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一流 爭第一 重點工作攻堅呈現“東昌速度”

  東昌府訊 “疫情防控期間,我們這個項目的復工復產受到影響。但在區委區政府的積極協調下,項目於2月26日開始逐步有序復工,目前有214名工人正在加班加點施工,我們承諾在保證項目質量的前提下,在規定期限內完工。”4月3日,聊城國際醫療健康研發中心項目負責人楊子星表示。在項目現場,我們看到塔吊林立,工人們幹勁十足、正在有序地進行鋼筋綁紮等程序,工地上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據瞭解,該項目屬於今年省“雙招雙引”重點簽約項目,總投資共計5.5億元,運營後可實現年產值10億元以上,項目的成功落地對壯大全區醫療設備製造產業、推動醫療設備製造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受疫情影響,工人不能如期返崗成為制約項目正常開工的因素,在瞭解到項目的需求後,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等區直部門第一時間與項目負責人取得聯繫,在前期詳細調研的基礎上開通審批“綠色通道”,確保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早見實效。


  受益的不止聊城國際醫療健康研發中心這一個項目,還有同在一片轄區內的泰一鋰電池項目和中通新能源汽車項目。在明康機電產業園泰一鋰電池項目成品擺放區,我們看到各式各樣的鋰電池樣品,按照客戶定製、主打產品、獨有產品等分門別類地擺放在展臺上。


  據介紹,該公司年前訂單出口較多,受疫情影響,公司逐漸將銷售重點轉為內銷,“截至目前,公司上半年訂單已全部排滿,我們正與美的、飛科等公司開展合作,將產品更多地用於掃地機器人等家用電器和電動玩具領域。”該項目負責人說。在鋰電池裝配車間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加急生產一批鋰電池,從電池夾板到測電阻電壓,再到加錫程序,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在離泰一鋰電池項目不遠處的中通新能源汽車項目新廠區,同樣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們正在進行焊裝機器人調試,一體化、線條式的智能化生產線令人眼前一亮。聊城中通輕型客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存領介紹,該項目是全區“政府出資、企業拎包入住”的典型代表,地皮、廠房均是政府提供,企業只需要把重點放在生產即可。


  聊城國際醫療健康研發中心等項目的順利復工復產、生產規模擴大化,均是我區把主要精力放在重點工作攻堅上、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的典型例證。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吹響了改革攻堅衝鋒號,擘畫了全市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為加快重點工作攻堅進程,我區在堅決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將以全力攻堅的狀態,聚焦高鐵新城抓創新,聚焦項目突破抓提升,聚焦重點工作抓落實,聚焦乾事創業抓改革,頭拱地、向前衝,創一流、爭第一,當好全市攻堅發展的排頭兵。同時,拉大發展框架,在發展格局上求突破;聚焦重點項目,在發展質量上謀提升;圍繞重點工作,在發展落實上要實效;抓好改革創新,在幹事創業上爭第一,以黨建為引領、壓實管黨治黨責任、對標改革攻堅重點,每月亮成績、每季搶紅旗、全年爭第一,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實現“重點工作攻堅年”的新突破。


(融媒體 仝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