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曾經是一顆流浪行星嗎?

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員,它的起源和太陽系的起源基本是一個問題。由於人類定居在地球上,對它的瞭解比對其他星體的瞭解要詳細得多,因此研究地球起源問題,資料也最豐富。研究地球的起源不僅由於它的哲學意義,也由於地學中許多重要現象的根本原因都要到地球的形成過程中去尋求答案。例如:地球內部的構造和能源分佈,地震的成因,等等。

​關於地球起源,是地球物理學的基本課題之一。地球的起源和太陽系的起源基本是一個問題。自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之後,天體演化的討論才開始步入科學範疇,逐漸形成了諸如星雲說,遭遇說等學說。但事實上,任何關於地球起源的假說都有待證明。

地球曾經是一顆流浪行星嗎?

地球曾經是一顆流浪行星嗎?

地球形成於幾十億年以前,初期的痕跡在地面上已很難找到了,以後的歷史面貌也極為殘缺不全。若想從地球面貌往前一步一步地推出它的原始情況,困難極大。任何地球起源的假說都包含有待證明的假設。正由於此,不同的假說常常分歧很大。200多年來,地球起源的假說曾提出過幾十種。

目前主流的地球的起源假說為以下幾種:

星雲盤假說

約在50億年以前,銀河系中存在著一塊太陽星雲。它是怎樣形成的,尚無定論,不過對於研究地球的起源,不妨以它為出發點。

地球曾經是一顆流浪行星嗎?

星雲盤假說

太陽星雲是一團塵、氣的混合物,形成時就有自轉。在它的引力收縮中,溫度和密度都逐漸增加,尤其在自轉軸附近更是如此。於是在星雲的中心部分便形成了原始的太陽。其餘的殘留部分圍繞著太陽形成一個包層。由於自轉,這個包層沿著太陽赤道方向漸漸擴展,形成一個星雲盤。

星雲盤是行星的物質來源,星雲盤中的物質不斷的碰撞、合併,最終形成了太陽系內的行星包括地球。

災變假說

地球曾經是一顆流浪行星嗎?

災變假說

這個假說認為是另外一顆恆星碰到太陽,碰出了物質,這些碰出的物質形成了行星。也有的認為:太陽曾經出現過巨大規模的變動,例如太陽的自轉快度變快,由一個恆星分裂為兩個恆星,後來因為某種原因,其中一個離開了,離開時所留下的物質形成行星。

俘獲說

地球曾經是一顆流浪行星嗎?

俘獲說

這一學派的共同看法認為是太陽先形成的。太陽形成後俘獲了周圍的或宇宙空間裡的其它星際物質,而由這些物質形成了行星。

現代假說

地球曾經是一顆流浪行星嗎?

現代假說

現代假說認為繞太陽運動的行星等天體是在太陽系外的宇宙空間形成的,當這些天體運動到距離太陽適合位置時,被太陽捕獲而成為繞太陽運動的天體。地球是在太陽系外形成的,在距今5.4億年左右,被太陽捕獲而成為繞太陽運動的行星。

以上是我對問題“地球曾經是一顆流浪行星嗎?”的回答,歡迎大家在評論中與我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