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歲了,還不會做精細些的動作怎麼辦?

每個寶寶從出生、成長開始,對這個新奇的世界都是充滿著好奇,想要去探索的。隨著寶寶的成長,他開始這裡摸摸,那裡看看,這個想抓一下,那個踢一下,慢慢開始腦、手、眼、腳等方面的動作被鍛鍊,慢慢協調,動作慢慢精細。那麼精細動作主要指哪些呢?

一、精細動作主要指什麼?

精細動作主要指寶寶抓手、眼、腦的協同做出的抓、握、拉、抬等日常動作的能力,以配合手部動作為主。比如在一堆玩具中抓取一個球、給杯子蓋蓋子、按開關、用電線穿打孔紐扣、吸管插進杯孔、圖形圖板等等,讓寶寶自己一個人靠自己的觀察、思考,然後動手將這些動作完成。

可以說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情況怎麼樣,和孩子的智力發育情況密切相關,所以家長需要關注寶寶出生後第一年精細動作方面能力的發育情況。

寶寶1歲了,還不會做精細些的動作怎麼辦?

二、寶寶運動能力和精細動作發育有哪些規律?

0~2個月時,兩手大多數時候處於無意識的握拳狀態,偶爾會伸開,刺激後越發握的緊。除此外,也會俯臥、蹬腿、揮動手臂,聽到聲音有反應,感官敏銳。

3~4個月時,兩手抓東西的時候會張開,握住東西不鬆手,但手指不能分開活動,偶爾兩個手抓到一起。喜歡看自己的手活動。也會俯臥撐起上身,頭可以抬45度。

5~6個月時,寶寶的手可以抓到自己活動範圍內的可以抓住的東西,比如奶瓶,紙巾等。並且能夠支撐著獨立坐起,會喃喃自語引起別人注意,躺著的時候會因為聽到什麼聲響而翻動身體。

7~9個月,開始學著爬行、學著兩指抓、發出的聲音增多、理解成人語言的能力增強。兩隻手可以靈活的抓玩具,並且手眼協調,準確的進行傳遞玩具。除此外,還喜歡“跳”,也可以說是在大人撐著的情況下,站在大人身上跳。

10~12個月時,寶寶可以扶住可以扶的東西,或是大人支撐著的情況下,試著站著挪動,去拿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抓著東西放到框裡,或是其他容器裡,也會扔東西。這個過程有一個活動,即週歲時的抓周,能從某些方面反應出孩子動手能力上的一些差異。

寶寶1歲了,還不會做精細些的動作怎麼辦?

而且常見這個階段帶寶寶查微量元素,多半會有一個專門檢測寶寶智力,聽話辨識能力,精細動作檢查的地方,比如用繩子穿圓環、鐵絲穿釦子,寶寶前期精細動作的鍛鍊,這個時候就能反應出一些問題。

1歲~1歲半時,慢慢會從扶著牆走,到不用東西扶著磕磕絆絆的走路,身體靈活性有所提升。開始喜歡玩一些積木,喜歡拿著筆亂塗亂畫,手指的靈活度,手眼的協調度也足夠滿足他準確抓到積木。除此外,更喜歡撕紙,也開始喜歡扔東西。

1歲半~2歲時,跑慢的時候,磕磕絆絆的可以不用扶著,跑快的時候,會有些不穩,容易絆倒。喜歡玩串珠子,喜歡玩積木拼自己經常唸叨的東西,還比較喜歡扔東西。這個階段抓、玩玩具不再是簡單的拿,會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在裡面。

2歲~3歲時,活動自如,大多數精細動作都可以做,很喜歡跑、跳,爬樓梯,玩滑板車等。喜歡玩類似於樂高類積木,拼成各種各樣的形狀等。除此外,也會自己穿衣穿鞋、脫衣脫鞋。

三、1歲左右寶寶如何培養精細動作呢?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要教會寶寶,能聽懂這些精細動作指令,並且能配合很好的完成這些精細動作指令,有如下方面,可以考慮一下。

1、抓東西、拿東西、“搶”東西

找一些大小各異,帶顏色且顏色差別明顯的東西,比如帶顏色的小方塊、帶圖形也帶顏色的小塊等(不可太小,防止小孩往嘴裡塞),剛開始遞小孩手上,讓他有抓東西的意識;然後放在旁邊讓他自己抓;抓到手上後,在從他手上輕輕的往外拿,你會發現他越抓越緊。

寶寶1歲了,還不會做精細些的動作怎麼辦?

2 、陪他一起堆玩具

比如漢諾塔,比如大小各異的塊狀物,大人旁邊玩,小孩子對啥都好奇,一般會跟著看,然後有樣學樣慢慢堆,慢慢放。慢慢鍛鍊,能抓穩東西放到指定地放,沒有人陪玩的時候,自己一個人也能玩,但是大人需要時刻跟在旁邊注意安全,也需要跟著觀察他慢慢養成的習慣性動作,因為這個時候,他在思考。

這種玩具,隨著寶寶成長,可以逐步更換精細一點的。不僅鍛鍊寶寶手指的靈活性,還能鍛鍊寶寶手眼的配合,能夠讓寶寶更準確的判斷物體的遠近和大小。

3、翻書或撕紙

翻書可能對1歲寶寶不太容易控制,但是撕紙就隨心所欲了。放一包抽紙、捲紙或者其他乾淨的稍硬的紙,放小孩旁邊,也不教他,小寶寶一般會自己去拿,然後不停的扯,然後是撕。而這種時候一般兩隻手都會動起來,思考拿這些紙怎麼辦的同時,也在撕紙的時候鍛鍊兩隻手的靈活度,手眼協調工作。撕紙一般有聲音,也是他好奇,覺得好玩的一方面。

寶寶1歲了,還不會做精細些的動作怎麼辦?

4、活動按鈕

這種玩具都有一個特點,可以按下去,或者按下去變形,會有燈亮,或是會發出聲音,比如唱兒歌、講故事、教單詞朗讀、認識小動物等等,因為有聲音所以更吸引寶寶自己去按這些按鍵,鍛鍊寶寶手眼協調性,能準確的按倒指定地方。

寶寶從大動作到精細動作的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簡單到複雜,由視覺影響,到感官上的刺激,通過手指,手眼協同配合完成這些精細動作。

但是寶爸寶媽並不用刻意得去選擇那些能鍛鍊精細動作的玩具,更重要的是陪伴引導,很多動作有寶爸寶媽在旁引導,寶寶接受的更快,而且這個過程中,寶寶會過的比較開心,也能幫助寶寶更好的掌握這些精細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