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現如今,每每提及英達,許多人總會想到《我愛我家》、《東北一家人》、《候車室的故事》……當我們談及這些的時候,總是會為其貼上一個“經典”的標籤。


從《我愛我家》開始英達的情景喜劇就標記上了質量認證。英達也藉此劇一炮而紅,開始躋身於大導演之列。在此之後開始了英達時代,如《炊事班的故事》、《閒人馬大姐》、《巴哥正傳》等等等等。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雖然近些年英達的事業屢現波折,特別是17年的洗錢事件,對他打擊很大,據說後來英達也澄清了是一次銀行違規操作,他並不知情。


但不論怎麼說,作為導演他還是相當有才華,非常有創新意識的,這個應該是毋容置疑的。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家世顯赫


英達,1960年出生於北京,中國大陸男演員、北京英氏影視傳媒公司藝術總監和總導演、北京吉利大學英氏影視學院院長,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及密蘇里大學戲劇表演系。


如果說到英達顯赫的家世背景,那不得不說是相當相當的厲害了。


他的曾祖父英斂之,那出身可是滿族正紅旗呢!曾用漢名玉英華,曾經參與變法的人物之一。英斂之最大的成就就是創辦了《大公報》,在當時,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報紙。


他的祖父英千里,名驥良。12歲赴英國求學,熟悉多國語言,特別精通英語,曾被稱為英語最好的中國人,並著有《邏輯學》,這可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


英千里的一生近於傳奇:他蹲過三年大牢,做過三年的文化部副部長。他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黃金時代的臺柱之一。也是翻譯阿瑟-米勒等人戲劇作品的翻譯家。


他的父親英若誠,是我國著名錶演藝術家、翻譯家、話劇導演,曾任文化部副部長,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藝委會副主任,劇本室主任。


《水流雲在》回顧了英若誠一生中的種種傳奇,也讓我們領悟到一位風趣幽默、博學謙和的藝術家的人生智慧。


英達的家族在文化和演藝界名人輩出,歷經四代而不衰,成為傳奇。


英達談家族精神:沒有所謂“核心價值”,如果非要總結,我們家一代一代都在做的事情就是學外語。從19世紀到21世紀,優秀的人其實都是“假洋鬼子”。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在國內開創情景喜劇先河


對於80、90後來說,情景喜劇幾乎也是童年回憶。如今仍有不少人繼續刷《編輯部的故事》、《東北一家人》。這類以語言類為主的泡沫劇,往往幽默搞笑,人物鮮活,並且也沒有什麼低俗的段子。


1993年,《我愛我家》正式在北京電視臺開播。英達對於這部戲的期望很高,認為一定會很快取得成功。但這部劇在播出後並未迅速獲得大眾的喜愛和認可,有人覺得“表演有些做作”,有人認為“每一集都像在開會”。


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普及,彼時還屬於新鮮事物的《我愛我家》的熱度才開始慢慢發酵,並最終實現大火。


英達預見到了《我愛我家》的成功,但沒料到是這樣的一個路徑。“我記得當時臺灣同行來了跟我說,‘你不得了,有線打無線啊’。那時候就攔不住了,哪播哪火。”


於是,在《我愛我家》的成功之後,中國的情景喜劇也開始了創作的發展階段,這其中也有許多比較優秀的作品,如《家有兒女》、《閒人馬大姐》、《炊事班的故事》等等。


英達“不謙虛地”笑談,他親手帶出了很多情景喜劇的優秀導演,如呂小品、林叢、尚敬等,甚至他們的很多作品裡的笑聲,都是英達送給他們的《我愛我家》的原裝笑聲。


二十多年過去了,《我愛我家》之所以仍然被冠以中國最好的情景喜劇地位沒有被超越,英達認為肯定不是因為它特別好。因為從藝術的發展規律上是不成立的,中國的第一個情景喜劇,就成為最好、成為標杆,沒有人內超越和突破它,那一定是因為後來者太差了。”


現在再回憶《我愛我家》創作的時代時,英達表示並不懷念。“那個時代是一個挺平凡、挺平庸的時代。很多現在看起來激動人心的事情,其實僅僅是今天的一些苗頭,那個時代本身還沒有那麼多色彩。”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三段婚姻


可以說英達在事業上是非常的成功的,而且一直順風順水。在80、90年代很多的歡樂都是出自英達之手。他自己又同時身兼演員,也十分不錯,他確實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真是多才多藝!


但相比之下,他的幾段情史卻更讓人津津樂道。


英達的第一任妻子是他北大的同學,1995年他們夫妻懷揣著對夢想,對人生的渴望雙雙飛往美國,但意想不到的是兩年後,英達居然把夫人給“玩丟了”。


因為倆人志向不同,妻子留在了美國發展,而英達孤身返回了祖國,也就此宣告第一場婚姻失敗。


在英達結束了第一段婚姻之後,很快與宋丹丹在北京東城區街道辦事處登記結婚。


婚後,宋丹丹和英達有一位可愛的兒子。在他們剛結婚的那幾年,名氣較大的宋丹丹負擔起家庭重擔,英達苦苦追尋著自己的導演之夢,宋丹丹也都會就鼎力支持。


1992年,英達執導了令他後來名聲大噪的成名作《我愛我家》,宋丹丹不但是劇中主演,還要靠自己的名氣去各高校招募現場觀眾。英達成名後,幸福的一家三口還曾上過央視早期的《綜藝大觀》,美滿幸福。


然而也正是《我愛我家》這部戲,讓英達的事業走向巔峰,但他和宋丹丹的婚姻卻走向終結。彼時,英達和《我愛我家》編劇梁歡打得火熱,但每當宋丹丹追問時,英達總以“沒有的事”搪塞。


最終,宋丹丹與英達這對文藝情侶組合,在熬過了“七年之癢”後,於1997年宣佈離婚。


英達的第三任妻子也就是現任梁歡,小英達8歲,就是著名影星梁天的妹妹,梁歡目前是英氏影視公司的創作總監。英達對梁歡的評價是:一個低調,含蓄,極度有才又重感情的女子。


他們目前有一兒一女,特別是兒子英如鏑,那可是英達的心肝寶貝,簡直就是父愛滿滿,寵溺無限,因為英達的父愛煽情,英如鏑如今也早已經是網絡上的紅人了。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要斷就要斷得乾淨”


英達雖然夠聰明,但人品確實堪憂!因為他是一個非常自負的人。他的一生,從起步到走紅,憑藉的都是“聰明”,而不是“人品”,他自信,只要他的腦子還在,就不乏名利和朋友。


而離婚後的英達與宋丹丹,並不像文藝圈其他離婚夫妻一樣好聚好散,他們從沒停止過互相傷害。


英達的三段婚姻中最受傷的卻是他的大兒子巴圖。因為英達和梁歡再婚之後,生了一個兒子叫英如鏑,鏑與“嫡出”的“嫡”同音,這個名字看上去的意思是“像是正妻生的兒子”,此舉也令人頗感震驚,好像刻意抹殺巴圖的存在。


英達對英如鏑是疼愛無比,給最好的教育、帶他們在演藝圈發展,但是對待英巴圖就是隻字不提,甚至在一起訪談節目中說到,“離婚了,就別來找我。”


英達稱自己在上一次婚姻中自己還只是個孩子,不習慣做爸爸,離開後發現,我們兩人雖是父子,但是緣分已盡。


在巴圖後來的成長歲月中,英達就消失地無影無蹤了,和兒子沒有任何來往,只有母親與他相依相伴。“要斷就要斷得乾淨”,英達曾這樣解釋自己從來不去探望兒子巴圖的原因。


對巴圖十幾年不聞不問的英達,卻時常帶著自己的小兒子在媒體面前大秀父子情。


談到小兒子英如嫡(英巴顏),英達則感慨萬分:“我現在被叫英如嫡的爸爸,我很光榮。”同樣都是親生兒子,待遇還真不是一般的大,還經常在媒體面前秀父愛。


而那時是宋丹丹和兒子英巴圖最無助時刻,在這些對比的打擊下,宋丹丹甚至在自己的微博破口大罵英達是偽慈父:“男人可以離婚、可以重組家庭、可以愛現妻和兒子……但不可以對以前的孩子在7歲時求你帶他出去玩一次你都不理,11歲管你要電話你都不給,14年來形同陌路……表演慈父可以,但我不允許你繼續傷害我的兒子,你不是人!”


至此二十年來不相往來。也讓大家知道原來英達是這樣的“慈父”。


他認為既然兩個人已經離婚了,就不應該有任何的瓜葛。也包括不見兒子巴圖,和兒子一刀兩斷。連英若誠老爺子病故,都沒通知巴圖前去弔唁。


在梁歡和其子女面前,他是個好父親,是個可以給予孩子一切的人。可面對巴圖,他卻如此冷漠,不知巴圖在那些年,心裡該有多難過。


英達對巴圖的冷漠,雖然不能從法律上制裁他,但從道德上來說,他永遠遭人唾棄。這也讓英達坐實了"渣男"的罵名。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關於情景喜劇他這樣說


在談到情景喜劇這二十多年的發展時,英達也認同“中國情景喜劇沒有多少進步”的觀點。


“我不相信中國人不適合情景喜劇,慢慢就沒有了、就死了,這不可能。我第一個嘗試了情景喜劇,就好比我點了一堆篝火燒的很旺,然後我走了。後來一看要滅,往裡面續柴火的人太少了,所以我要自己回來接著再往裡續柴火。”


作為他的首部導演作品、亦是大陸第一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播出後曾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在英達認為國內情景喜劇熱就此會被點燃的時候,這把火卻並未實現燎原之勢,波動過幾次後反而漸趨冷清。


遙想《我愛我家》熱播時的盛況,更是已經過去了26年。


但是,英達覺得外界的關注點太過集中於他的導演處女作上了,以至於在客觀上造成了這樣一種錯覺:好像這麼多年來,在情景喜劇方面,除了《我愛我家》,自己也沒幹出點別的。


“我並不是說26年前我做了一部《我愛我家》,現在做了一部《新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中間就一直歇著不工作了,這中間我不光工作,而且我認為我們的工作成績跟《我愛我家》相比毫不遜色,舉例子說,《我愛我家》之後,我還拍了《候車大廳》《東北一家人》《閒人馬大姐》《地下交通站》,我們還發掘了很多青年演員,比如鄧超、黃曉明、劉濤,都是從我們的戲裡走出來的。”


“如果把英達形容成就幹過一個《我愛我家》,然後睡在他的成績堆上,絕對不是這麼回事,不管我們收成怎麼樣,我反正一直在(情景喜劇)這個領域耕耘,一直沒停過。”英達如是說。


英達形容國內的情景喜劇發展狀況,當年他回國之後做了《我愛我家》是“點了一堆火”,他當時以為很快就會成燎原之勢,但是後來這堆火就“半死不活了,一會兒成了灰燼,一會兒就著一下子”。

英達說他現在的任務,“是把這堆火重新再給吹起來、吹著了,再添柴。”


此前,在2020年北京臺春晚上,《我愛我家》劇組時隔25年後重聚,宋丹丹感謝英達稱,“他把一個我們完全沒見過的形式帶來,給大家帶來很多的歡笑。”同時“我一生對喜劇的探索,也是《我愛我家》給了我特別大的幫助。”


宋丹丹這一句“感謝英達”,一笑泯恩仇。英達也回應了宋丹丹感謝他一事,英達表示,“這麼多年來,甭管中間發生了什麼,最後能夠得到這樣一個(局面),這就符合《我愛我家》片尾裡的那首歌唱的‘內心的平安那才是永遠’。這說明我們大家共同做了一些事情,以後是不是還能在一塊再做呢?我覺得任何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其實英達已經不止一次的感謝過宋丹丹:畢竟一部戲再好,最終還是需要實力演員去撐場。英達和宋丹丹可以說是互相成全了對方。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英達,開創國內情景喜劇先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