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閱讀朗讀磕磕絆絆,特級語文老師教你如何教導孩子朗讀

孩子閱讀朗讀磕磕絆絆,特級語文老師教你如何教導孩子朗讀

特級語文教師餘映潮先生這樣為朗讀下定義:朗讀,是講求語言準確、語流順暢的充滿詩意的文學活動;朗讀,是進行語言、情感薰陶的一種學習活動;朗讀,是對作品進行品味感受的閱讀活動;朗讀,是用聲音來傳達作品內蘊的豐富細膩的情感活動;朗讀,是一門用心來揣摩、用情來表達的聲情並茂的藝術,是欣賞詞句的藝術,是調動情感的藝術,是撥動心絃的藝術;朗讀,是讓同學們認知文字、感受聲律、體味詞句、領會情感、品味意境、發展語感的充滿情致的實踐活動。

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怎麼強調都不過分的,從古至今一直都是,所以才會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等句傳世。那麼在新時期課改的大背景下,我們如何在閱讀課程中強化朗讀呢?下面就以本人在閱讀教學中的實際體驗來談談。

孩子閱讀朗讀磕磕絆絆,特級語文老師教你如何教導孩子朗讀

一、 明確提出朗讀要求,帶著目的去誦讀。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的指令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在每節閱讀課開始之前,都要提出明確的、針對性的朗讀要求,要不然很多學生都是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比如,在閱讀《秋天的懷念》時,我向學生提出了兩個明確的要求:一是圈畫自己讀到的好詞,讀後分享;二是“我”雙腿癱瘓後有什麼具體表現?讓學生有意識地去找課文語言,養成專心朗讀的習慣。

二、 反覆朗讀,體會課文思想感情。

往往我們在引導孩子們總結人物形象或者人物情感時,總是喜歡說套話,而孩子們對人物形象或者情感並沒有到位的理解,原因就是朗讀不到位。

在教授《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文章裡,針對洪教頭的外貌描寫“只見來人挺著胸脯,歪戴著頭巾”這一句,讓學生反覆朗讀:

生:“只見來人挺著胸脯,歪戴著頭巾。”(朗讀時,沒有重音“挺”。)

師:洪教頭的胸脯不夠挺啊。

生:“只見來人挺著胸脯,歪戴著頭巾。”

師:洪教頭胸脯“挺”了,可戴的頭巾不夠“歪”!

生:“只見來人挺著胸脯,歪戴著頭巾。”(終於讀出了一個“挺”著胸脯,歪戴頭巾的洪教頭。)

通過這種反覆重音朗讀,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明白人物內在的特質,不需要老師強硬灌輸。

孩子閱讀朗讀磕磕絆絆,特級語文老師教你如何教導孩子朗讀

三、 教師的範讀。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範讀非常重要。首先,可以為學生提朗讀的藍本,通過對比發現自己與老師範讀之間的差距,激發學生再次閱讀的興趣;其次教師的範讀可以為學生提供方法上的借鑑——停連、重音、起承轉合、情感的抒發……

四、 多種朗讀方法的傳授

閱讀教學是有限提高並利用朗讀水平的一種課型,所以,在閱讀中我們要傳授多種朗讀方法——適時的精讀,品詞析句;速讀,瀏覽整篇文章情節;跳讀,快讀獲取文章的重要信息……多種朗讀方法,可以為學生們將來應對大量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