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穿山甲再到人:新冠狀病毒形成的奇特線索

蝙蝠、穿山甲再到人:新冠狀病毒形成的奇特線索

Covid-19新冠病毒是如何形成的?這是一個謎題,目前科學家發現它可能涉及到病毒耐受的蝙蝠,並經過穿山甲傳播到人類。這種病毒在蝙蝠和穿山甲身上都發生了變化。

研究蝙蝠遺傳學和系統發育的埃瑪·蒂林教授說,這種病毒的結構和遺傳學為我們提供了有關它進入人類的途徑的線索。

讓我們從蝙蝠開始。都柏林大學生物與環境科學學院的蒂林說,蝙蝠是一種很特殊的動物,可以耐受許多其他哺乳動物無法耐受的致病因子,而中國的馬蹄蝙蝠是已知攜帶多種類型冠狀病毒的蝙蝠種類之一。“我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馬蹄形蝙蝠能宿主如此多的冠狀病毒而不生病;這是我們正在研究的問題。“但當你在這些蝙蝠身上尋找病毒時,你會發現很多致命病毒,本世紀初影響人類的最初Sars病毒很可能起源於這些蝙蝠,然後傳播到另一個物種,並在那裡(病毒)變異為對人類具有傳染性。”

蝙蝠、穿山甲再到人:新冠狀病毒形成的奇特線索


蒂林補充說,當冠狀病毒在宿主動物體內時,它們可以混合並交換部分,結合起來形成新的結構。有證據表明,其中一種“混合物”可能是蝙蝠體內一種名為RaTG13的冠狀病毒。“如果你比較RaTG13病毒和sar - cov -2(新冠病毒)的基因組,你會發現大約96%的相似性。”

但是RaTG13病毒缺乏在Sars-CoV-2(新冠病毒)中發現的重要結構,這種關鍵結構使得後者病毒在人類中具有高度傳染性。新冠狀病毒通過附著在細胞外部的一種叫做ACE2受體的結構進入人體細胞。而這種結果就扮演著允許病毒進入的角色,在那裡它劫持了人類細胞的機制來製造更多的病毒。

那麼這種結構Sars-CoV-2是從哪兒得到的呢?科學家發現答案很可能是穿山甲。穿山甲是一種有鱗的動物,人類用它來做肉,它能攜帶冠狀病毒,這種病毒與ACE2受體的結合方式與Sars-CoV-2相似。蒂林說:“很有可能是這樣,RaTG13病毒在馬蹄蝙蝠中傳播,然後跳到穿山甲上,而在穿山甲身上它獲得了一種結構,使其對人類更具傳染性。”

蝙蝠、穿山甲再到人:新冠狀病毒形成的奇特線索

蒂林說,sars-cov-2(新冠病毒)還隱藏著另一個詭計,而這個更顯神秘。她說:“這種新冠狀病毒表面有一種‘尖’蛋白,它用來附著在人體細胞上,這與典型的Sars-CoV相似,但有區別。”Sars-CoV-2在其spike蛋白中有一種新的結構,可以使其免受人類免疫系統的攻擊。我們在其他一些病毒中看到這種結構,但在蝙蝠或穿山甲中發現的冠狀病毒中卻看不到。

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蒂林說:“一種新的病毒正在出現,就像把樂高積木碎片放在一起,然後把積木碎片加起來形成一個新的結構。”“如果你開始把通常不會一起生活的動物混在一起,就會產生一個病毒不斷進化的完美環境。病毒利用不同物種的特性來適應它們的新宿主,它們現在已經可以傳染我們人類。而當這種病毒進入人類時,它又再次發生了變化,變得非常善於感染我們,過度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

文末福利:向我們私信“愛爾蘭”三個字可免費領取《愛爾蘭生活投資留學資料集》,私信“華人”兩個字可加入愛爾蘭華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