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雙相相處這6年:感恩父母,感謝自己

與雙相相處這6年:感恩父母,感謝自己 || 渡過

冰瀾/文 張進/圖

回溯創傷

我是在14歲時被確診雙相情感障礙的。

當時的記憶已有些模糊,每當回憶起來,就好像一個做了很久很久的噩夢。

那時我在重點班,父母對我期望較高,班主任也非常注重成績。班主任會按照成績把同學劃分成三六九等,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她的培養對象名單分級別報出來。如果你沒有被報到,就說明你是最差的那一部分,是她不想理、不想管的“廢物”、“拖後腿的人”。

如果只以成績能英雄,還還相對公正。但久而久之,我發現有些同學成為重點培養對象,只因他們的家長與班主任走得近。這讓我很失望。我認為一位好老師不僅應該教書好,更應該教會同學怎麼做人,而她沒有做好這一點。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次晚自習,她教訓一個同學。因為教室裡有監控,她就把教室的燈關了,狠狠扇了那個同學幾巴掌。那個男生流著眼淚抽泣著,而我們底下的同學,就好像是熒幕前的觀眾,看著同學被打,卻不敢抗爭,因為大家害怕下一個人就是自己。

燈關了一陣子就打開了;但我們心裡那盞關於是非的燈,卻被這位老師熄滅了。

那段時間,我變了,變得害怕別人的眼光,變得不敢站出來爭取自己的權益。我學會閉上自己的嘴巴,當一個旁觀者;沒想到的是,旁觀者有一天也會變成受害者。

病情爆發

發病之前,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不想寫作業,不想上學。這些都是我爸媽不知道的。

出現這些狀況,我不敢告訴爸媽。一是當時我兩個星期回家一次,沒有太多的機會;而且我覺得他們會不相信我的話。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說我心跳得很快,是不是病了?爸爸帶我去了醫院,檢查後一切正常,他就覺得我是厭學。

二是爸媽聽班主任說,我開始青春期情感萌芽,因此他們一聽到我績退步,立刻主觀上覺得我是情感上遇到了事情。

因為爸媽這樣的反應,我不敢向任何人求救,一直憋著。問題越積越多,好多天合不上眼的我,在某一個晚上情緒爆發了。

我突然控制不住自己,大吼大叫,出現幻覺,非常興奮。同學們被我嚇到,覺得我“瘋了”;生活老師半夜給我爸媽打電話,他們連夜把我接回了家。

回家後,我的情緒特別高漲,一直哭著說:“都是你們,都是你們不理解我。”爸媽很困惑,問班主任和同學,得到的答案就是我這幾天很古怪,需要去看醫生。

第二天,爸媽把我帶到當地的精神專科醫院。醫生問我的狀況,我不知道從何說起,語無倫次,拍著桌子,說自己很冤枉;我大吼大叫,醫生也被我嚇到了,讓我住院。

那天晚上我很興奮,直到護士把我綁起來,打了一針鎮定劑,我才安靜下來。

經過幾天觀察,我被確診為雙相情感障礙。服藥初期,我掉了很多頭髮,變得有點強迫,隔一段時間就洗手。體重一個月重了20斤。

那段時間,是我最難受、最灰暗的時期。好在爸媽開始反思。一次,我看到他們的短信記錄:“相信她,奇蹟會發生的。”——瞬間我的鼻子就酸了。我體會到爸媽還是愛我的。

後來,爸媽對我的態度改變了很多,一直監督我服藥至今。

他們也做了很多犧牲,放棄了一些機會,把我帶到一個新環境,讓我融入到新學校的氛圍。我的狀態開始慢慢變好。

期間有過一次抑鬱情緒。那時狀態跟初中時很像,沒有食慾,睡不著覺。但我不再把情緒憋在心裡,及時地跟父母、主治醫生還有心理醫生溝通,堅持服藥和心理諮詢,很快穩定下來。

中考後,選擇高中時,父母考慮到我的身體,決定讓我上當地最好的職業高中。

在職高的前兩年,我有點自卑,覺得自己與別人不太一樣,在意別人的看法。上課發言會發抖,與同學相處比較被動,很難融入她們。變得有點討好型人格,刻意讓她們覺得舒服,這樣就會委屈自己。

轉機出現在我做出轉專業的決定。考慮到自己將來的規劃,以及在班裡的不良感受,我毅然決然提出要轉專業。班主任很開明,讓我再好好考慮,因為當時我的成績是全班第一。但她很尊重我,向校領導反饋,說下個學期開學看我的情況再定。

到了高二,在我的堅持下,我轉專業成功了。在新的班級,我和新同學融洽相處,積極和心理醫生溝通,排解壓力,成績一直保持在前五,性格也開朗了一些。我結交了幾位特別好的朋友,心境隨之改變,與同學相處不再自卑。

到了高三,我慢慢意識到自己生病是不可變的事實,就坦然接受了,更加積極的服藥,固定做心理諮詢。儘管情緒還是會在低落和高亢中波動,但我已經能夠和諧地與這兩種情緒共處,並且能感受自己是在什麼狀態。

我更加努力學習,想跳出當前這個環境,往更好的環境努力。一份努力就有一份收穫,高考成績出來了,我考上了本科。在職高,這樣的機會大概只有十分之一。

這就是我付出努力的回報。

感悟和收穫

從確診開始到現在,已經6年了。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再加上積極治療,堅持服藥至今,我的狀況一年比一年穩定。

雙相6年,我學會了很多,懂得了很多道理,可能這就是成長的一部分吧。

回溯過去,再總結現在穩定的原因,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很重要:

1. 堅持服藥,遵照醫囑,一定不能擅自停藥。

2. 心裡難受了,不能憋著,要去專業機構諮詢。

3. 積極改變環境。如果你覺得你所處的環境不舒服,有條件一定要換個環境,不能勉強自己。

4. 培養一個興趣愛好,這會讓你覺得生活還是有趣的,是有希望的。

5. 積極鍛鍊、運動。

6. 珍惜親人對你的關愛,尤其是父母對你無微不至的關懷。

7. 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融入社會,戰勝自己的恐懼。

關於“渡過”

心理障礙患者互助康復社區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本公號文字、圖片版權均為作者和公號所有,未經同意禁止商業應用。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