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我從縣組織部走到副鎮長,卻感覺自己被邊緣化

90後,女,通過考試進入縣委組織部。去年,單位推薦鄉鎮副科人選,因為有兩個符合條件的不願意下鄉鎮,所以我就下去了,到離城20多公里的鄉鎮任副鎮長。

任副鎮長已有半年多了,這段時間以來,我一直處於矛盾狀態,不知道下鄉鎮這條路選擇是對是錯?更多時候覺得一個女人,不應該走上這條路,但是想想以前付出的那麼多,又有點不捨得放棄現在的副科位置。

我是鄉鎮唯一一名女副職,半年多了,始終不知道怎麼才能融進鄉鎮工作,感覺很多事被其它副職架空,很多時候下面的人也不聽話,每天不知道該幹什麼,看著其它副鎮長都忙忙碌碌的樣子,自己只是乾點文字材料,覺得沒有價值。

當然,我也不是想要多大的權力,只希望能和在組織部一樣,每天多做點事情,不要被邊緣化,這樣才覺得踏實、心安。

現在,不知道該怎麼和其他副職相處,該怎麼和村兩委幹部共事,好像我被隔離了一樣,一直徘徊都在圈外,怎麼辦才好?對一個女孩子來說,鄉鎮工作感覺確實有點難。(同事口述)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鄉鎮工作,鄉鎮副鎮長工作。

半年前,我從縣組織部走到副鎮長,卻感覺自己被邊緣化

90後,還是很年輕的,能提拔到鄉鎮副鎮長也是不容易。從擔任副鎮長起,對基層來說,就是標準的縣管幹部,算是踏入仕途了。許多事,可能你沒有想過,你周圍,已經有多少圈子裡的人在看著你。

首先,鄉鎮副職是組織考察作出決定的,也是對你工作的肯定。你的學歷、性格、表現、一舉一動都在組織的視野。你自己還在迷茫時,許多人已經給你規劃著仕途之路。

初入鄉鎮,沒有必要過於爭強,想著自己一定要把工作幹得多麼好。鄉鎮書記、鎮長都是過來人,知道在縣直機關下來的幹部,到鄉鎮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進入角色的。

幾年後,如果你在鄉鎮工作乾得很不錯,得到鄉鎮、縣委主要領導的肯定,那麼你很可能會調任到更大的鄉鎮,或者成為副書記,或者成為鄉鎮長;如果你就像這樣默默無聞,幾年後還是不能獨當一面,那大概率就只能呆在鄉鎮。

半年前,我從縣組織部走到副鎮長,卻感覺自己被邊緣化

第二,調整心態,年輕人剛提拔為副科,往往會不自覺的把自己當“官”看,想得到同事的尊重,想得到領導的認可,這也是正常的。但靜下心想想,剛到鄉鎮,沒有資歷,沒有成績,自然不會有人敬佩你。你想幹事,但領導能力不夠,號召力不夠,工作起來自然會覺得放不開手腳。

在這個磨合階段,許多人會覺得懷疑當初的選擇,懷疑自己的能力,這自己對自己的考驗。試著心態放正,多學習一些政策、項目管理、多下村瞭解些情況,鍛鍊自己的溝通能力、處事能力、做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是非常有用的。

試問一下自己,沒有鄉鎮工作經驗,對鄉鎮、村情的發展思路知道不多,對一些政策也不是太瞭解,更不會面對矛盾,能鎮住場面。如果給你安排複雜工作,能勝任嗎?

毎個副鎮長除了包片包村,還有歸口分管的事,累是真的,擔責任也是真的。大家都在忙著,而沒有給你太多的壓力,其實是一種無形的保護。

半年前,我從縣組織部走到副鎮長,卻感覺自己被邊緣化

第三,鄉鎮副職說到底也就是搞好這兩點:一方面提升自己,按時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另一方面和下屬、村幹部搞好關係,創造外部環境。至於說什麼架空你,不要想多了,鄉鎮沒那麼複雜。

踏實做事,一步一步來就行了。沒人會教你怎麼做,自己要會聽、會看,身邊有年齡大、辦事能力強的老鄉鎮幹部,多看他們辦事,會了解到許多工作方式方法。慢慢地,有些工作自然就得心應手了。

聊到這裡,想起前段時間,倒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鄉鎮幹部陳力群,鄉鎮工作30多年,鄉鎮黨政辦副主任,四級主任科員,這位優秀的基層工作者,從職務來說只是一名股級幹部,但是他敢於擔當、奉獻,獲得許多網友敬佩。

半年前,我從縣組織部走到副鎮長,卻感覺自己被邊緣化

最後,鄉鎮工作看起來簡單,其實很不簡單。書本上也不會告訴你怎麼能解決好,沒有一定的鄉鎮經驗、做老百姓工作經歷,即便你可能在縣直機關很年輕、很優秀,也很難做好工作。

作為一名女性,鄉鎮工作不管是從體力還是臉皮,女性自然是相對弱勢的,當然,弱勢有些時候也是優勢。好好學,好好為村民乾點實事,許多鄉鎮工作要的不是多麼專業的知識,也不是多麼的會為人處事,更多是一份情懷,一份責任,一份堅持。我是祥子,很高興能和遠方的好友分享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