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麼心理促使你想買貴的東西?

人為什麼會買奢飾品?為什麼會買自己超過自己消費能力的東西?像一些名牌服飾、箱包之類的東西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很多人買的其實是商品背後的logo,

是這個logo背後所隱含的階級審美以及所折射出來的社會地位。

一個商標背後所隱含著的這些信息是誰告訴你的呢?是誰告訴你,喝奶茶可以讓你快樂,輕奢是小資和中產的標配?

是商家。

我們生活在一個消費主義盛行的商業社會,而商業社會顯著的特徵之一,就是將“商品”和“生活意義”之間建立了聯繫。

你所以為的獨特的消費觀的背後,其實都是商家和資本的共謀。

人總以為自己的理性的,想我所想,做我所做,但其實我們很多的決定都是在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尤其是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里。

人也許真的沒有自己所以為的那樣理性明智,這正是我從《怪誕行為學》這本書中所學到的。

可是光認識到自己的非理性,並不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成長,

真正的成長髮生在我們對於這些非理性行為進行反思的時候。

《怪誕行為學》的作者,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丹·艾瑞里,就是在觀察到了人們生活中的非理性行為之後,想要進一步調查背後的心理動因和社會成因,所以寫作了這本書。


到底是什麼心理促使你想買貴的東西?

那麼,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因素導致了我們的非理性行為呢?


1.“相對論”與“錨定效應”讓你無法認清真相


統計學發現,人們在進行消費的時候,選擇最低價和最高價的人群很少,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商品的中間價位。之所以選擇中間價位,是因為我們認為中間價位性價比是最高的。最低價會讓人懷疑商品的質量,最高價讓人覺得錢包難以接受。

舉個例子,假如你去超市裡買蘋果,有3塊一斤的,有4塊一斤的,有5塊一斤的,相信大部分的人選擇是“4塊一斤”。

但中間價位真的對於消費者來說性價比最高嗎?真相併非如此,中間價位其實才是商家最想讓你買的。商家在進行定價的時候,往往會利用“相對論”和“錨定效應”來進行定價,從而實現自己的銷售目標。

所謂“錨”,就是在你第一眼看到商品時所接受的價格,這個“錨”幫助你完成了你對於這個商品價值的評估。所謂“相對論”就是指你在同類事物中進行的比較。

比如,珠寶商們把最初漁民們認為不值錢的黑珍珠與最昂貴的寶石“錨定”在一起,此後原本被人當作廢料的黑珍珠的價格就一直緊跟寶石了。


2.“所有權迷戀”讓你非理性擁有


丹·艾瑞里認為,人的本性中有三大非理性的怪癖:

第一,人們總是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十分迷戀
第二,相比於自己會得到的,人們更關注於自己會失去的
第三,人們經常假定買家和賣家看待交易時的角度是一樣的

這三大怪癖,歸根結底其實都是源於人類對於“所有權”的迷戀。一件物品,我們對於它所付出的勞動越多,對它的情感就越深,就越難以捨棄它的所有權。

事實上,並非所有事物我們都對其投入了勞動和情感,有很多東西,我們對它其實是一種虛假的“擁有”。

比如一些電子產品的體驗店,先讓你使用產品一段時間,你就會產生一種“自己所有物”的假象,進而更可能購買。至於這個產品是不是你最初真正想要的,你大概率已經忘記了。

同樣,“虛擬所有權”也是廣告的主要動因。當我們看到廣告裡光鮮亮麗的明星在使用了某種護膚品之後皮膚顯得更加光彩照人,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將自己代入其中。想象自己也擁有同樣的產品,讓皮膚更加水嫩。

對於“所有權”的依戀並沒有什麼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僅僅是認識到這一點就已經大有裨益了。也許在某些時候,會幫助我們避免一些衝動性消費。


3.“安慰劑效應”讓你只買貴的


“安慰劑”其實是指我們的一種心理補償作用
。比如有些世界著名的運動員會在重大比賽之前,向上帝或者自己所信仰的神祈禱,那麼上帝/神以及這種祈禱行為即是他的“安慰劑”。

叔本華說“妨礙我們發現真理的不是事物那有人犯錯的虛假外表,也不是我們悟性不足所致,而是因為我們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偏見。”


很多人覺得“一分價錢一分貨”“貴的就是好的”,其實這種想法就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偏見。在這種想法背後其實是“安慰劑效應”在起作用。是否所有貴的東西的質量就一定好於稍便宜一點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安慰劑”也有好的效果。比如我就有個習慣,每當我在考試之前都會喝口水,來暗示自己考試會有好的結果。考試前的“水”就是我的安慰劑,考試結果的好壞是否與我喝水也許沒有必然的聯繫,但確實會讓我面對考試時心情平靜,不至於緊張。

正確使用“安慰劑”,才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做出選擇。

到底是什麼心理促使你想買貴的東西?

說了這麼多,我們已經知道有很多因素是會導致人的非理性行為的,無論是“錨定效應”、“相對論”“所有權依賴”還是“安慰劑效應”都會導致人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為與選擇。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夠變得儘量理性,從而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呢?

1.學會設置“自我控制”的底線

懶惰是人類的天性,自律才是違反人性。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縱自己的天性,一味地拖延下去。無底線的拖延不僅會讓你丟到很多工作機會,長此以往還會讓你產生自我厭棄的情緒。

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是靠著“deadline”活著的,論文不到最後一天決不交稿,工作不到最後一天決不做完,起床不到塊要遲到的時候就絕不起……

因此,與其靠著別人給我們設定“底線”來完成任務,我們不會自己給自己設定“自我控制” 的底線,以此來幫助自己改掉拖延的毛病。

“自我控制”的核心其實就是“簡化”與“目標”。比如在去商場購物之前,就先列好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的清單,並且預估好本次購物的價格,給自己設定一個消費的底線,避免自己過度消費。

自設底線可以讓我們心裡沒有過多的反抗情緒,因為“底線”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這會給我們一種自己掌握全局的感覺。而且,選擇自己喜歡的行動路徑更可能會幫助我們讓自己走向正確的路徑。

2.面對多選擇時,果斷關門


很多人在做一件事之前,總是會考慮多種後果,竭力為自己保留各種選擇的餘地。

但卻很少有人能夠意識到,你在選擇保留餘地的同時,就一定會被迫放棄其他的東西。

比如我妹妹在買電腦的時候選中的是一臺平板和電腦二合一的筆記本。她想著也許以後可以直接拿它當平板用,但事實上,她幾乎從來沒有切換成平板的操作模式。她在為自己保留選擇平板的餘地的同時,損失了它作為電腦的專業性。

哲學家埃裡希·弗洛姆在他的《逃避自由》這本書中寫到,在現代民主制度下,困擾人們的不是缺乏機會,而是機會太多,令人眼花繚亂。


這句話說的是民主制度,但是用來形容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是再適合不過了。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讓我們擁有更多選擇的同時,卻限制了我們堅持選擇的能力。

請記住“手忙腳亂地保持所有選擇時傻瓜的遊戲”,我們為什麼要花費很多的心力去維持更多的選擇呢?我們為什麼不能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做事呢?

將該關的門關上,因為這些事既浪費時間與精力,還侵佔了我們的參與機會,讓我們無暇顧及那些真正有價值的事情。

試圖保留更多的選擇,留有餘地,不會真的讓我們擁有很多選擇的機會,更大可能是讓我們筋疲力盡。



著名的心理學家福勒說:人們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而不在乎真相。其實這本身就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但遺憾的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抱有這樣的想法。

人是非理性的,或者說遠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瞭解自己,遠沒有自己以為的那樣理性。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產生一點幫助,讓我們能夠了解一些自己非理性行為的來龍去脈。更好地認識自己的行為,從而提高決策的能力,做出更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