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你準備好了嗎?(低幼段開學防疫指南)

各省市返校開學的消息陸續公佈,你做好準備了嗎?


也許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些焦慮,但生活不就是如此嗎?就像當初毫無防備直面疫情時,我們都挺了過來,也隨之學習了一些關於“審慎”、關於“勇敢”、關於“從容”、關於“樂觀”的課題。


開學,你準備好了嗎?(低幼段開學防疫指南)


面對攸關孩子安危的“復學”大事,我們可能會特別緊張一些,但積極行動、多些準備,總是不會錯的!


以下,我針對低齡段孩子(約3-10歲)列出了一些建議給大家:(如有更多好的想法,歡迎留言!)


關於衛生習慣


對於低齡段孩子來說,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手部清潔和佩戴口罩的問題!其他有關測量體溫、保持距離等事項,我們需要予以說明,但也不必太過擔心,因為這些情況都較易被發現、並在家長或老師的指導下達成。


那麼首先,嬰幼兒總喜歡什麼東西都往嘴裡送、或吃手、或用手抓東西吃,有很多孩子到了幼兒園也還有這些習慣,甚至到了小學,還有“咬筆”的情況發生。

在幼兒園或學校,老師可能無法及時在眾多孩子裡發現個別的這些小動作,所以在家中時,我們一定一定要不斷糾正,直至他們改變!


開學,你準備好了嗎?(低幼段開學防疫指南)

開學,你準備好了嗎?(低幼段開學防疫指南)


而後極為重要的,當然就是勤洗手!相信大家都有教過孩子洗手,但為了加強注意,我們還是要再三重申。此時,不妨給孩子多看看此類的圖畫繪本、或聽聽相關的兒歌,可以通過畫畫來增強學習興趣,或通過學唱英文歌來提高認知(順便學英語),以此不斷增強記憶!


開學,你準備好了嗎?(低幼段開學防疫指南)

(“手”的圖畫)


開學,你準備好了嗎?(低幼段開學防疫指南)

(校園洗手規則圖示)


最後,關於何時佩戴或脫去口罩, 這對低齡段孩子來說,確實是有些複雜的。


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出門前,我們一定會為TA戴上口罩,接著,我們可以直接一點告訴TA,例如“如果老師不讓你脫口罩,你就千萬別脫哦!”這樣容易接受和記住的話,能避免TA搞不清太多狀況,隨意脫口罩。


而小學的孩子,就可以根據TA的認知程度,讓TA學習穿脫口罩和丟棄或收納口罩的一些方法,以及如何從書包裡拿取新口罩、紙巾、消毒洗手液,等一些動作及清潔常識:


開學,你準備好了嗎?(低幼段開學防疫指南)


關於生活作息


宅家很久了,生活作息多少是有些混亂的。於是,為了迴歸“上學”模式,我們需要一個“過渡期”,來適應一下:


1、吃飯、睡眠時間的調整

將“假期”模式調整為“開學”模式,可以從設置鬧鐘、早睡早起早鍛鍊開始,也可以從睡前看書、溫習功課開始,更要注意定時吃飯、少吃零食、減少看動畫和玩遊戲的時間,逐步規律地調整,以此從行動上告訴孩子“快要開學了”。


2、正裝穿戴加強儀式感

在這個“悠長假期”,睡衣的出鏡率一定很高吧!所以在即將開學的“過渡期”中,我們可以給孩子穿上正裝、校服,參加線上課程,或外出活動,從而增加儀式感,給孩子“開學”的心理暗示。


3、給同學(同齡好友)打個電話

長時間的宅家生活,孩子的人際互動是否只剩下家人了?小學生可能在上網課時有些與同學的交流,但幼兒園孩子卻已長時間困在了家庭的固有圈子。如何讓孩子恢復正常的社交能力,我們可以從同學、朋友、鄰居開始,由家長幫助給要好的“同齡人”發個微信語音,打個視頻電話,相互問候一聲,聊聊有關“學校生活”的話題,便可以有助於對“上學”重新熟悉起來。


4、不遠行也可以踏青運動

春光明媚,草長鶯飛,宅在家裡太久的孩子,也可以適當多出門,哪怕是去家附近的小公園,或只是到樓下看看小區裡的綠化,都是投入自然懷抱、適應“家外”生活的好方法。在開學前,出去走走看看,也會讓孩子的心境更為開闊起來,做好接受新生活模式的準備。


關於心理建設


對於“心理建設”這件事,我覺得更應該注意的是“家長”!因為孩子往往是“無知者無畏”,會比所謂“大人們”適應能力強。那麼,如何做好心理建設呢?


我們首先可以“放下評價,接納焦慮”:如果你因為即將到來“孩子開學”感到異常焦慮,或是有其他負面情緒時,先別急著責備自己,因為這是源於“疫情恐慌”的正常反應。同時也別急於擺脫它們,試著“退一步”、

不與這些感受、衝動和情緒做激烈鬥爭,而是在心理上為它們騰出空間,試著接納;


而之後,我們需要的是“面對問題,關注當下”:看看自己“現在”可以做些什麼,然後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些事情中,例如單純地陪孩子玩,或是做些家務和運動轉換焦點。待情緒舒緩後,嘗試和家人交流,或聯繫學校老師尋求“家校合作”的方法,多瞭解各方好的建議,理性地找一下相關疑慮的解決方法。


開學,你準備好了嗎?(低幼段開學防疫指南)


祝大家開學順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