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聯二十年,北大博士後說出這樣的七個字,家人很失望


文|蘭末子

失聯二十年,北大博士後說出這樣的七個字,家人很失望

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


失聯二十年,北大博士後說出這樣的七個字,家人很失望


最近一個失聯二十年的北大博士後上熱搜了,他母親的彌留之際很想看他最後一眼,由於兒子失聯二十年,也有可能到了海外,所以家人只好通過媒體來找他。

現在果然是互聯網時代,這個事件被很多人轉發關注。

那麼這個北大博士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失聯二十年,北大博士後說出這樣的七個字,家人很失望


曾經是“全村人的驕傲”

在王先生的記憶中,小兒子王永強從小就是村中的學霸。他天資卓越,先於1987年考入蘇州大學,後又蘇州大學碩士畢業,然後又考到中科院讀博士,最後又考上北京大學讀了博士後。那個時候,王永強就是村子裡的傳奇,也是“全村人的驕傲”,以至於很多鄰居都會拿王永強當教育子女的榜樣。


失聯二十年,北大博士後說出這樣的七個字,家人很失望

小兒子要出國,一個電話導致失聯二十年

誰知在1999年的時候,小兒子卻突然稱自己要跟他媳婦一起去日本,並且還能得到一定報酬,到了日本過後還通過兩次電話,最後一次是他媽媽跟他委婉地提出他們家庭有點困難,希望他能補貼一點家裡,但沒想到的是兒子跟他媽媽說以後不要跟他聯繫了,此後一失聯就是二十年。

他們也嘗試過找他,還找到他以前岳父家裡,但是岳父說他跟他女兒已經離婚了,也不知道去向。

再然後他們聽到他後來離開了日本去了歐美國家,但沒有準確的消息。就在幾天前,王永強的家人才從警方那得知,王永強1999年就註銷了自己的身份信息,現在根本就找不到這個人。


熱心好友幫忙找到,卻又換來傷心的七個字


近日,有網友稱在美國亞特蘭大發現與王永強生活經歷很相似的“wangyongqiang”。家人得到消息後,非常想通過電話的形式聯繫到這位“wangyongqiang”。想通知他回來與母親見上最後一面。

但12月1日的時候,美國這位“wangyongqiang”卻通過他人轉給了王家人7個字,“清官難斷家務事。”並希望家人不要再通過媒體尋找他。得到消息後的王永強家人稱:失望至極。


失聯二十年,北大博士後說出這樣的七個字,家人很失望


網友對此事件的觀點大致分兩種

第一種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養育之恩,當要盡孝,怎肯這樣決絕呢。這大部分是從中國傳統的孝道出發。


失聯二十年,北大博士後說出這樣的七個字,家人很失望


失聯二十年,北大博士後說出這樣的七個字,家人很失望


第二種說法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不知其苦,沒有資格批評之類的。


失聯二十年,北大博士後說出這樣的七個字,家人很失望

蘭末子的看法

據說他是九幾年的大學生,那時候考上大學很不容易的,所以全家都給予厚望。他的父老鄉親都以為考一個大學這麼不容易,那以後肯定會飛黃騰達了,全家人就指望著他出人頭地,帶著全家脫貧。

那個年代農村家庭出一個大學生不容易,他一定是眾星捧月的,內心肯定也是非常地驕傲,但是到了外面見了世面,發現自己根本沒那麼神,一邊也想著戀愛結婚過上人上人的生活,一邊又是等著他脫貧的家庭。

一開始他應該是有信心的,既能帶著大家脫貧,又能過上好日子。但後來發現文憑並不一定會帶來金山銀山。

已經膨脹的虛榮心,還有見過外面的世界,這一切,都不能再回頭了,但是自己的能力也只能讓自己在外面勉強生活。

幫助原生家庭脫貧那是不可能的了,他不願意面對現實,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無能,那隻能怪父母無能,怪自己出身不好,所以不願意乾脆就跟原生家庭斷掉聯繫算了。

很多時候貧困家庭考上大學的孩子往往心理沒那麼健康。

家庭的厚望太重了,但是他們到外面去,接觸到外面的世界,又很渴望,其實他們更難以像大城市長大的孩子出人頭地,家庭不能給他們很好的平臺,比城市的孩子機會要少很多,不但給予很多,還有家庭負擔。

他們在自己從小成長的地方是天之驕子,在外面層層壁壘,讓他們想得到的比外面的孩子要難很多,所以造成了自卑又自傲的心理。

上次北大殺母的孩子吳謝宇,也跟這個差不多,家人對他的期望太重了,當這根弦被繃的太緊以至於到了他承受的極限的時候,他就會走極端。

文憑不代表成功,更不一定會帶來生活上的富裕。如果想讓孩子讀大學給你脫貧,給你帶來好日子,那就不要做這個投資了,對讀書投資的回報很難說的。


失聯二十年,北大博士後說出這樣的七個字,家人很失望


蘭末子對天下父母的一點建議

學習是很枯燥無味的,成長也能帶來很多痛苦,我希望天下父母在期望子女成才的同時,多多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的發展。成人比成才更重要。還有對成才的投資不是買賣,別指望能有多大現實的收益。成才更多的是讓子女更有思辨能力,更有見識。


失聯二十年,北大博士後說出這樣的七個字,家人很失望


失聯二十年,北大博士後說出這樣的七個字,家人很失望

最後還是北大博士後能原諒父母跟父母見一面,畢竟誰都不能完美,成熟的標準不就是能接受父母的完美嗎?這輩子是母子關係也是一種緣分,下輩子還能嗎?想著你身體裡流著父母的鮮血,不會痛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