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桶油”老闆破產了!他的夢想:建中國民營,全球性能源公司

還記得那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嗎?他給聯合國捐贈地產,才讓聯合國大廈得以建成。雖然八十多年前已經離世,但他的決策讓財富一直在持續增長。有人清算洛克菲勒的資產和股權,是現在比爾蓋茨的五倍,石油和地產讓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享用不盡。於此,我們國家也有一位“石油鉅子”薛光林,雖然薛光林的鼎盛時期和洛克菲勒是遠遠不能比的,但他是我國民營石油企業的創始人。

“第四桶油”老闆破產了!他的夢想:建中國民營,全球性能源公司

他是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20多歲的他揣著2000多元的創業資本到深圳,看準電子通訊行業,那時電子設備是財富的象徵,非常的搶手,他通過倒賣傳呼機就賺到了幾十萬。

90年代初,他看準國內石油這輛高速馳騁的快車,決定在深圳創立了光匯石油。到2008年在香港完成了上市,頂著民營石油第一家的噱頭,股價從每股1港元到後來的5塊多港元,資本得到了極快速的增長。2010年以122.5億居福布斯中國富豪榜43位,登上人生的巔峰。

夾縫求生存見商機

“第四桶油”老闆破產了!他的夢想:建中國民營,全球性能源公司

起初,光匯石油是做零售起步的,業務是成品油的分銷,累積銷售經驗和客源,在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巨頭間流轉,韜光養晦累積實力。

2002年6月,光匯取得了成品油批發的經營權,不單單依靠零售,業務發展得更全面了一些。而這時,薛光林看到了成品油市場的天花板,中石油和中石化已瓜分了天下。不斷探索的精神讓薛光林瞄準海上供油,申請了保稅船供油的牌照。他認為海上供油業務是一片讓像光匯這樣的民營石油產業殺出重圍,得以施展的藍海。

2006年,光匯成為了國內第一家取得保稅油經營牌照的民營企業,之前四家都是央企。從此,光匯可以直接進口國際燃油,為國際船舶提供免稅油品。這在當時的石油行業是個開創新紀元的成就,但薛光林並沒有停止發展的步伐。2008年光匯在香港借殼完成了上市,隨後斥95億購買一艘遠洋油輪在新加坡使用。

“第四桶油”老闆破產了!他的夢想:建中國民營,全球性能源公司

為優化供油效率,光匯與浙江舟山政府合作,啟動了建立倉儲基地,與13年投入使用。超大型油輪可以卸載原油到光匯的倉儲基地,再通過石油運輸管道直送到煉油廠,極大的方便了客戶和吸引潛在客戶。

這時,光匯的海上供油業務因大型倉儲的建立而得到了極快速的發展,在15年的時候,光匯的股價達到了每股5塊多的價格,市值超400億,達到巔峰。

大環境影響資金鍊的緊張

光匯能從眾多民營石油企業中脫穎而出,獲得“第四桶油”的稱號,離不開薛光林的領導。薛光林曾說過這樣一句話:“20多年前,我有一個夢想,建立一箇中國民營的全球性能源公司”。在14年,光匯石油進行了“蛇吞象”的操作,耗資近百億收購了美國Anadarko石油公司在中國渤海的所有油田資產。這是他14年的第一個大動作。

石油的開採需要先進的技術和強烈的節能環保意識,民族情感和發展需要促使薛光林把下一步的戰略放在了毛利潤更高的石油上游產業----油氣的勘探和開發。為保護國家的南海油氣資源,他以海外私人公司的名義收購中國南海晚安北21區塊的海域油氣勘探權。這是他的14年的第二個大動作,這兩大項目直接導致資金鍊嚴重緊張。

“第四桶油”老闆破產了!他的夢想:建中國民營,全球性能源公司

加速開採導致原油的庫存急劇增多,供過於求。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堅持不減產,促成了2015年國際油價的暴跌。光匯損失慘重,僅2015年下半年,虧損就超過了5億港元。同年,光匯股票停牌。

為扭轉局面,2016年,光匯石油利用自身的產業鏈倉儲優勢,跟互聯網碰撞出火花,結合移動互聯網推出光匯雲油電子商務平臺。光匯的戰略目標特別指出:不能光靠優惠政策吸引客戶,要打造便捷+實惠。作為電商平臺新產業“在線實惠儲油,線下便捷加油”,上線僅兩年就吸引了400萬用戶,銷售額破40億。但杯水車薪,光匯目前還欠下上百億的鉅款。

“第四桶油”老闆破產了!他的夢想:建中國民營,全球性能源公司

在創始人還來不及為新成就喝彩的時候,2019年光匯發出公告:薛光林因個人擔保公司欠下3000萬美元的鉅額債務,無法償還。與此同時,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光匯石油董事局主席薛光林破產。職業經理人接管公司董事會,薛光林離任。

好似27年的辛苦耕耘結果成了泡影,到頭來發現自己竟然一無所有?看到這樣的結果,你是否會為這位搞石油的民營企業家感到唏噓?會不會追問一句,他怎麼就會拿不出錢呢?歡迎你留言說一說你的猜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