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陰陽五行學說新解

一、陰陽五行學說的本質

陰陽五行學說是古人對物質運動的一種哲學思維模式,用現代系統方法論來說,其實質是一種描述動態平衡系統運行規則的理論. 陰陽學說強調的是在一個動態平衡系統中,任何事物都必然存在著對立面,有陰必有陽,有陽必有陰.陰陽兩個方面互相制約,又同屬於一個系統,互相依存.只有這樣,這個系統才能維持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五行學說強調的是在一個動態平衡系統中要且只需要五個最基本的要素組成.我們知道,一個能夠維持平衡的系統其所有內部的運動路徑必須是閉合,無論是升降出入,運行一個週期後都必須回到原點,重新開始新的週期,否則就不可能保持平衡.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的圓運動.

對於一個圓運動來說,最基本的要素有而且只有五個,一個是圓心,其餘四個是圓周上下左右四個極點.這五個基本要素就可以描述整個平衡的圓運動的特徵了.所以既不是四行,也不是六行,而是五行. 超出五行之外,就不能保持平衡了。一個不平衡的系統要達到新的平衡,其關係是:舊系統的舊五行被破壞到新系統的新五行關係的建立。

五行是空間基本能量的衍化,空間能量基本元素是陰和陽,而五行是陰陽元素運行過程當中形成的能量形態。在這個衍化規則裡面,就是五行相互制衡督導,以促進能量的轉換和運轉。通俗來講,在陰陽這兩種基本元素當中,都包含著自己的特定能量。

因為古代知識認知的侷限性有時會形而上地認為把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基本能量來形象對應自然元素。比如金,通常理解為鋼鐵屬性的元素能量,具備肅殺之屬性。比如木,大樹,花草,具備生命力能夠屬於綠色植被,都歸納為木屬性。比如水,通常理解為江河湖水,甚至海水,喝的水。比如土,理解為什麼城牆,土地,田園,高山之類。實際這些理解,都是擬象化了,跟五行的基本屬性,根本沒有一點關係。也就是說,此金木水火土,非彼金木水火土。而是古人,或者前人形象擬象化,以能看得見的物質,來類比了五行的能量。實質上,五行能量跟這些形而上的五行實體,皮毛都不沾邊。

五行當中,

木代表的是少陽能量,具有生髮的屬性,如同陽氣在春天的表現。所以,統稱為春木,類比木的形態,分列四象當中少陽之氣。

火代表的是太陽能量,具有熱長的屬性,如同陽氣在夏天的表現。統稱為夏火,類比火的形態,分列四象當中太陽之氣。

金代表的是少陰能量,具有收斂的屬性,如同陰氣在秋天的表現,統稱為秋金,類比金的形態,分列四象當中少陰之氣。

水代表的是太陰能量,具有貯藏的屬性,如同陰氣在冬天的表現,統稱為冬水,類比水的形態,分列四象當中太陰之氣。

四象屬於陰陽化氣形成的能量,而陰陽屬於能量衍生衍變的基本要素。也就是說,有了陰陽能量形成的互換,才逐步形成了物質的發生和發展。而陰陽運行過程當中,由於能量屬於循序漸進,所以形成了四種基本形態,稱之為四象。也就是少陽,太陽,少陰,太陰。這也是木火金水的四種原始形態,或者叫能量形態。而唯獨缺少了五行土的能量,土的產生代表了另外一種形態。這種形態就是物質交換狀態下,導致的混沌形態,也叫鴻蒙。屬於五行膠著,不能形成明顯屬性情況下,出現的形態,所以稱之為土。而土屬於金木水火四種能量相互影響作用的承載,屬於載體性質,因此在五行圖當中,居於中間位置。而不是很多圖譜當中,金木水火土分列五角,形成對立。

二、陰陽五行學說在醫學生理病理上的運用

既然一個動態平衡系統有且只有五個最基本的要素,那麼無論人體內部有多少器官,包含多少個物理的化學的反應,它們所體現出來的功能都可以按照其在維持這個系統的平衡中所起作用的類型進行歸類,分成五大類.中醫學以五臟為中心的生理學說就是按照這樣的思路發展起來的.所以無論是用金木水火土的名稱還是心肝脾肺腎的名稱,中醫的五臟都不是解剖概念上的五臟,它們是同一類型功能的集合體.無論處在解剖位置的哪個器官上,只要它的功能在維持人體系統平衡上是發揮著同一類作用,都被劃為同一髒.這就是中醫學中的五臟學說和現代解剖學中的臟器存在差別的原因. 中醫學對人體各種生理功能的認識超越了具體解剖結構,所有的生理功能以維護機體平衡為最終目的.人體的每項生理功能都是維護整個機體平衡的不同環節,它們都不是孤立的.

因此,中醫學看一項生理功能是否正常的標準不是這項功能是否強大,而是看是否有利於機體的平衡. 現在,中醫界對陰陽五行學說的運用認識也存在著誤差.

比如,本來是肝木鬱不能疏洩脾土,或者肝木不及不能疏洩脾土,被說成是肝木旺克脾土.這樣怎麼可能指導臨床呢?

比如,人是恆溫的,那麼人體內必定存在著產熱系統和散熱系統,這兩個系統相互作用保持體溫的平衡.哪一個方面出現了問題,體溫都不能保持平衡.具有中醫思維的人面對發熱病人,就會從兩個方面考慮——是產熱系統的亢進還是散熱系統的減弱,其治療方案是完全不同.

還比如,正常人體內的血糖值在一定範圍內保持平衡,說明人體內存在降血糖機制和升血糖機制,兩個互相對立制約,保持血糖值的穩定.當降血糖機制衰退或者升血糖機制亢進,都可以導致血糖值的異常升高,從而導致發生糖尿病.像目前這樣,把糖尿病人的血糖升高都歸結為胰島問題,認為是人體降血糖機制的衰退,這樣的觀點只看到了事物的一個方面,沒有認清事物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