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論中國畫之好處

笑論中國畫之好處

詹斯斯 花鳥作品

中國畫是中華民族喜聞樂見的、有著悠久歷史傳統的繪畫形式。它曾被視為沒落的藝術樣式,發展及存在的必要性也曾遭到了質疑。在跨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對於現代人來說,中國畫又有何可貴之處呢?

  我以為,流傳至今的中國畫雖是古老的,卻又是與現代理念最相吻合的畫種。

  首先,中國畫是中國文化的縮影。東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國畫中體現尤深。中國畫下筆不容修改,頗有難度。好的畫者,大多是精煉、果斷、眼光獨到的智者。而在激烈競爭中拼搏的現代人要想得到更多的睿智,不妨也從中參悟。

  其次,中國畫是哲學的,它的畫面構成充滿哲理和靈性。中國畫追求的並非形象的真實,而是追求理想的呈現,追求一種情深意切、理達而通的畫外境界,啟發觀者想象與悟道是中國畫之最終目的。連畫面的留空、留白都意味深長,引人深思。

  第三,中國畫創作歷來主張自然祥和、樂天知命,表達作者的心靈感悟。它摒棄痛苦、悲涼,而給人以希望。它追求空靈、閒逸的畫面氣氛,容易讓觀者心緒平靜、安寧,可為緊張忙碌的現代人提供心靈的安慰和心理的治療。

  第四,中國畫是低碳環保的畫種。水、墨的運用是中國畫的主要表現方式,即便用色,也是薄塗淡寫為主,沒有刺激氣味。毛筆、宣紙等用材極為簡單。裝裱式樣適當改進,即可配合現代的居室裝飾,非常符合現代人追求環保、綠色生活的願望。

  第五,中國畫的創作過程是創意加偶得的結果,堪稱天人合一的化境。在作者創作過程中,水、墨、色彩自然滲化的效果比比呈現,常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且科技不易模仿,令作者充分享受其中之快樂。爽!

  第六,中國畫促進健康長壽。中國畫家大多長壽:如百歲以上的朱屺瞻;九十歲以上的齊白石、黃賓虹、林風眠、趙少昂、黎雄才、楊善深、吳冠中;更不用說八十歲以上的吳昌碩、李苦禪、張大千、李可染、陸儼少、關山月、賴少其等人了。有人說,國畫家也有短壽的,如只活了五六十歲的陳老蓮、任伯年、徐悲鴻、傅抱石,又怎麼看?依我觀,箇中問題各有前因,老蓮死於悲苦,伯年死於鴉片,悲鴻死於勞累,抱石死於縱酒,皆有縱情放任之嫌,後果確值我輩畫人警醒!

  第七,中國畫方便保管與珍藏。有人問,中國畫薄薄一張紙,容易損壞,如何長久收藏?其實正因為畫紙薄而柔韌,才更顯中國畫收藏方便之好處。它不佔地方,只要輕輕一卷,搬到何處都可妥善保管。如果畫放久了,不小心起了黴點或破損,沒關係,只要拿到有經驗的裱畫師那裡,適當清洗和修復,又會回覆從前的模樣,奇妙得很!

  第八,好的中國畫材料也有收藏價值,會隨著時間流逝而增值。作畫用的好宣紙、佳墨條是越放越珍貴;很多名家像齊白石、黃胄等都喜歡用舊宣紙和舊墨條作畫,這也是中國畫與眾不同的魅力所在!

  中國畫好處如此之多,真讓人無法不親近它。自己除了越來越享受它給我帶來的快樂,也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家長及社會各界的朋友們喜愛上中國畫,與它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