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贏皆因勤,事贏皆因謙,家和皆因儉

文|杭說是我

圖片|網絡


被稱作“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的曾國藩總結自己的一生,寫成家書告誡家族子弟,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人敗皆因懶,事敗皆因傲,家敗皆因奢”

他認為,懶惰、驕傲和嬌奢不只是個人衰敗,更是家族衰敗的重要原因。想讓家族興旺,那就得做到勤勉、謙虛和勤儉。


人贏皆因勤,事贏皆因謙,家和皆因儉


1、人贏皆因勤

顏之推說,“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

天下的事情被困難絆住腳的只有十分之一,而被懶惰絆倒的有十分之九。很多時候,打敗你的不是困難,而是懶惰。

富蘭克林小時候家境貧寒,輟學到哥哥的印刷廠裡幫工,他老老實實地幹好每一件事,不偷懶,迅速掌握了一手出色的印刷技術。後來他自己開印刷廠,經常工作到半夜,不排好版就不離開店鋪。

有一次,他排好版,卻一不小心全部弄亂了,富蘭克林沒有一絲猶豫,馬上重排,熬了整整一夜。鄰居談及富蘭克林的勤奮,就會頻頻點頭誇讚。

他的朋友曾說:“富蘭克林是我見過最勤奮的人,我從俱樂部回家的路上,看見他還在工作,而早上起床的時候,他又開始工作了。”

勤奮是成功之本,富蘭克林的勤奮工作不僅讓他提高自身能力,而且還廣受好評。

勤奮的人,能夠讓別人看到潛力,哪怕現在小白一個,也要用勤奮去贏得實力。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有一次,他想買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可是跑遍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一無所獲。

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去。

那時正好是冬天,他冒著風雪,天天跑到圖書館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用了18天終於被他完整抄下來。

侯寶林只上過3年小學,由於勤奮好學,藝術造詣深厚,他成了有名的語言專家。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真正聰明的人會用勤奮澆灌機會。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仗著自以為的“聰明才智”,做事變著法偷懶,走捷徑獲取高回報,看似此刻賺到便宜,實則為未來埋下炸彈。現在偷的懶,今後都會為之買單。

人生道路上,無論遇到什麼,勤奮都會是自己最大的底氣。唯有勤奮,才能讓我們的人生有續航或翻盤的可能。


人贏皆因勤,事贏皆因謙,家和皆因儉


2、事贏皆因謙

張廷玉說過,“盛滿易為災,謙沖恆受福。”

盛氣凌人、驕傲自滿的人容易發生災禍,而謙虛的人踏實低調做事,常常會有福氣,做事情也會很順利。

曾國藩一開始不是一個謙虛的人。年輕時為人傲慢,修養不好。他考上進士之後,因為他是同學中唯一的進士,又點了翰林,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剛到北京頭幾年經常跟人發生衝突。

有一次跟同鄉鄭小珊因意見不合吵起來,隔著桌子就要動手,被周圍人拉開之後還彼此指著對方的鼻子破口大罵,而且還問候人家祖宗。這事傳到其他人耳朵裡,都認為這個人風評不好,不宜交往。

之後曾國藩立志當聖人,就開始反思自己的性格和脾氣。在日記中把這件事反省了一遍,撂下筆,馬上就向鄭小珊道歉。鄭小珊很感動,本來倆人都有錯,結果曾國藩主動道歉,於是兩個人把酒言歡,盡釋前嫌。

從那以後,曾國藩與人相處越來越會替他人著想,朋友也越來越多,在士林中名聲很好。這也是曾國藩升遷迅速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個人傲慢無禮,大家都會遠離和孤立他,有突發事件找不到人幫忙,陷入孤立無援,離衰敗就不遠了。

一個人謙虛謹慎,待人和氣,願意親近他的人就越來越多,就會不斷積累自己的福報,被引薦的機會就越多,人生路也會越走越寬。

稻盛和夫說過:“往往越是了無成績的人,越是自以為是、態度傲慢、愛自我表現。如果一個人因為謙虛謹慎而遭人藐視,那麼藐視者才是真正的愚蠢之人。”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越是身居高位,越謙虛。成功者所到達的山峰並非踩著他人的肩膀往上爬;真正的成功者雖有強大的競爭力,但其本心是不驕不躁。傲慢會矇蔽人的雙眼,謙虛才讓人“撥開雲霧見青天”,看到自身不足之處。

謙遜的人明事理,知進退,擺低姿態,保有寬容之心,一定事業亨通,富貴安享。


人贏皆因勤,事贏皆因謙,家和皆因儉


3、家和皆因儉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國人倡導的人生之道中,向來認為奢侈是最大的惡行。可能有的人以為這句話對於奢侈過度解讀了,偶爾一點點奢侈也沒什麼壞影響,實則不然。

奢侈就像聚寶盆裡破了一個洞,從洞裡源源不斷地流出你的財氣,最後聚寶盆變廢鐵。

海曲縣最大的糧商張文久每天都會約上幾個好友去仙客來酒家喝六糧春酒,但卻常常買了酒又不喝完,剩下的酒直接棄之。

王運澤是其父親的朋友,見張文久如此奢侈,勸道:“成由勤儉敗由奢,再多的錢也經不起如此折騰。”

張文久總說:“運澤叔,沒事,您侄子的生意大著呢,再怎麼花也花不完。”

如此奢靡浪費幾年,加上又遇小人,張文久從此家道中落,昔日好友閉門不見,只能乞討為生。

這日,張文久來到酒店門前,摸摸空癟的衣袋,只好搖搖頭。欲轉身離開,王運澤看到他就邀請其進院,並把他幾年前剩下不要的酒還給他。

看著陳酒,張文久用顫抖的手撫摸著這些酒罈,眼前浮現出昔日種種……他撲通一聲跪下。

王運澤將其扶起,說:“賢侄,我給你這些酒不是讓你喝的,而是讓你把它們賣掉,換成銀子,重新再來。你報答我的最好方式就是知錯能改,從此勤儉持家,也算沒辜負你父親臨終時對我的囑託……”

張文久用其中一罈酒換了二十兩銀子,並用這銀子開了一家小小的糧店。他時刻牢記王運澤的教誨,從此勤儉持家,踏踏實實做生意,日子越過越紅火。

一個人過於奢侈,不知節制,家產敗光的速度比他掙得還多,表面看是慷慨,實則是衰敗的跡象。縱有萬貫家財,也難逃日暮途窮。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儉以養德。”德可以正已身,更能旺家運。

過去,我們窮,提倡節儉,現在,雖然富了,仍要節儉。唯有勤儉,才能守住家底,守得幸福。


人贏皆因勤,事贏皆因謙,家和皆因儉


結語

怠惰因循、驕傲自滿和窮侈極奢,是人性的弱點,事業衰敗、家業荒廢皆源於此。

想要做人上人,唯有勤勉;想要左右逢源,唯有謙卑;想要守住幸福,唯有勤儉。

如果我們能時時刻刻反省,遠離陋習,我們的人生和家庭才會越來越順。

世殊世異,唯“勤”“謙”“儉”不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