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節聊聊“女人結”

​​又到每年一度的“國際婦女節”了,我以前對這天幾乎沒什麼概念,即使18歲之後也不打算予以重視。女人,彷彿是很模糊的定位,有時多情的手指在心裡勾勒出剪影,奈何風一吹便散了。

如今,我已踏進輕熟女的行列,隨著思想與心境逐漸轉變,越發感嘆女人好似綢帶,可以是浪漫美麗的蝴蝶,又有些解不開的小疙瘩。突然想到瓊瑤阿姨的詩句:我心深深處,中有千千結......

女人節聊聊“女人結”


(一)

不談外人,就看在我的原生家庭,有兩位非常重要的女性,母親和外婆。經常會感覺,她們猶如水火一般分明,當然偶爾也會聽到交融的刺啦聲。我的外婆,80歲之前一直堅持保留著長髮及腰,喜歡拿黑色貝殼形的釵子(不知名髮飾)挽成髻,俗稱“粑粑頭”。

回憶起1998年的初春,母親幫外婆剪去延綿了半個多世紀的青絲,而星星點點的白髮正在悄然冒出來,但她的老態依然比同齡人都要遲到。那天,外婆默默地眼泛淚花卻未哭泣,只是不停撫摸剪短的髮梢。我當時很好奇便問:“沒有長頭髮,您的脖頸會冷吧?”她淡淡的笑了,一邊摸一邊說:“不要緊,過兩天習慣就好。”

外婆這輩子都在不斷的變故中度過,習慣,儼然成為對抗命運的方式。18歲嫁進婆家,總共生育十三個孩子,可到晚年僅剩下兩個女兒。作母親的失去骨肉,應該屬於世間最悲痛之事,尋常人經歷一場能熬過已算堅強,而外婆居然遭遇了十一次沉重打擊,那種心情難以想象更無法形容。

我現在練就這般剛柔並濟的性格,多半是受到外婆的耳濡目染,應該為此感到幸運。以禮相迎,以笑代語,莫論人非,莫動閒氣,她的四大“法寶”足夠讓我獲益一生。外婆內心的綢帶,柔軟、堅韌、閃光,能將所有磨難繞成一枚福結,保佑愛的人。

女人節聊聊“女人結”


(二)

新時代“改革開放”深切影響著60後的一輩,下海經商,走南闖北,母親的性情中由此少了點拘束多了份激進。她很漂亮,但年輕時卻沒什麼追求者,奇怪嗎?每次談及這些,母親竟並無半點失落的神情,反倒略顯沾沾自喜的說:“男孩們都怕我呢!”

當今社會,一位女性如果用“怕”來描述男性對其的態度,大概不是好事兒。可母親心裡,只有強勢才會證明能力博得尊重,即使要以犧牲柔情為代價。她是固執的,當遭到質疑永遠不願妥協,遇見困難不想輕易逃避。母親的倔強,令人欽佩同樣也讓人抓狂,或許這才算真正豐富的靈魂。

我的殘疾改變了家庭,父母因此更加艱辛,弟弟因此降臨世界,禍福難分誰都說不清楚。母親經常說:“你是我甩不掉的包袱!”當然,這話完全屬於情緒上的宣洩,但在兒時卻像容嬤嬤手中的大頭針一樣很扎著我的心,直到修養成獨立人格後終已釋懷。感恩無需戴德,理解勝過千言,乃是女兒對母親最誠摯的回報。

母親偶爾也會念叨:“我離不開你的,出去一會兒都不踏實。”瞧,這略帶撒嬌的語氣給微苦的生活增添了一絲香甜,像小蜜蜂採到的花粉落於心尖。她操縱的綢帶,悲哀與歡喜交織,責任和遺憾重疊,將所有力量打成一枚牢固的結釦,拉住愛的人向上攀登。

女人節聊聊“女人結”


(結束語)

觀察同性,我們總善於用相對冷靜甚至稍微刻薄的眼光,看破偽裝,摧毀假象,評頭論足間便能完成一場“殺戮”。特別是女人敏感、妒忌、猜疑就像與生俱來攜帶的病毒,聽上去很恐怖對嗎?

可另一方面,女人溫柔、善良、細膩的特質無疑又成了最好的免疫。如何讓病毒不發作?怎樣使免疫更強大?是女人終生探索的秘密。我嘗試即興接下瓊瑤阿姨的詩句:既有千千結,何愁難自解......

寫於2019年3月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