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高手》大结局:10年后,你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吗?

1

《全职高手》最后一集,让人反感的反派陶轩开始“洗白”。

他说“想起了我们以前的那些事,才发现一直以来都是我弄错了。”

《全职高手》大结局:10年后,你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吗?

十年前,那时的陶轩,虽然打游戏不行但很正直有志气,发现老板欺骗客户后不想同流合污就离开了。

然后,他和叶修、苏沐秋三人一起开始搞电竞,可以说很善良正直了。

《全职高手》大结局:10年后,你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吗?

谁能想,十年过去,他变成了一个情感淡漠的商人,为了商业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搞走了10年的老友叶修。

他,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全职高手》大结局:10年后,你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吗?

2

昨天,我应邀去给某区讲课,课程主题叫《如何提升职业幸福力》,反馈很不错。

《全职高手》大结局:10年后,你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吗?

其实这个课我准备了一段时间,每天都会试讲,课程的内容和角度也设计调整了好几次。

所以,反馈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但让我自己意外的是,讲课中我说了一句话:

“大家想想,大牛级别的人都在学习都在努力,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说完这句话,我自己有点被惊呆了。

我终于体会到,为什么很多公司开会时会有人附和喊口号了。

有可能你本来不想,但在那个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去打鸡血了。

《全职高手》大结局:10年后,你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吗?

3

从16年接触新媒体到现在,差不多三年。

从公众号到头条再到各种平台,我发现,不管内容和形式怎么变,总有一个东西没有变。

那就是,很多文章的本质都在“贩卖焦虑。”

在写文案的时候,我们会用很多心理营销套路,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通过焦虑来刺激大家购买。

《全职高手》大结局:10年后,你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吗?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对于找不到方向的大多数人而言,焦虑是常态。

自然,引发起大家焦虑,也最容易让大家买买买。

写了很多文案后,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稿费,而是对90%的广告都免疫了。

每次看到一些文章,我心里就会想:

  • 咦,没资质还能卖?
  • 没人用过的东西,都敢卖吗?
  • 呦,又搞焦虑这套,呵呵。

我敢拍着胸脯说,这两年省下来的钱没有10万,也有3万。

《全职高手》大结局:10年后,你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吗?

4

其实,我的头条文章中也卖过焦虑,但是现在越来越不想了。

我知道卖焦虑是很多作者的主基调,这样吸引点击率和转发率很有效,但未免“太空洞”。

《全职高手》大结局:10年后,你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吗?

就像今天作者群里,几位老师讨论中说的那样。

几千年的文化和教育届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拿来给大家看焦虑,制造焦虑

这么多人说的这方法那方法,有几个人做到了?大多都是扯淡教育别人

知识不加辩驳拿来就用,营造知识大咖,比骗子更可怕

不得不说,这几位老师很敢,当着这么多“贩卖焦虑”的人面这么刚,但却说到了我心里。

总是“贩卖焦虑”“灌鸡汤”的作者,给了你鸡汤但没给你勺。

从我开始知识付费也有几个年头了,其实刚开始我也什么都学。

每次看到别人的文章就觉得焦虑就觉得“哎呀好紧迫啊”,就好像只要买了这个课我就能“升职加薪”了,只要用了那个面膜我就能立刻跻身白富美了,只要穿了这个裙子我就马上“丑女大翻身”了,然后我就买了就用了就穿了。

《全职高手》大结局:10年后,你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吗?

好神奇哦,80%的情况下,什么都没发生。

最终改变我的,永远不是那些课程面膜衣服护肤品,而是我自己。

絮絮叨叨了这些,其实只是想说,我的名字里带高汤,但会尽力给大家一把勺,又能喝汤又能吃肉。

《全职高手》大结局:10年后,你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吗?

作者:张kiki,江湖人称K大姐,半路转行的遗传学博士,职业生涯咨询师/培训师,资深高考志愿规划师,为你解决职业生涯中的小麻烦大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