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業也能出大牛股,這些股是潛在“隱形冠軍”?

近幾年的市場行情裡,白馬股始終貫穿其中,這些業績優良的“核心資產”,大盤漲的時候不缺席,大盤疲弱的時候,也比較抗跌。

但是,有的投資者卻畏懼核心資產,認為大白馬已經漲了5倍甚至10倍,有追高風險,而且估值不夠便宜,如果按照彼得林奇的PEG來評價,80%的大白馬股在80%的時間都不能買入。

實際上,沒有哪隻股票是百分百確定的。只要大邏輯符合,業績持續優良,市場對企業未來的預期依舊向好,那麼就夠了。投資本身就是不確定性,如果完全確定,哪裡還有空間呢。

純粹無業績的題材黑馬無法進入價值投資者的視野,但最近有一條類似大白馬的選股主線,漸漸浮出水面,這就是所謂的“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與大白馬有何異同?

隱形冠軍企業,最早由德國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提出,是指那些不為公眾所熟知,卻在某個細分行業或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擁有核心競爭力和明確戰略,其產品、服務難以被超越和模仿的中小型企業。

簡單來講,隱形冠軍就好像是尚未長成大白馬的小馬駒。二者之間的相同點是,均為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且業績表現優秀。所不同的是,各自賽道的大小不同,隱形冠軍企業的市值相對大白馬小很多,所以在二級市場的市值排名不會那麼突出,難以被廣大投資者認知。

另外,很多隱形冠軍企業的運營模式是商家對商家的to B,不需要像商家對消費者的to C企業那樣走進千家萬戶,to B的企業也不會像to C的企業在各大媒體上進行廣告宣傳,所以這樣的企業在日常生活中的辨識度也不高。

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說,選股的核心邏輯從來都是相同的:公司業績增長、增長、再增長。彼得林奇就喜歡隱形冠軍企業,而巴菲特則是偏好大白馬。

一般來說,大白馬可以帶來穩健回報,而隱形冠軍可能就會帶來超額收益。當然也有不少“隱形冠軍”中途隕落,最終消失在茫茫股堆,所以風險還是應該注意,但投資的核心邏輯跟投資大白馬本質上是一樣一樣的。

隱形冠軍企業的特徵及篩選標準

按照業內觀點來看,隱形冠軍企業既可能誕生在傳統行業,也可能誕生在新興行業,目前多集中於製造業和化工業。此外,企業所處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德語區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隱形冠軍,而中國隱形冠軍主要分佈於長三角和珠三角。

從定義中可知,隱形冠軍企業一般符合三個標準、四個特點。三個標準是:細分市場排名靠前、罕為外界所知、年收入不高;四個特點是:主營專一、創新能力強、業績穩健、市佔率領先。

因此,投資者可以從上市公司財務指標方面進行篩選,比如查看公司營收是否穩定增長、業務是否有需要開拓全球市場的需求、盈利能力是否可長期保持穩定、是否具有較為明確的龍頭地位等,先做定性分析,再結合其他指標,或許有助於找出隱形冠軍。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免責聲明】本資料為公開數據彙總整理的結果,可能存在不準確性,僅供參考。本資料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亦非作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它標的的邀請。平安證券不對因使用本資料而導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平安證券對本資料擁有最終解釋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