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勒索》:你以為的“愛”不過是情感勒索者的伎倆

週末在公園裡看到了讓人心疼的一幕。

一個3歲的小孩在玩沙子,玩得不亦樂乎,他媽媽對他說:我們要走了,別再玩了!

可是這個孩子就像沒聽到似的,根本不理會媽媽,媽媽過去拉他,他倔著脾氣就是不肯走。媽媽生氣地對他說:「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說完起身走到一處拐角藏了起來,孩子看到媽媽不見了,匆匆拿起玩具,邊追邊喊:「媽媽,我不玩了」,找不到媽媽的孩子,邊哭邊找。

《情感勒索》:你以為的“愛”不過是情感勒索者的伎倆

曾經聽一位媽媽說,孩子鬧騰不聽話有絕招,只要你轉身離開,並說不要他了,保證他乖乖聽話。

對孩子來說,沒有一種威脅能比得過「爸媽不要你了」,也許這對父母來說是一句玩笑話,可是孩子卻會當真。

這種威脅、恐嚇孩子的方式,實際上是情感勒索,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嚴重的創傷。

“情感勒索”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心理學經典著作《情感勒索》一書中,是指一種為一己之需而利用情感控制迫使對方讓步的行為。

《情感勒索》的作者蘇珊·福沃德是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兼暢銷書作家,她有著超過45年的從業經歷。她對人際關係心理做了大量細緻的研究,幫助幾千人治癒了影響他們一生的心理問題。

在《情感勒索》一書中,蘇珊指出了情感勒索的過程、情感勒索者的分類、讓我們易於向情感勒索者屈服的原因以及情感勒索者的常用伎倆。此外,她還給出了詳細、紮實、可操作的解決辦法,教我們如何科學、理性地終止情感勒索者對我們的傷害。

《情感勒索》:你以為的“愛”不過是情感勒索者的伎倆

情感勒索常常發生在和我們關係最親密的人身上,比如父母、伴侶、朋友、同事等。這些我們最親近的人,最清楚我們的死穴在哪裡,他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利用我們內心的恐懼感、責任感和罪惡感來控制我們。

“你要是敢跟我離婚,就別想見孩子了!”

“你個不孝子,是不是想讓我死給你看?”

“我好難受,看看你讓我變成什麼樣了!”

“你不是想要這個嗎?那就乖乖聽我的。”

情感勒索者總能以各種方式告訴我們:如果你不按照我的方式做,你肯定會不太好過。

情感勒索看似以受害者讓步、勒索者滿足告終,實際上侵害了受害者的自我完整性,也讓勒索者的心態更加扭曲,關係中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一、情感勒索者有哪些慣用伎倆?

情感勒索者會使用一些手法逼我們不得不屈服於他們的要求,否則我們可能會被這股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這些手法還會將勒索者的行為合理化,讓他們近乎無理的行為看來更容易被接受、更情有可原。

1、 二分法

情感勒索者會把自己的需求說得十分高尚、理所當然,如果我們不照做,我們就是自私的、幼稚的、愚昧的…….簡單來說,壞人是我們,他們則是好人。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二分法”的情感勒索。比如:

情侶之間:“你晚上要是不回家吃飯就是不愛我。”

別人跟孩子搶玩具時:“快把玩具給小弟弟玩,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父子之間:“你要是娶了那個女人,你就是不孝子!”

當二分法開始運作時,我們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

勒索者給我們貼上令我們感到羞恥的標籤,以此來控制我們的思考和生活。

《情感勒索》:你以為的“愛”不過是情感勒索者的伎倆

2、 病態化

當我們不願意順從情感勒索者時,他們就會給我們套上神經質、心術不正或歇斯底里的帽子,將我們病態化。

比如,情侶之間,當一方要求更多的愛,更多的時間,更多的關注和承諾,對方卻無法達成時,就會被指控為“愛無能”或是“有心理問題”。

再比如,很多家庭都會有一些難言的家醜,比如虐待孩子、酗酒、精神疾病或自殺事件,家中成員都會很有默契地絕口不提。一旦有人打破這種依靠否認和保密維持家庭穩定的潛規則,將這些事攤在陽光下,就會被貼上“瘋子”“破壞者”的標籤。

病態化會讓我們對自己的記憶、判斷、智商和人格產生懷疑,讓我們開始不信任自己的精神狀態。

3、 聯合陣線

當情感勒索者一個人說不動時,就會再找幾個人來一起攻克防線,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比如丈夫出軌遭遇離婚危機,挽回無效後,搬出岳父岳母來勒索妻子。

“這件事上他確實有錯,但他也知錯了,保證不犯了。日子嘛還是要過的,不為自己也為孩子想想,離婚了孩子怎麼辦?”

相比起一個人而言,多個人的聯合勒索殺傷力更大,當我們反抗時,反而成了“背叛者”。

4、 消極比較

“別人家孩子”“別人家老公”是這種勒索手段的典型句式。

情感勒索者通常會拿另一個人做完美的標準,與他們相比,我們渾身缺點。

《情感勒索》:你以為的“愛”不過是情感勒索者的伎倆

父母會拿孩子的成績來比較:你看看你姐姐,每次考試成績都是班裡第一,為什麼你連及格都難?

妻子會拿丈夫來比較:你看看隔壁老王,一個月工資五萬,天天吃香喝辣,你就這麼點工資,害得我跟著你吃苦。

老闆會拿員工來比較:人家小李每天都加班,你這工作態度可不行啊!

這種消極比較會讓我們產生自己不夠好、能力有待加強等想法,讓我們充滿焦慮和自我懷疑。

以上這四種勒索手段會不停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情感勒索者利用我們的情緒反應,再配合這些手段,使我們最終屈服於他們。

二、我們為什麼會陷入情感勒索的泥淖?

情感勒索就像一陣迷霧,只要一遇到,我們就會陷入情緒反應的泥潭,變得十分缺乏決斷力。勒索者抓住我們內心的恐懼感、責任感和罪惡感控制我們,在這些情緒的影響下,我們深感無所適從,並感到沉重的負擔。

1、恐懼感

情感勒索者往往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他們知道我們害怕什麼,在意什麼,會對什麼精神緊張,然後瞄準我們內心的這些恐懼,威脅要控制和剝奪這些,以達到目的。

“照我說的去做,否則我們就分手。”

“你敢跟他結婚,我們就斷絕母女關係。”

“這個月再搞不定客戶,我就把你開除。”

我們渴望關愛和認可,恐懼失去、憤怒、被懷疑、被拋棄……而這些恐懼恰好被情感勒索者所利用,成為要挾我們的條件。

2、責任感

責任感來源於我們自身的價值觀,我們從小被教導要盡責、忠誠、利他主義、自我犧牲,這為我們的社會生活打下了倫理與道德基礎。

但情感勒索者卻從不放棄考驗我們責任感的機會,

他們不斷強調自己犧牲了多少,為我們做了什麼,我們應該如何回報他們。他們此前對我們的“愛”,此刻全變成了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歡樂頌》裡的樊勝美,想必大家還記得吧?她的父母、哥嫂還有侄子,一大家子總是不斷向她索取。

《情感勒索》:你以為的“愛”不過是情感勒索者的伎倆

在哥哥欠債躲到外面後,她爹媽逼著她想辦法幫哥哥還錢,完全不管她的處境,開口閉口就是:“你可就這一個哥哥啊,你不幫他還有誰能幫他啊?你這是不讓我活啊!”

在樊勝美的父母看來,孝順父母保全哥哥是她應盡的責任,對他們有求必應是她的責任,所以不斷採取情感勒索的方式,一味索取。

3、罪惡感

當我們對別人做出具有傷害性、違法的、殘酷的或是不誠實的行為,我們就會產生罪惡感。

但有時,我們卻會體驗到過度的罪惡感,這種“欲加之罪”導致的罪惡感成為情感勒索者的主要武器,其中充斥著責備、控訴以及自我懲罰。

欲加之罪的製造過程可以用如下例子說明:

我告訴朋友今晚不能和她一起去看電影。

朋友心情很沮喪。

我覺得很抱歉,而且深信朋友一定是因為我出爾反爾才會不高興。我覺得自己真是個壞人。

我最後還是取消了原先的計劃,陪朋友一起去看電影了。她的心情變得好些,我也不那麼自責了。

欲加之罪或許和我們是否真傷害了別人的感受無關,關鍵是我們相信自己的確做了傷害別人的舉動,我們覺得自己該對情感勒索者的痛苦負責。

勒索者使用的勒索手段往往不僅限於一種,我們被勒索的心理軟肋也不止一處。當三感交織在一起,我們會完全陷入週而復始的迷惘和困惑,而勒索者卻從來不需要為此煩惱。

三、如何擺脫情感勒索?

想要擺脫情感勒索,你需要改變以往習慣性回應的方式,不要再走消極抵抗、接受壓力並立刻投降的老路。

《情感勒索》:你以為的“愛”不過是情感勒索者的伎倆

1、 停下來,不要著急回應

對付情感勒索的首要工作就是“什麼都別做”。你需要的是在遠離壓力的前提下給自己一段時間來思考。

不論情感勒索者的要求是什麼,你都可以使用拖延話術,為自己爭取考慮的時間。比如:這件事非同小可,我不能輕易下決定,我需要好好想一想。

有了緩衝時間,你就可以以旁觀者的視角,用理智和觀察力重新審視對方的要求。

2、 非防禦性溝通

應對情感勒索,吼叫、生悶氣、指責等防禦性方式只會適得其反,激起更多情緒反應。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口吻。

“對不起,讓你這麼生氣。”“我能理解你的心情。”這些例句是非防禦性溝通的精髓。

用非防禦性方式宣佈你的決定,並堅守自己的立場。

無論對方如何回應,你都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智,只有你擺脫情緒的控制,情感勒索才無法形成。

3、 化敵為友

當情感勒索陷入僵局時,邀請對方一同解決問題以轉移談話方向,往往是很有效的一招。人們不喜歡被攻擊,但往往樂於幫助人解決問題。

如果你抱持的是求知慾和願意學習的態度,就能改變充滿攻擊和辯解的對話氛圍。

比如:你能不能提供一些建議,好讓我們來解決問題?

《情感勒索》:你以為的“愛”不過是情感勒索者的伎倆

4、 條件交換

沒有人喜歡自己單方面退讓,當你希望對方改變行為時,你也要改變自己。這種方法可以創造雙贏局面,它排除了“改變的壓力必須全落在一個人肩上”這種認知,使雙方都能獲得想要的東西,從而避免了衝突和爭執中的相互指責與攻擊。

5、 運用幽默

使用幽默和情感勒索者溝通可以讓雙方感覺輕鬆,讓你們想起自己多麼喜愛彼此的陪伴,還能提醒你,讓你們感覺舒服的相處模式是怎樣的。同時,避免激烈衝突的產生。

情感勒索的危害性極大,不僅在於它反映了這段關係的病態化,更重要的是,它侵蝕了我們的自我完整性和自尊心,讓我們懷疑自身價值,對我們身心造成極大傷害。

希望通過《情感勒索》一書,你可以識別身邊的情感勒索,終結以愛為名的操控遊戲,擺脫一再退讓的惡性循環,走出人際關係中的迷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