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內部爆發內訌,甚至害死國防部長——殘酷的海軍上將譁變事件

日本上空,原子彈的爆炸敲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鐘聲,也開啟了另一段曲折的愛恨情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自詡擁有核打擊力量的美國空軍不斷鼓吹“空軍核突襲解決戰爭”的思路,不斷打壓擁有龐大常規打擊力量的海軍。而海軍則堅稱“沒有一場戰爭是可以通過核打擊就能完美收場的,”並指責空軍的戰略思想“根本就是瘋子”。但當時,所有人都為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感到恐懼,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美國海軍也決定發展自己的核打擊力量。而這個瘋狂的計劃,正是傳說中的——合眾國號超級航母(USS United States,CVA-58)。

美軍內部爆發內訌,甚至害死國防部長——殘酷的海軍上將譁變事件

合眾國號航母的想象圖

合眾國號的誕生源自美國海軍上將馬克·米切爾(Marc Mitscher)的瘋狂幻想,試圖打造一艘能夠起降中型戰略轟炸機的超級航母,能夠具備中遠距離的核打擊能力。而當時正值二戰結束、美國國會瘋狂削減軍費,正在大力發展B-36戰略轟炸機的美國空軍自然不可能把這些寶貴的經費讓海軍拿去造航母。於是,美國空軍的高級將領們就開始各種暗中動手腳,試圖阻止海軍的行動。而同一時刻,在白宮,美國海軍的高級將領們正瘋狂向美國總統哈里·杜魯門(Harry Truman)灌輸“空軍轟炸機行動受制於軍事基地”的思想。幾經會談,杜魯門總統終於同意開工四艘合眾國級超級航母,其中首艦“合眾國號”於1949年4月18日正式開工切割鋼板。

美軍內部爆發內訌,甚至害死國防部長——殘酷的海軍上將譁變事件

合眾國號開工現場

當時的合眾國號設計排水量超過83000噸,放在今天看來也是十足的龐然大物。和它的體量對等的是它昂貴的造價——在1949年,一艘合眾國號的造價就要接近兩億美元,整個航母編隊的價格更是高達近14億美元!美國空軍將領們深知,如果合眾國號真的開工建造,這意味著美軍軍費的大頭都會被海軍佔據,而自己也無法再以“唯一的核威懾力量”自居。為了阻止美國海軍,美國空軍將領們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然而,那也導致了非常糟糕的結果。

美軍內部爆發內訌,甚至害死國防部長——殘酷的海軍上將譁變事件

美國空軍的B-36戰略轟炸機

就在合眾國號開工前不久,海軍部長出身、一直大力支持合眾國號建設的美國第一任國防部長詹姆斯·福萊斯特突然因為“精神壓力過大”而辭職。不久後,空軍出身的路易斯·約翰遜就“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美國國防部長。1949年4月23日,膽大包天的約翰遜在沒有和杜魯門總統和海軍部長事先商議的情況下,直接下令取消合眾國號的建造工作!消息一出,海軍將領們頓時怒不可遏,大有要從聖地亞哥直接殺向華盛頓把約翰遜暴打一頓的氣勢,而時任海軍部長約翰·沙利文更是在盛怒之下直接辭職!更不要臉的是,約翰遜一看海軍部長辭職了,馬上把自己的親信弗朗西斯·馬修斯給派到了海軍部長的位置上。更令海軍將領們無法原諒的是,1949年5月22日,前國防部長福萊斯特跳樓自殺身亡。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能夠證實福萊斯特的自殺與海空軍的爭鬥有關,但在那個節骨眼上,幾乎所有美國海軍將領都認定是美國空軍將領間接地逼死了福萊斯特!這也就是美國軍隊歷史上最嚴重的內訌事件——海軍上將譁變事件。

美軍內部爆發內訌,甚至害死國防部長——殘酷的海軍上將譁變事件

福萊斯特還曾登上《時代》雜誌

為了報復,美國海軍秘密組建了一個專門打擊美國空軍B-36項目的OP-23小組,領銜的是當時身掛上校軍銜的名將阿利·伯克(阿利·伯克驅逐艦以他命名)。他成功挖出了“國防部長約翰遜曾為康維爾公司工作”的秘聞(康維爾公司就是B-36轟炸機的製造商),但也因此被貶出華盛頓,成了一艘巡洋艦的艦長。幾個月後,朝鮮戰爭打響,過了好幾年舒坦日子的美軍在朝鮮半島上孤立無援,再次感受到了海航支援的重要性,但此時的海航因為和空軍的爭鬥根本無心作戰。杜魯門總統對此感到極為不滿,在輿論和上級的重壓下,風光一時的國防部長約翰遜和他的親信海軍部長馬修斯不得不趕緊辭職跑路。1950年,美國海軍將核武器搬上了中途島級羅斯福號航母的甲板,終結了美國空軍獨佔核威懾能力的歷史。1952年,美國海軍的新一級航母首艦開工。為了向美國空軍“復仇”,美國海軍特意將該艦命名為“福萊斯特”號,以紀念美國第一任國防部長福萊斯特。而這場扭曲而殘酷的內訌鬧劇,最終以美國海軍的勝利落下帷幕。

美軍內部爆發內訌,甚至害死國防部長——殘酷的海軍上將譁變事件

福萊斯特級航母,也是美國第一級為噴氣戰鬥機設計的航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