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火車:有一種體驗,據說不超過30秒……

一部全程平淡無奇的電影,可能因為一個精妙的結尾就能被人們津津樂道;

一部全程高水準的電視劇,可能因為最後一季的疏忽就淪為爛尾片;

一趟樸實平淡的旅程,可能因為最後一天所欣賞的風景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心理學家曾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腦的某些經歷不僅不會隨著遺忘曲線逐漸淡化,反而會記憶猶新,也被稱為“記憶隆起”


現在讓你評價一步電影,你會從頭看到尾,然後把每一幀、每一情節都拿來評判一番嗎?顯然不會,決定我們打分的關鍵時刻,往往在於最好和最壞時刻,也就是“峰值時刻”


創造峰值體驗的例子有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電影、電視劇、旅程,生活中還有無數中巔峰體驗等待我們去探索。


只是,究竟什麼是峰值體驗?峰值體驗於我們何關?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他把人的需求層次分為5層,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陳火車:有一種體驗,據說不超過30秒……


他老人家晚年的時候,對需求理論進行了修改,提出了最高層次的需求,即超自我實現(Over Actualization)理論。當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充分的滿足了自我實現的需求時,會出現短暫的“高峰經驗”,通常都是在執行一件事情時,或是完成一件事情時,才能深刻體驗到的這種感覺。


馬斯洛認為:在高峰時刻,人們更真實地成為他自己,更完全地實現了他的潛能,更接近於他存在的核心,更充分地具有人性。因此可見,高峰體驗的時刻就是自我實現的時刻


追求卓越體驗和自我實現,於是問題來了:高峰體驗能否進行人為設計,進而影響自己或者別人的高峰體驗呢?


美國知名行為心理學家希思兄弟是行為設計學的領軍人物,在《行為設計學:打造巔峰體驗》一書中,他們做出了以下的回答。


陳火車:有一種體驗,據說不超過30秒……


在希思兄弟看來,那些能帶給我們深刻體驗的瞬間,通常都包含以下幾個因素:欣喜時刻,認知時刻,榮耀時刻,連接時刻


欣喜時刻


欣喜時刻,用儀式感提升感官享受。如博士畢業要穿博士服、結婚要穿婚紗......一些重要場合的重要活動,在場地佈置、鮮花擺放、道具選擇、舞臺設計等方面非常重視,給參與者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多維度的感官促動,增加參與者的體驗感。


欣喜時刻,用刺激感提升峰值體驗。競技運動能帶來刺激體驗,這也就是為什麼同樣是上學,體育學院的孩子一天訓練下來雖然很累還是精神抖擻,而學校唸書的孩子面對作業和考核愁眉苦臉。


欣喜時刻,用新鮮感製造驚喜體驗。不斷超越對方的期望值,增加“記憶隆起”。江湖上流傳著非常多的關於海底撈的故事:當你想把吃了一半的西瓜打包時,服務員卻為你打包了一個完整的西瓜;看到你一個人在吃飯,服務員就給你拿了一個玩偶放在桌子對面陪你……這些給顧客帶來驚喜的故事,都在不斷超越我們對於服務的期待值,製造驚喜體驗。


陳火車:有一種體驗,據說不超過30秒……


認知時刻


所謂認知時刻,就是那些讓我們意識到事物本來面貌,或者被失敗挫折攔住去路,進而產生頓悟的時刻。


一個人有四種認知狀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


可怕的是,95%的人都處在第一個狀態,甚至更多。這也就是為什麼碌碌無為的人是大多數。如果能做到自我覺察,由自己來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這種由於自我探索、自我覺察帶來的峰值體驗,遠比別人指出來、或者在生活中遭受挫折打擊的體驗要強的多。


陳火車:有一種體驗,據說不超過30秒……


榮耀時刻


欣喜時刻讓人超越平淡,認知時刻啟發我們認識世界和自我,榮耀時刻則是記錄我們最光輝的瞬間。


如何才能打造榮耀時刻呢?作者認為有三個方法:認可他人,設置里程碑,鍛鍊勇氣。


認可他人:得到幫助後適時給別人以讚美,讚美也是一種美德。


設置里程碑:將目標拆分為可以執行的一小塊,減少執行阻力。跑馬拉松的時候,如果只盯著終點,遲早要累死要奔潰。如果把42公里拆解成一段段小目標,闖關成功便為下一次進擊提供動力和勇氣。


陳火車:有一種體驗,據說不超過30秒……


鍛鍊勇氣:為平淡的生活增加一次“記憶隆起”。我們總要邁出嘗試的第一步,總要遇到苦難和挑戰。如果挑戰剛好超過我們的舒適區而又在能力範圍之內,經過一定的努力可以達成,我們會進入一段“心流體驗”。


連接時刻


打造讓人印象深刻體驗的最後一個要素,就是連接時刻。亞里士多德早就說過:從本質上講,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那些生來離群索居的個體,要麼不值得我們關注,要麼不是人類。


如果一件事情被賦予意義和使命感,團隊成員之間的連接就會更加緊密,就會創造出更多的峰值體驗。關於工作是為了養家餬口還是尋找意義,見仁見智。養家餬口是基本需求,如果在此基礎上有所追求,有所收穫,所帶來的體驗是收入的增減遠不能比擬的。


同時,通過合理設置任務,讓團隊共同完成某項任務或者挑戰,增加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什麼很多企業熱衷於搞團建?目的就在於人為創造一個挑戰空間,讓員工的協作中增強使命感和歸屬感。


陳火車:有一種體驗,據說不超過30秒……


關鍵的峰值體驗說


總結一下我們提到的打造印象深刻瞬間的四個關鍵要素:


欣喜時刻 —打造更強的感官享受與體驗,突破一般套路


認知時刻 —讓個體體會到某些深刻的道理,或自己揭示某個真相


榮耀時刻—記錄下那些有著特殊意義的瞬間


連接時刻—用各種方式與他人建立起聯繫


在體驗經濟時代,除了產品和服務,人們更關注情感體驗和自我實現。找準並精心設計這些時刻,我們就能輕鬆掌控情感乃至行為。


峰值體驗,在於“那一刻”,不在“那一段”。人的一生忙忙碌碌,閃耀著光芒的時刻,就是峰值體驗降臨的時刻。而如今,峰值體驗可以被設計、被構建。唯有初心常在,才有體驗重構。



就如同茨威格在《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中所寫的:


一個真正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群星閃耀的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地流逝而去,在這種關鍵的時刻,那些平時慢慢悠悠順序發生和並列發生的事,都壓縮在這樣一個決定一切的短暫時刻表現出來。這一時刻對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變的決定,它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