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支招:中小學教師減壓“十招”

中小學教師減壓“十招”

1、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精講多練為上上策。

教師的很多工作負擔,都是因教師不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帶來的。如課後作業多導致批改量大,學生聽了課不會做作業需輔導,利用下堂課的時間講作業問題等等,不如你在課堂用三分之一的時間重點講解,用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組織練習,不僅達到了鞏固新知識的目的,教給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可以大幅度地減少學生的課後作業量,學生歡迎,你也可以騰出許多時間幹別的。

為你支招:中小學教師減壓“十招”


2、充分利用記憶規律,鞏固知識點、能力點和考點,減少學生的複習用時,也就減輕了你自己的負擔。

  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與記憶規律直接相關,我們在教學設計時,注意按記憶規律安排教學,使學生所學在規律的作用下自然地達到熟練程度,你就不用擔心你的學生應對考試的問題。即使學校非要用考試成績給老師排隊,只要你“功在平時”,你學生的成績就差不到哪裡去,你就不必擔憂,無憂身自輕。

為你支招:中小學教師減壓“十招”


3、備課重視“兩個利用”,減少重複勞動,節省時間和精力。

  一是利用好舊教案:自己的既有教案,不僅有自己對教材研究的所得,而且有教案實施的體會,只要把變化了的學生因素加以考慮,再加上日常有關該課的一些知識、方法的積累,就很容易在最短時間內形成高質量的新教案,不必次次另搞一套走形式;二是要充分利用網絡:網上關於所有中小學教材每章每節每課都有很多的教案、資料、體會可借鑑,使用網上搜索或者申請為網上學科的會員,很容易就獲得這些東西,你要考慮的重點就是如何結合學生實際的問題,生成教案也就容易快捷得多了。

為你支招:中小學教師減壓“十招”


4、多瀏覽本專業新的學科報刊,積累和借鑑最新研究成果,縮短思考某些問題、尋求最佳解決方法的時間。

  由於我國中小學的相似性極強,很多優秀教師在報刊上發表的教學方法、體會、心得拿來稍加改造即可運用,不必都要自己通過實踐總結一套,費時費力,可能還遠不及人家的東西用起來的效果好,我們的主要問題是解決好拿別人的東西用起來可能產生的“水土不服”的問題。

為你支招:中小學教師減壓“十招”


5、不要真生學生的氣。

  學生的頑皮和搗蛋是不可避免的,有時候確實讓人哭笑不得,有時候也需要不得不拉下臉來讓學生明白他們的行為過分到了讓老師生氣的程度,需要收斂、反思、改正。但轉過身來,我們就應讓生氣的心緒飛往九霄雲外,該做啥做啥,不要去跟學生叫真,非要想方設法把學生收拾得服服帖帖方肯罷休,那樣做不僅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無助於學生問題的解決。

6、以平常心對待先進、優秀等等榮譽,工作幹到問心無愧即可。

  教師的職業本不是轟轟烈烈的職業,是一項原本就很平凡的工作,但面對下一代,我們又必須做到無愧於學生。因此,不要被榮譽所累,能來的讓其自然來,能丟的全都丟開,不要總想著自己比別人幹得多,比別人幹得好,領導看不見,同事不買賬等等工作之外的東西,人無奢望心自靜,平常心是身體健康的良藥。

為你支招:中小學教師減壓“十招”


7、花公家的時間,鍛鍊自己的身體。

  中小學教師工作再忙,一些學校不夠“以人為本”的規定再嚴,可早操、課間操、課外活動是不會限制教師參與鍛鍊身體的,早去幾分鐘,晚走幾分鐘,每天擠出一個小時用於鍛鍊身體是可行的。堅持鍛鍊身體,對於愉悅身心、緩釋緊張的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都是十分有利的,用的又是工作時間,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為你支招:中小學教師減壓“十招”


8、積極參與正常的集體活動和社交,少交酒肉和牌場朋友。

  我們一些同事對學校和社會一些集體活動不感興趣,常覺得是浪費時間,不大願意參加,也正是這種心態,使他們失去了很多社交活動和緩釋疲勞的機會。集體活動,大多用的是工作時間,基本上都能得到學校的支持,只要積極參與,至少可以使我們從緊張的工作氛圍中得以一段時間的解脫,使身心得以休息,我們不應放棄這種機會。另一方面,有些同事結交了一些酒肉朋友或牌友,常常喝得酩酊不醒,或打牌打得整夜不睡,不是愉悅身心,而是自我摧殘身體,我們應當遠離這類“朋友”。

9、再忙也不在星期天工作。

  與家人、朋友一起開開心心消費星期天,使身心從工作中徹底解脫出來,得到完整的休整,全面地恢復。要知道工作是永遠幹不完的,是沒有最好的。即使你幹工作累死了,明天的太陽還出來,但我們需要多看到一些明天的太陽,讓照亮別人的蠟燭燃燒得時間更久更久。 

 

10、用心“經營”好家庭,建好自己的避風港。

  舒心溫暖的家庭是每個人解除疲勞、休憩身心的最佳處所。中小學教師,勞動強度大,收入不豐厚,社會地位不高,當今社會中錢、權因素對家庭的穩固作用和離散作用都不具備,因此我們就必須用心、用愛來“經營”我們自己的家庭,愛和付出是家庭穩定的支柱,只要我們用心呵護,我們還是能夠建立起一個溫馨的避風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