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數年征戰戰功赫赫,使他變得驕橫,殘害百姓,欺壓同僚

清代的年羹堯,是因得罪雍正皇帝而被賜死,這已成定論。但在何事上觸怒雍正,則異說紛紜:有的說他在與雍正出巡時,接受朝臣跪拜;有的說他寫的奏疏字跡潦草,隨意顛倒詞句。而近來的提法,說他與雍正未立時的政敵十四皇子胤趣結交,因而受禍,這是較符合當時情況的。年羹堯字亮工,號雙峰,漢軍鑲黃旗人。年羹堯家境較好,父親年遐齡官至湖北巡撫。清世宗康熙三十九年,他考中進士,此後倍受朝廷重視,康熙四十四年、四十七年兩次充任鄉試主考官。鄉試是提拔未來官僚的考試,考中進士的人,都在名義上是主考官的門生弟子,所以主考官一職在當時極為重要。年羹堯兩次充任主考官,既打通了升官之路,又為自己提拔親信打下基礎。

年羹堯數年征戰戰功赫赫,使他變得驕橫,殘害百姓,欺壓同僚

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堯被擢升為內閣學士,接著又被授為四川巡撫。年羹堯任巡撫後的頭幾年,一直不太得意,曾兩次被彈劾,部議當革職,多虧康熙的照顧,才得以留任。康熙六十一年,清聖祖病重,中歷11月13日,在只有隆科多一人在場的情況下,康熙皇帝死去。世傳康熙臨死時,在隆科多的掌中寫下“皇十四子”四個字,意謂胤福可繼位。及至康熙已死,隆科多出房宣佈死訊,胤模上前詢問傳位於誰,隆科多便將掌中的“十”字抹去,把變成寫著“皇四子”的手掌伸出,於是胤鎮繼位為清世宗,改號雍正。世宗即位後,召胤翹進京,把大將軍印交給年羹堯和清宗室延信共同管理。胤翹見到他的四哥雍正後,一直不肯以臣子之禮相見,而要以兄弟之禮相拜,表明他對聖祖的遺囑有疑問,不肯承認胤慎的帝號。

年羹堯數年征戰戰功赫赫,使他變得驕橫,殘害百姓,欺壓同僚

聖祖即位後的首要任務就是把平時同他地位一樣的兄弟們除掉,所以藉機貶胤模去守景陵,不讓他再握兵權。胤褪受貶,年羹堯的地位也隨之降低。雍正元年中歷10月,青海的羅布藏丹津攻打西寧甚急,便命年羹堯繼胤褶為撫遠大將軍,率兵征討。這時還沒有貶胤,就已將他的兵權奪去,只是因為戰事太緊,才繼續重任年羹堯。胤袍被貶後不到一年,即雍正三年中歷4月,年羹堯的惡運也隨之就到了。年羹堯任總督後,兵權隆重,驕恣不法,但因為功大,所以世宗仍像康熙一樣照顧他,加封他為撫遠大將軍,一等公,寵愛備至。但是,世宗生性多疑,加上皇位不是光明正大地得來,對權臣的疑忌之心隨寵眷而加深。在審理四川巡撫蔡斑一事上,已能看出世宗對年羹堯疑忌很深了。

年羹堯數年征戰戰功赫赫,使他變得驕橫,殘害百姓,欺壓同僚

雍正二年時,年羹堯奏請開礦,蔡斑以開採不便為由進行推脫,被下部議,定為阻撓公事,革職。年羹堯為了報復,並想讓自己的心腹任四川巡撫,於是彈劾蔡斑逼死所屬知府,卻以病死的說法來推卸責任。蔡斑被逮,刑部因此事不關軍務,可酌情減罪,便擬枷責懲罰。世宗說部臣想減蔡斑之罪是不對的,應當再審。刑部無奈,只好遵旨,判蔡聯為斬罪。這些反覆,只不過是世宗要除年羹堯而搞的權術而已。第二年正月,蔡璉被押解至京,請旨準斬,世宗這才說出真話。蔡斑被免罪後,便大肆攻擊年羹堯驕橫殘暴,並美化自己,說自己如何忠心耿耿,抗拒年羹堯的壓力,結果得了個左都御史的官衛。年羹堯雖然主要是因世宗猜忌而得罪,但他也確實太過於放縱,給人留下了太多的口實。他劾罷四川巡撫蔡斑,就是為了讓黨僚王景灝做巡撫,並且如願以償。

年羹堯數年征戰戰功赫赫,使他變得驕橫,殘害百姓,欺壓同僚

年羹堯數年征戰,功勞很多,使他變得越來越驕橫,殘害百姓,欺壓同僚。他對與自己級別相差無幾的總督、巡撫們,毫不客氣,常在公文中直呼其名,並讓他們派侍衛前來侍侯他。年獎堯入京覲見皇帝時,竟命令直隸總督和巡撫都出城跪道迎送。在他駐守西北時期,也讓蒙古王公貴族見到他時下跪行禮,就連駙馬也不能例外。由於世宗表面上對年奠堯寵愛備至,所以這些人只好忍辱受氣,但等世宗對他的態度稍有冷淡,便都群起而攻之。中歷4月時,世宗終於在年羹堯身上開刀了。他在諭旨中斥責一番年羹堯不愛惜百姓、奏事不實之後,說道:“不可復任將軍。”並收回撫遠大將軍印。年羹堯一下子被降級,心中不服,上疏說自己既不敢在陝西管事,也不敢突然就去杭州上任,暫時在儀徵候旨。言下之意希望世宗不要給他太小的職位。

年羹堯數年征戰戰功赫赫,使他變得驕橫,殘害百姓,欺壓同僚

世宗見他不聽自己的旨意,更加大怒,而大大小小的官僚們也隨著他的態度的變化群起攻擊年羹堯了,年羹堯的仕途和生命都走到了盡頭。山西巡撫伊都立彈劾年羹堯私佔鹽窩,擅用正課諸款;都統範時捷彈劾年羹堯藉口捕治鹽梟,派人夜圍民堡,致死多人。接著,川陝總督嶽鍾琪、河南巡撫田文鏡等人都上硫彈劾年羹堯不法事。世宗命將諸臣所劫之事分別立案追查,把年羹堯的封銜全部撤掉,又命人逮年羹堯至京。中歷12月,年羹堯被逮至京,由議政大臣、三法司、九卿會審。11日,會審結果出來了,年羹堯被定了九十二項大罪,其中大逆之罪五條,欺罔之罪九條,僭越之罪十六條,狂悖之罪十三條,專擅之罪六條,忌刻之罪六條,殘忍之罪四條,貪簸之畢十八條,侵蝕之罪十五條。

年羹堯數年征戰戰功赫赫,使他變得驕橫,殘害百姓,欺壓同僚

這九十二條大罪,光是應斬之罪就有三十多條,法司判年羹堯斬首,同宗年十六以上皆斬,年十五以下及女人給功臣家為奴。但世宗還用不著斬草除根,所以並沒有將年羹堯一族都殺掉,只是把他們發配而已,年羹堯的幕僚親信們則有許多被殺了。世宗雖然只殺了年羹堯的一個兒子年富,但他對年羹堯的憤恨之情還是很深的。在法司給年羹堯定罪之後,世宗寫了一個長篇聖諭,給獄中的年羹堯,斥責年羹堯陷害阿喇納、富寧安、蔡斑,殘殺無辜等事。既然年羹堯像世宗說的那樣狂妄悖逆,本該是凌遲處死,滅門九族,但世宗卻在詔書結尾說:“今寬爾碟死,令爾自裁,又赦爾父兄子孫伯叔等死罪,爾非草木,雖死亦當感涕也!“結果年羹堯被迫在獄中自殺。

年羹堯數年征戰戰功赫赫,使他變得驕橫,殘害百姓,欺壓同僚

他臨死時的心情已經沒有人知道了,但他不會對世宗讓他自殺而感激涕零,卻是可以肯定的。第二年,世宗把年羹堯的兒子都赦免了,讓年遐齡管束。他在這時已拆散了年羹堯的黨羽,所以在詔書中也能夠說一句真話了,他說:“當日平定青海,年羹堯亦著有功績。”而僅在幾個月前,他還在詔書中就平定青海一役而指責年羹堯說:“即如青海之事,爾故意延遲,孤軍冒險。”可見年羹堯被殺,不僅是像世宗詔書所說的因公行不法、植黨營私。真正的原因,是世宗所不肯說的。年樊堯同胤棲結好,社會上關於胤褪、胤糖與年羹堯陰謀廢立的謠傳,世宗過於猜疑的天性,是年羹堯被殺的根本原因,他可以說是一個皇室鬥爭的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