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體檢福利,可能毀了一張保單?瞭解一下投保的正確姿勢

體檢這件事,很多時候都不是我們主要做的。

上學的時候,體檢都是學校安排的;

找工作的時候,入職體檢是必須的;

工作了以後,每年公司福利為員工安排體檢。

公司體檢福利,可能毀了一張保單?瞭解一下投保的正確姿勢

然而其實體檢與投保之間,常常有著很大的矛盾。由於體檢之後查出的身體異常,經常阻礙我們配置商業保險。

每次體檢完後,看著血檢中的好幾個超出正常的指標,再對照一下重疾險的健康告知,發現投保也成了難事。

當然體檢也很必要,畢竟早查出問題早治療。但如果還沒為自己配置幾份保障型的保險,就因為體檢異常結果無法再配置保險,其實還蠻虧的。

公司體檢福利,可能毀了一張保單?瞭解一下投保的正確姿勢

那如何調節我們投保與體檢之間的矛盾呢,今天我們來談論一下:

  1. 買保險是不是一定要體檢
  2. 無需體檢,怎麼如實告知,才不會被拒賠?
  3. 進入人工核保,可能必須要體檢了

1、買保險是不是一定要體檢

在確認健康告知之前,需要體檢才可以購買幾乎是因為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基於體檢情況確定產品費率。

這類產品需要基於健康狀況來確定費率,所以在配置前必須進行體檢。

先體檢再購買,是“優選產品”的概念。體檢結果作為確定費率的一個因素,身體越好,費率越低。身體越不好,保費越高,甚至乾脆拒保。

第二:需要配置非常高的保額。

有些朋友對壽險和重疾產品保障需求高,動不動便是配置幾百萬或者千萬保障。

對於這類情況,肯定不會讓你在網上就隨便投的。保險公司會要求對被保人進行體檢,必要時還會財務核保,來確定你的身價是否與高保額相匹配。


公司體檢福利,可能毀了一張保單?瞭解一下投保的正確姿勢

高保額件限制是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因為越是高保額件,逆選擇風險便越大,此時通過必要的體檢和財務核保是難免的。

除了以上兩類情況,通常無需進行體檢。我們在網上看到的各類保險,幾乎無需先行體檢,只要符合健康告知,便可以購買。

2、無需體檢,怎麼如實告知,才不會被拒賠?

在確認是否符合健康告知時,完全可以基於截止目前的歷史醫療體檢情況進行判斷:

1)基於目前已知的情況進行告知。

已知的情況是指可能會留下記錄,假如在未來理賠時,保險公司可能會調查得到的情況。例如:社保卡就診記錄、住院記錄、體檢記錄等。

對於這一問題,大家可能最關心的便是,哪些情況保險公司能夠查到?作為消費者,很多時候,為了能買產品,難免會產生隱瞞實際情況的行為。

首先,很明顯無法被查到的檢查可以不告知。最典型的便是自己在家裡查出了高血壓,這是完全不用告知的,因為無法查證也沒有醫學的權威性。

其次,使用過醫保卡的醫療數據、體檢記錄、其他保險公司的拒保或理賠記錄等需要尤為謹慎。

比如高血壓是通過在醫院或體檢機構體檢發現的,那就挺麻煩了,在買保險時需要如實告知。一旦發生理賠,保險公司有權從各種渠道去調查被保險人的歷史醫療記錄,使用醫保卡的醫療數據和體檢記錄便是重點調查對象;而對於同業的拒保或理賠記錄,保險行業內部自發成立了反欺詐同盟,有過理賠情況的,一般可以查出來;

最後,調查成本、醫療數據記錄水平對保險公司是否能夠查到有非常大的影響。

保險公司調查成本受到理賠真實程度、理賠款數額的影響。才買多久便出險,同時需要理賠幾十萬的情況,保險公司更樂意加大調查力度;如果是兩年以上才出險,如果不是特別有問題的案例,保險公司一般會通過。

所以只要基於實際情況如實告知,不用過分擔心未來理賠時產生問題。

2)健康告知問什麼答什麼。

我們僅需要對健康告知問到的問題,進行告知。即使相關健康指標再差,若不在健康告知問詢範圍之內,便不會產生影響。

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有關情況提出詢問,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言下之意便是,如果保險公司沒有問詢到的情況,便不需要進行告知。

3、進入人工核保,可能必須要體檢了

很多時候,我們的身體情況並不符合健康告知,但並非不符合健康告知便一棒子打死不能購買。

如果是線下購買保險,需要將不符合健康告知相關項目的近期體檢報告發送給保險公司,然後專業的核保人員進行核保,判定是否可以購買;

對於線上購買保險,現在很多產品在健康告知之上,進一步提供智能核保功能,某些情況下,智能核保系統需要被保人提供近期的體檢情況。

4、總結

是否滿足健康告知,對未來能否獲得理賠有非常大的影響。大家在配置保險前,務必需要認真核查自己的情況是否滿足健康告知。

但認真回答健康告知並不需要先去做一個全身體檢再來確認是否符合健康告知,這樣做沒有必要,而且可能因為體檢出問題而不能被承保或者加費承保了。

我們要做的,是基於目前瞭解的實際情況,回答好健康告知要求的問題即可。

總而言之,我們配置保障產品前,為了順利城堡可以有一些小心機,如儘量不要去體檢,但是配置產品時,一定要基於自己已經認知的情況如實告知想,避免因為體檢結果發生不必要的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