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強大的武器:一字可誤國,一字可興邦(二)

關於一字可誤國,一字可興邦, ;本文講的這個字是:【新】;

一個字錯、算不上可怕,可怕的是用錯而誤國的字不止一個!


“新”字,兼有政治正確、市場賣點的光環

凡事,冠之以“新”,別人就不好反對、營銷也有賣點。最典型的用法、能影響國運的、當前還在鬧猛中的,是“新能源汽車”中的“新”字。

被濫用而誤國的“新”字:電動汽車成了“新”能源汽車

氫燃料、氫燃料發動機和氫燃料電池,是新能源;

風力發電、潮汐發電、地熱發電,是新能源;

電動汽車不是新能源:

  1. 電池、電機、電力驅動,都不是新的能源和能源技術;
  2. 汽車用電驅動、了百年前就已經有了,並不是新發明;
  3. 國內發電主力用煤,比用石油燃料的汽車內燃發動機,在歷史趨勢上是倒退;一戰之後英國的衰落、美國德國等國家的興起,是和能源結構變化相關的,英國因為煤礦多、受煤礦工業牽制、能源結構以煤為主、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費老鼻子勁兒才讓海軍一艘艦艇不再用煤,而所有用石油燃料的國家都英國進步更快,到今天仍然很明顯:先進國度石油燃料使用佔比大,中國也在煤炭後退石油使用上升中變強;

電動汽車,卻在“新”字之下、蓋過了其它真正新能源的努力:因為這不是真正的高新技術、不需要巨大的研發投入、卻可以在“新”字掩護下從龐大的中國市場中攫取利益、從國家政策中收割紅利。

電動汽車不是汽車尾氣汙染治理的正解

電動汽車帶來新型垃圾、新型汙染、汙染形式轉移等等,本文不展開、已經很多文章寫到了。

汽車尾氣排放難以治理的真正原因是:在中國,機油承擔環保責任的立法缺失、沒有立法,使得發動機、燃油、尾氣處理裝置的立法努力白費勁兒、國六比歐六標準高也沒用、推出國七標準也沒用,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把機油立法補上(詳情另文分解,也可參見文末擴展閱讀)。

政策強推電動汽車,會使得中國稀土資源的戰略優勢成為泡影

電動汽車對中國國運之影響,關鍵在於“稀土”;稀土儲量豐富,是中國難得的戰略資源、也是越來越重要的戰略資源;

但是把這些戰略資源、都用於生產和裝備民用、大規模、幾年一淘汰必將成為垃圾和汙染的電動汽車,中國的稀土資源優勢、直接就化為泡影。

語言是強大的武器:一字可誤國,一字可興邦(二)

物流行業會議演講,圖片來源:(聯通)大路卡

以”新“字冠名、耗盡中國稀土資源,誰能反對?

國運啊國運!一字不當、足以誤國,還是......這樣亂用字的情況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