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談《平凡的世界》

追著把《平凡的世界》給看完了,畢竟是電視劇不能把小說原著內容都能在鏡頭給呈現出來,但主要的情節和人物一個都沒落下,有的甚至演的相當逼真。

小談《平凡的世界》

在這片黃土高原的土地上有個雙水村,住著孫家、田家和金家幾個大戶。以孫家的少安、少平兩條線來敘事,描寫了少安如擺脫貧窮和帶領村民致富,少平的出外闖蕩和一段難忘的愛情。小說還是高二讀完的,後面陸續又讀了幾遍可還是會忘記很多情節。路遙筆下的世界再平凡不過了,從文革的人民公社寫起,經歷了改革和四人幫的粉碎後的新面貌,人們的生活和思想也在發生著變化,有的人趕著這個機遇迅速發家致富,也有的人思想一直轉變不過來,尤其以孫玉亭為典型代表。那麼孫家的人們是怎麼一路走過來的呢,每個人有啥特點呢?

小談《平凡的世界》

少安和潤葉

孫少安是家裡的大兒子,13歲退學開始跟著父親孫玉厚下地勞動,肩負養活一家人的使命。後來18歲就當上村裡的生產一隊隊長,成為能幹的新一代後生。由於孫少安腦子好使,也經常替村民著想,名聲也是好的傳遍了原西縣一帶。一次偶然的拉磚的活兒讓他賺了點錢,開始思索辦個磚廠自己燒磚和賣出去。最終家裡光景好了起來,然而又不忘全村的人們,擴大磚廠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符合鄧小平的政策“允許一部分先富,先富起來的帶動其他人致富”。雖然中間也有貸款和磚質量的困難,在大家的努力下安全渡過難關,成為雙水村頭號人物。這是他的事業,愛情呢?雖然少安辦事能力強,樣樣敢幹敢拼,可是在愛情的選擇上顯得軟弱以至最終妥協。他的愛情不僅僅在於他和潤葉兩個人的事情,一定程度上也牽扯到了政治層面,關乎整個村民甚至整個縣裡農民能否從黑摸摸吃到白饃饃的轉變!在各方面的壓力下,少安妥協了,妥協了他和潤葉的愛情。命運是時刻變化的,如果沒有離開潤葉少安也不會遇到秀蓮這樣的好女子,處處為少安著想為這個爛包光景的大家子操持,最後累的得了肺癌。

小談《平凡的世界》

少平和曉霞

孫少平,孫玉厚的二兒子,外表剛毅個子高大,內心的世界卻與別人不同。擁有者強烈的自尊心,為了不被人看見自己吃最差的黑摸摸而總是最後一個出來吃飯。家裡的光景是個什麼樣子他比誰都清楚,也很珍惜家裡供他來讀書的機會,所以學習和各方面都很好。他的第一次愛情的萌芽是郝紅梅給他的,只有他們兩個人每次都是最後出來吃飯,同樣的境遇讓兩個人漸漸走的很近,互相借起書來看。後來郝紅梅別戀於顧養民,給了孫少平內心深處的第一次打擊,他意識到感情是個奇怪的東西,一不小心就會離你而去。後來遇到田曉霞這個“女漢子”,讓少平漸漸喜歡上了看報和讀書的習慣,也激發了他對外面世界的嚮往——我應該是那個搭火車想去哪就去哪的人。曉霞覺得少平和別人不一樣,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鼓勵他追求自己心裡的夢想。高中畢業當了一段老師後,不願甘心下地做個農民,自個兒出去攬工。遇到過好人 ,也打過黑心腸的包工頭。在外面與曉霞經常地來往和寫信,漸漸地兩人互生好感以至於走到一起。在這方面少平不像少安那樣軟弱放棄本該屬於他的愛情,雖然少平也有點關於二人身份和工作的懸殊的困擾,可是曉霞的鼓舞和熾熱的情感讓他下定決心勇敢表白,收穫了一段美好而又珍貴的愛情。大牙灣或許是少平的一個分水嶺,他並沒有覺得工作的低賤,只要是在勞動和靠雙手努力生活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他的精神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這跟他的閱歷和讀的書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對師傅一家子的照顧,完全可以看出他的感恩之心和自己身上的責任感。即使最後失去了心愛的曉霞和意外受傷,他還是挺起胸膛朝著太陽的方向走去。

小說原著當中孫少平是主角,少安是男二號。然而電視劇版的《平凡的世界》,是以少安的路線為主,少平為輔助敘事路線。或許編劇覺得少安的一路奮鬥,發家致富更有實際意義,人們能看得見摸得著,畢竟把家裡的日子過上了從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符合當今的屌絲逆襲吧。少平呢,沾了點“思想的巨人,行動矮子”味道,也沒什麼實際的成就而是思想的昇華,這對如今的社會意義不是那麼明顯,內心的強大隻有少數人瞭解,不可能做到人人都知道你的思想和品性。相對而言,屌絲的逆襲更具時代的代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