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母”的痛苦:傾盡所有,卻教育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最近看到一篇關於歌手叢飛的文章。自從1994年開始到2006年僅37歲就因病逝世,叢飛一直致力於公益事業,

先後資助了貴州、湖南、四川等地貧困山區的183名貧困兒童,無私捐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超過150人,認養孤兒37人。11年來,叢飛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可在他胃癌晚期重病的時候,卻拿不出治病的錢。

可一些曾經得到過他資助過的人,在此刻伸出的不是援手和問候,而是質疑和擔心自己的捐助款項能否按時到位。

我們不禁開始懷疑,這到底是為什麼?感恩不應該是每個人都應當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最起碼的修養,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嗎?可現實世界裡,為什麼許多人感恩意識淡薄,覺得父母的辛苦養育、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都是應該的,甚至社會救助也是理所當然?這和家庭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

“中國式父母”的痛苦:傾盡所有,卻教育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感恩教育要從幼兒抓起

在傳統的太平歌詞中有一段名為《骷髏嘆》的選段很有意思,講的是莊子去楚國,途中遇見一個骷髏,莊子心生惻隱,取出丹藥救得骷髏的性命,誰成想那骷髏得了性命反而拉住了莊子,要莊子還他的銀子來。雖是神話傳說,但卻也讓人反思。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看到自私、狹隘、不講道理,缺乏或沒有愛心,不知道也不懂得關心他人的人和現象存在。究其根本,是因為“愛的失衡”以及教育的誤區。

在家庭中,家長往往給予孩子過多的寵愛,或是受到家長本身的薰陶,於是孩子出現了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只知攀比,不知回報;只知被愛,不知責任的不良道德傾向。當孩子對父母、老師、社會的付出視為理所應當,天經地義,就會逐漸地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體諒,更不知道回報社會。

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你不能指望著他會孝順,因為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的辛勞,更有甚者,打爹罵娘,大逆不道。

這樣的人,在學校也交不到朋友,到了社會上,也沒有人願意和其來往。所以孤僻、冷漠、自私會伴隨他一生,從此與美好和幸運無緣。

所以,感恩教育勢在必行,而且要從幼兒抓起。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說:“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無法彌補。”特別是作為與孩子朝夕相處的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促進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這對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中國式父母”的痛苦:傾盡所有,卻教育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孩子懂得感恩,才是父母最大的福氣

網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聲音:中國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家教也是孩子獲得感恩意識的第一個平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的接觸是一種全方位的密切接觸;而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道德思想完善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這需要我們付出耐心和行動,才能培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1、 要孩子懂得感恩,最好父母先行

我曾經看到過一些貧困的家庭,心安理得地依靠著政府和社會的救濟,認為這是天經地義,從而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孩子在這樣的家長的耳濡目染下,又怎麼能學得會感恩?

還有一些家庭,家境殷實卻充滿自私和冷漠,更不會善待老人,親友和睦

,這都給孩子造成了極為不好的影響,試問這樣的家庭環境,又怎麼能夠讓孩子學會感恩?

扶貧先扶志,育人先育德。再好的教育條件也比不過環境對一個人的薰陶,而孩子最熟悉、最親近,給予他影響最大的環境就是家庭,而家庭的締造者就是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這一點毋庸置疑。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父母的性格、人格、道德、甚至於創造的家庭氛圍和環境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甚至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因此作為父母,不僅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更要在平常的生活中秉持“以身作則”的原則。用自己的愛引導和感染孩子,而不是過度的寵愛和放縱。讓孩子切身體會到父母的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要讓孩子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誰一定欠著誰的,別人幫你是情義,不幫是道理,別人幫我時要懂得感恩,別人不幫我時,也不要怨恨。

“中國式父母”的痛苦:傾盡所有,卻教育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2、 應該給孩子感恩的機會

有媒體曾做過這樣一份調查問卷,考察孩子對父母的瞭解程度,然而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很少有孩子瞭解父母的年齡、生日,父母的希望和煩惱等基本情況,大多孩子回答“不知道”“不清楚”。對於“你最愛、最尊敬以及對你最有影響的人是誰”這樣的問題,35%的人選擇體育、影視明星,甚至有2.9%的人選擇黑勢力老大,只有1.5%的人選擇自己的父母。

看了這樣的調查結果,有些家長表面上不說什麼,可心中也難免悲哀。作為父母,甚至連孩子幾點幾分出生都記得清清楚楚,孩子一點點的喜怒哀樂都牽動著父母的心,可沒想到孩子卻對自己如此不在意。然而,在我們心酸的時候,是不是想到我們是否給以了孩子感恩的機會?

如果只是無私地給予孩子關愛,不知道給孩子知恩圖報的機會,孩子就會認為父母對他們的關愛是理所當然的,長此下來,孩子對父母之愛的感知能力就會降低,缺少對父母的關愛,更缺少責任感。

父母應該學會“示弱”,學會“放手”,孩子能夠做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去做,孩子應該吃的苦也該讓他吃。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父母的給予和幫助都是一種“恩惠”,而不是理所應當。

3、告別形式上的感恩,只有真情才最真

有些父母經常喜歡在孩子面前說:“我們這麼辛苦,還不都是為你!”表面上是希望孩子學會感恩,可實際上是在暗示孩子“我為你付出,你要償還。”豈不知這樣反而給了孩子不好的心理暗示,認為別人幫助你,都是有目的的,這樣的“恩惠”缺少了感動,帶上了功利,容易讓孩子產生反感,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其實,孩子的天性是單純善良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感受到溫暖而向上的力量的。只不過有些時候,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育方法,沒有能夠好好地引導和發掘孩子的天性,從而讓孩子染上了很多不好的習慣和產生了一些扭曲的價值觀。

一個家庭的物質條件對孩子的成長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傾注了真誠和愛養大的孩子,未來一定更懂得好好愛自己、愛生活,更容易懂得尊重並感恩別人的付出。

尼采說過:“感恩即是靈魂上的健康。”

每個人生活在這世界上都離不開群體,只有學會感恩,才能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更加熱愛生命,收穫和平與快樂。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有著回報國家、社會的信念,也一定有著對家庭、親友負責的魄力,對父母來說,更是最大的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