者体验“良好”呢?现在最流行的无非有二,一是Python,二是学英语。打着买了课就能提升自己的美名,卖一些跟金融没关系的课程。大部分人学会了,学个新鲜,学到了东西,在没办法升职加薪面前买个安慰罢了。

所以说,买个安慰可以理解,但是认真你就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