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永信:他是少林寺方丈,卻將“佛門淨土”商業化,是對是錯?

釋永信:他是少林寺方丈,卻將“佛門淨土”商業化,是對是錯?

上世紀八十年代,一部名為《少林寺》的電影橫空出世,廣受好評的獲得了當時頗為驚人的1.6億票房,這個票房在現在看起來或許並不誇張,但那可是八十年代,一張電影票的售價僅為1毛錢(最初在香港上映,後來在內地上映時,一張電影票的價格已經炒到了10元錢)。電影大獲成功,而少林寺的影響力也得到了空前增強,就在這個時候,一位重要的人物也加入少林寺,他就是釋永信。

釋永信:他是少林寺方丈,卻將“佛門淨土”商業化,是對是錯?

釋永信出生在安徽,但他從小就頗通佛性,一直吵吵鬧鬧的要去少林寺,父母拗不過他,就在他16歲的時候,把他送到了少林寺,拜當時的方丈釋行正為師,釋永信天資聰慧,組織整理了不少武術典籍,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釋行正坐地圓寂,他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少林寺的實質掌門人。

釋永信:他是少林寺方丈,卻將“佛門淨土”商業化,是對是錯?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釋永信就開始著手發展少林寺,努力提高少林寺的知名度,恰逢當時武俠小說熱度極高,少林寺在釋永信的主持下名氣急劇增加,他還組織了一支少林武隊,全國巡演,讓少林寺的威名傳遍整個中國。

釋永信:他是少林寺方丈,卻將“佛門淨土”商業化,是對是錯?

千禧年之交,釋永信正式成為掌門,而這片“佛門淨土”的商業化也就此展開,比如廣受詬病的景區內項目,佛前燒香要先在香上簽名,簽完名該燒的時候才會告訴你價格,少則600,多則6000,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各種套路,看讓人防不勝防,不僅如此,少林寺下面的數片旅遊街也有一大半都是少林寺的產業,每年創收數億元。而且釋永信的目光並未止步在國內,他曾接待過各國總統,所以也想在國外建造“少林寺”,可惜計劃最終未能通過審核,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釋永信:他是少林寺方丈,卻將“佛門淨土”商業化,是對是錯?

很多人只看到少林寺的名氣,卻不知道如今的少林寺,已經在釋永信的帶領下風生水起,從寶劍到茶葉,從高爾夫球場到食品生產,可以是說涉及了許許多多的產業,佛門本是清淨地,卻被釋永信發展成了這個樣子,究竟是對是錯呢?

釋永信:他是少林寺方丈,卻將“佛門淨土”商業化,是對是錯?

釋永信本人曾發表過觀點,他不認為自己做的是錯誤的,因為少林寺的僧人也要生活,佛門的建設也需要花費,現在的他們是“為佛做事”,也有人認為,作為一片難得的淨土,如今卻沾染了許許多多的套路和銅臭,少林寺早已不是佛門聖地!

大家對這件事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