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區“雨與花”的溫度 詮釋“長沙厚道”文化內涵

星辰在線4月14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嶽珊 通訊員 熊其雨)

疫情是一面鏡子,各級政府、各個領域都在接受著社會和民眾的考量。如果說,在防疫期間,能夠穩抓穩打,嚴防死守,將防疫工作做好做實,是檢驗執行力的話;那麼在防疫戰初期,在復工復產還沒有提到具體議事日程之前,在紮實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就能主動謀劃並悄無聲息的為復產復工打牢基礎,確保產業鏈在復產復工時,能夠迅速“修復”,並迅速釋放產能的話,展現的則是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這是治理能力,更是一種“厚道文化”。

從這個意義上說,雨花區的“雨與花” 的溫度,進一步詮釋了“長沙厚道”的文化內涵。

雨花区“雨与花”的温度 诠释“长沙厚道”文化内涵

(區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暨區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現場。)

何謂及時雨?

如果將長沙市的雨花區放在全國,或全球的“維度”來認知的話,或許還有不少人並不很熟悉。但防疫戰中“雨與花”的故事,卻深深打動了許多海內外企業家,感動了許多來到長沙的“外來人”和“被困”在湖北的許許多多的人。

面對疫情,送去“及時雨”有多重要?在艱難險阻面前,鮮花又是怎樣綻放的?後防疫期,比亞迪董事長為什麼會第一站來到長沙?雨花區的紅星市場又是怎樣為湖北市場專供生活急需的農副產品的?

要解讀上述問題,有必要先說說何謂“及時雨”?簡言之,就是當莊稼正需要雨水時下了一場雨。“及時雨”又比喻在關鍵時刻能夠施以援手,以解救危難的人或事。由此可見,及時雨是“溫暖”的有溫度的“雨”,是厚道人之所為。

我們可以用幾則“小故事”,來說說雨花區的“及時雨”的“溫度”。

故事一:開闢湖北保供專用通道。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與蔓延,武漢及湖北全省持續實行最嚴封閉管理,農副產品進貨渠道不暢通;加之全國原與武漢及湖北有業務往來的主要農批市場限制湖北商戶進貨,武漢原有的華南水果市場、湖北光霞果批大市場等幾大農產品市場基本失去確保武漢農產品供給及輻射周邊地州的功能,導致湖北地區農副產品供應十分緊張。

雨花区“雨与花”的温度 诠释“长沙厚道”文化内涵

(“萬商聯動·振業興市”系列活動之“兩湖一家親·星暖湘鄂情”活動的啟動現場。)

為協助解決農產品供應問題,紅星大市場開闢“湖北客商採購專區”,對專區進行合理管控;搭建“線上採購平臺”,引導廣大湖北客商線上確定採購品種,僅安排司機前來拉貨;市場派員協助採貨,安排專人送貨及裝車,儘可能地為廣大湖北客商做好服務。從正月初十起,陸續有湖北武漢、荊州、咸寧、赤壁市及嘉魚縣、通城縣、崇陽縣等廣大客商來場採購,日均採購車次12-15車,採購量達200-300噸。

故事二:為比亞迪破解“供給”難題。

春節過後,比亞迪面臨著開復工最大難題。上下游供應商地處湖北等地,零部件、設備等因交通管制無法順利供貨。雨花區在多個國家相關部委和省市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先後發函、反覆溝通,協調推動湖北110餘家供應鏈上企業開復工,協調辦理6批次供應鏈上企業車輛通行手續,確保生產所需原材料順利運達、足量供應,保障了企業有序恢復產能。

故事三:為央企中建五局送溫暖。

中建五局響應國家援建號召,陸續派出800餘名人員奔赴武漢,馳援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建設。隨著援建人員陸續返長,長沙建築工程學院開闢集中醫學觀察點,雨花區井灣子街道、仁和醫院、井灣子派出所等主動承接,將隔離觀察、安全防護、後勤保障等各項工作做到細緻再細緻。該醫學觀察點從2月6日開始接收援建人員,至3月5日最後一批援建人員觀察期滿,中建五局返回長沙的8批次援建者全部安全通過隔離醫學觀察期,所有人“零確診、零疑似”,平安回家。

雨花防疫戰“有多難”?

如果不瞭解雨花區所面臨的“防疫戰有多艱難”?就未必能感悟到“及時雨”的溫度。

武漢都市圈以外的城市,均存在較高的疫情風險。離武漢最近的湖南省會長沙毋庸置疑成為了首要抵達地之一。而雨花區正處於長沙市外來人口“流動性”最密集、防疫工作最艱難的區域,長沙火車南站和長沙汽車南站等交通樞紐正處於雨花區的核心交通區域。防疫之初,雨花區一度面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巨大壓力。

1月23日武漢宣佈“封城”後,根據大數據研判,進入長沙有疫區往來史的重點人群,雨花佔了一半。

2月24日武漢短暫解除封鎖,3個小時空檔期內流入長沙的重點人群,雨花佔了56%。

此時,不僅需要勇者挺身而出,更需要有溫暖的同行者,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減少人口流動。

這是擺在廣大黨員幹部面前的一道嚴峻考驗。在這個考驗面前,我們可以透過幾個“細節”來看雨花區的“厚道”。

細節之一:精細化管理防“漏洞”。

自疫情防控戰役打響以來,雨花的公安、交通、衛健等部門全員值守、一線作戰。

雨花区“雨与花”的温度 诠释“长沙厚道”文化内涵

(公安、交通、衛健等部門全員值守、一線作戰。)

1月26日-2月3日,在區內3個樞紐站、5個高速公路進出口、4個城際鐵路出入口設置卡口,均第一時間設立了疫情防控檢查點,對過往所有車輛的司乘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排查人員流動軌跡,從嚴把好源頭關。

2月6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衡華深入交通樞紐、商業中心、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開展檢查,督導疫情防控工作。

胡衡華首先來到長沙火車南站,車站正好“上線”了一批紅外熱成像儀,能在客流量高峰初步篩查出體溫異常的旅客,進一步織密疫情防控網,同時提高通行效率。胡衡華對雨花區和火車南站疫情防控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強調要嚴防死守重要卡口,一個不漏地做好入長人員的體溫檢測、醫學觀察等措施,築牢疫情防控關鍵防線。

雨花区“雨与花”的温度 诠释“长沙厚道”文化内涵

(長沙火車南站內,乘客有序通行、秩序井然。)

紅星大市場是重要的“菜籃子”。供應量足不足,渠道是否通暢……詳細詢問市場運轉情況後,胡衡華要求,各級各相關部門持續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做好產銷對接,保障運輸渠道,確保市民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

胡衡華在督導中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堅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將各項措施抓實抓細,同時,立足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完善思路舉措,確保打好疫情防控總體戰、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細節之二:開設長沙首個隔離安置場所。

武漢實行“封城”之後,對無法返回武漢和轄區滯留的旅客,雨花區率全市之先安排跳馬天賜園酒店作為隔離安置場所,免費提供健康監測、餐飲服務,定期進行消毒,體現了“長沙有愛”“湖南湖北一家親”,得到社會一致好評。隨著疫情的發展,雨花區統籌設置集中隔離安置點,最多時達到14個,累計安置2721人,通過將高風險人群進行集中隔離安置,實現了確診病例的零新增。

雨花区“雨与花”的温度 诠释“长沙厚道”文化内涵

(跳馬天賜園酒店工作人員定期進行消毒。)

細節之三:臨時媽媽。

1月23日,雨花區左家塘街道有一戶從武漢返回長沙的家庭,6口人中的四位家長被陸續確診為新冠肺炎住院治療,留下一對年幼的兄妹無人照料。有過醫護經驗的左家塘街道幹部曹微和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工作人員肖潔主動請纓,承擔起了看護兩個孩子的任務,成了兩名孩子的“臨時媽媽”。在與孩子相伴的26個日夜裡,“臨時媽媽”一方面要嚴格做好感染防控,另一方面要從生活到情緒全面呵護,不留下任何心理陰影。兩個“媽媽”想盡了辦法,精心準備玩具繪本,與他們玩益智遊戲、做廣播體操、上網課、繪畫、跳舞、講故事等,在“臨時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孩子的家人陸續康復,兩個孩子也重新迴歸了家庭。

雨花区“雨与花”的温度 诠释“长沙厚道”文化内涵

(左家塘街道幹部曹微變身“愛心媽媽”。)

細節之四:“涉外”流動性大。

雨花區是全市流動人口大區,壓力很大,任務很重。特別是境外華人華僑和外國人多,轄區內常住外籍人員481名,根據大數據反饋轄區境外未歸人員數據信息7248條。疫情防控期間,根據全市反饋大數據核查、海關數據反饋、社區排查、企業排查等,累計摸排境外來(返)長人員1141人、其中外籍人員77人,全部管理到位。

六個“維度”看三湘第一區的“厚道”。

維度一:大厚道大舞臺。

區委提出“建設財富、品質、幸福雨花”,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打造宜居宜業的城市品質,獲得“全國義務教育均衡區”“全國養老服務示範區”“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等榮譽,連續13年保持“湖南省平安區(縣)”稱號,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厚道不是在於一時一事,而需一貫持久。雨花區以民生為本的施政理念和行政方略,始終彰顯著雨花黨委、政府厚道為民、厚道惠民的樸實情懷。

雨花区“雨与花”的温度 诠释“长沙厚道”文化内涵

(3月17日,區委書記張敏,區委副書記、區長劉素月走訪調研全區軟件產業發展相關工作。)

維度二:營商環境“雨花樣本”。

雨花區倡導“人人事事處處都是營商環境”,從企業和群眾關心的小事做起,推動企業和群眾“多跑網路、少跑馬路”,成為全省企業開辦最快的區縣(市),作為長沙樣本區成功迎接國家發改委營商環境測評。面對疫情防控的新情況,雨花區在去年企業開辦“一日辦結、費用全免”的基礎上,推出“線上即傳即辦”和“線下即來即辦”雙通道辦理模式,企業開辦再次提速。線上辦理“即傳即審核”,申請人進入“湖南省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業務系統”,一次性辦理企業名稱自主申報、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等事項,免費提供營業執照、公章等郵遞服務,實現全程網辦“無紙化、零見面”;線下“立等可取”,通過部門數據互認,將提交資料壓縮至6份,實現全流程2小時辦結。自3月9日雙通道試運行以來,雨花區新增企業1310戶,同比增長31.3%。

雨花区“雨与花”的温度 诠释“长沙厚道”文化内涵

(企業財務人員來企業註冊大廳現場辦理營業執照。)

維度三:市場主體擁有率超香港。

一個地方的厚道,是要素供給與聚焦的“引力場”。雨花區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政策“二十五條”,從營造更高效能的政務環境、更具活力的市場環境、更加公平的法治環境、更可預期的政策環境、更優品質的城市環境五個維度25個方面推出一攬子舉措,以“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的服務為項目建設、企業發展保駕護航,讓市場主體在雨花放心投資、放手發展。截至目前,雨花區市場主體總量達18.05萬餘戶,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1945戶,均位居全省區縣(市)第一,可以比肩東方明珠香港了。

維度四:老百姓家門口的幸福感。

雨花區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扣“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12個字,多去“雪中送炭”,少去“錦上添花”,既善於做好事,把好事做好做實;又勤於做小事,把小事做好做細,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需要。

比如實施社區全面提質提檔三年行動計劃,對全區115個老舊社區進行全面提質升級;實施“一圈兩場三道”建設兩年行動計劃,打造“15分鐘生活圈”95個;新(改)建農貿市場30個、停車場56個;新(改)建人行道176.66公里、自行車道150.5公里、文化步道2.9公里,讓群眾的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全區93個社區(村)實現“三零”(零發案、零事故、零上訪)社區(村)創建。再比如,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千方百計破解群眾反映的教育發展不均衡不充分難題,努力讓更多孩子“有學上”“好上學”“上好學”,打造了稻田中學“一校三址”、砂子塘 “一校十一址”、楓樹山“一校九址”等教育集團品牌,未來三年還將投入26億元,新(擴)建35所中小學校,提供學位5.5萬個。

雨花区“雨与花”的温度 诠释“长沙厚道”文化内涵

(在圭塘河岸·悠遊小鎮,見證一座城市的原本模樣(資料圖)。)

維度五:為湖南奉獻“綠心”。

雨花綠心生態面積達178.97平方公里,佔長株潭綠心1/3以上、長沙市2/3以上。針對25公里全境在雨花的圭塘河,通過實施綜合治理四年行動計劃,建成生態引水工程,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實現流域全截汙,水質達到Ⅳ類及以上標準。目前還引入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進行整體規劃建設,致力於讓群眾享受更加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

雨花区“雨与花”的温度 诠释“长沙厚道”文化内涵

(圭塘河:昔日“龍鬚溝” 今朝岸綠景美人流連(資料圖)。)

維度六:文化自覺。

文化是城市重要的記憶和靈魂。雨花非遺館,是舉起非遺技藝保護與傳承的一面旗幟;德思勤24小時書店,是點亮現代都市生活的一盞明燈;宋旦漢字藝術館,是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的一塊陣地;和+共享圖書館,是雨花特色文化發展的一張名片,等等這些,這正是雨花區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的雨花,文化產業發展正煥發出蓬勃生機。圍繞“一線、五組團、多樓宇”發展佈局,雨花區建成了全區首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匯藝文創中心,打造了中機國際、長沙廣電、雨花非遺館、中國(長沙)創新設計產業園等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基地),“一路兩河”(湘府東路、圭塘河、瀏陽河)文化產業帶強勢崛起。

雨花区“雨与花”的温度 诠释“长沙厚道”文化内涵

(雨花非遺館,是舉起非遺技藝保護與傳承的一面旗幟(資料圖)。)

收穫鮮花和掌聲。

雨花區奉獻的這場“及時雨”,收穫了鮮花和掌聲,展現的治理能力,是“舍與得”的厚道文化。捨得,對共產黨員來說,就是奉獻。共產黨員既要同群眾打成一片,又不能混同於一般群眾。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共產黨員都要走在群眾前頭,講捨得,作奉獻。

捨得是一種抉擇,還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境界。捨得為他人著想、為他人奉獻,捨得在艱難險阻面前挑重擔,就一定得到人民群眾的信任,贏得投資商和市場主體的青睞。良好的投資環境,得到的是高質量的發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待到山花爛漫時,共看繁花似錦開。

收穫一:“戰疫”有驚無險。

疫情防控期間,雨花區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全力救治確診病人,從2月15日開始,雨花區累計51天無新增病例。火車南站累計檢測體溫404萬人次,篩查發熱人員178人,及時轉診定點醫院,目前均無異常情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雨花區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2月21日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就實現100%,目前市重大項目開復工率達123.7%,全區累計復工復產企業9555家,66家規上企業全部復工,產能恢復率達到99.9%,“四上”企業復工率達98.2%,3家A級景區全部開放經營。農貿市場、城市商圈、市場主體全部復工,社區門店復工率為98%。

收穫二:贏得發展新機遇。

雨花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採取超常規舉措,全力以赴開展百日競賽活動,化危為機,以賽促戰,盡最大可能把疫情損失奪回來,奮力打贏經濟保衛戰。比如開展百日徵拆大會戰,加快推進11個國有土地項目和28個集體土地項目徵拆清零,確保省市重點考核項目、重大民生項目等順利實施。比如把原本鋪排在二、三季度的16個項目提前到一季度開工,同時加快徵拆和手續辦理,力爭3個以上預備項目轉化開工。同時全面鋪開5G機房建設,將4G機房全部升級為5G,目前已完成34個機房升級改造(總共43個)。比如雨花區發佈《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加快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推動軟件經濟、工業經濟、樓宇經濟融合發展;3月10日,雨花經開區工業軟件及智能機器人裝備產業基地正式授牌;開展“萬商聯動·振業興市”系列活動,發動100餘家商超、汽車、餐飲等企業打造春季購物消費節,通過集中優惠促銷、購車贈送油卡、電子消費券等,促進市場消費。

雨花区“雨与花”的温度 诠释“长沙厚道”文化内涵

(雨花經開區的智能機器人正在高速作業(資料圖)。)

收穫三:老百姓的口碑。

自己說好不算好,老百姓點贊才是好。近年來,雨花區文明創建活動獲得群眾廣泛認同,“創建知曉率”“創建滿意率”和“創建參與率”等主要考核指標穩步提升、位居前茅。同時,雨花區的治安防控機制也日趨完善、社會環境更加和諧穩定、法治環境和服務環境更加優質高效,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綜治民調成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如今的雨花,更把精準扶貧做成了百姓滿意的惠民工程,2019年度精準扶貧工作滿意度調查情況顯示,精準扶貧工作群眾滿意度達98.5%。

面對老舊開放式小區多等現象,雨花區因地制宜、呼應民需,從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最希望改的地方發力。“雨花區今年計劃改造17個老舊小區,涉及住戶1萬餘戶、房屋270餘棟。”圭塘街道銅鋁材廠宿舍小區提質改造工作正式啟動,居民張燕高興地說。

雨花區想企業所想,變政府行動力為企業“心動力”。“原本以為開公司要註冊、刻章、領發票等,需要跑多個部門好幾天才能辦完。沒想到通過雨花區的並聯服務,一天之內企業開辦所需要走的流程全部完成。”站在雨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服務大廳內,湖南諾利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青波欣喜不已。

從“龍鬚溝”變為魚翔淺底的“生態河”,圭塘河水清了,魚兒來了;岸綠了,親民設施多了,來圭塘河遊玩的市民絡繹不絕。“家門口的河這麼美,孩子們有一個親水童年很幸福。”家住中南院社區的何歡每天晚飯後都要帶著孩子沿河散步。

收穫四:城市品牌影響力提升。

2019年,人民日報發佈雨花區綜合實力、工業經濟和投資潛力分別躋身全國百強區第29位、20位、14位,工信部發布雨花區城區綜合競爭力排名全國百強區第17位,是全國前二十強中唯一一個非沿海省份城區,雨花的綜合競爭力和城市美譽度持續提升。

雨花区“雨与花”的温度 诠释“长沙厚道”文化内涵

(德思勤城市廣場集聚人流,充滿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資料圖)。)

“雨與花”完美融合的啟示。

啟示一:敢於擔當是政治品格。

北京大學陳秀萬教授表示,雨花區將防控和復產擺到了當前的頭等大事來抓,表現出了敢擔當,勇作為的政治品格。因為防疫與復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疫情防控面前,面對外來人口流動性大,病毒感染危害性大等嚴峻情形和多重壓力,雨花區沒有簡單採取“驅趕、封閉”手段,而且主動將責任扛起來,不僅為長沙市,也為整個湖南省,溫情守住著這個防疫任務最艱難的陣地。

啟示二:防疫與復工兩手都硬,展現了治理能力。

香港紫荊網副總編輯劉林表示,雨花區的做法是,一手抓防疫,有效阻斷病毒傳播渠道,對阻止疫情向全省其他城市蔓延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一手抓復產,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產關係生計。因此,雨花區在防疫的最緊要關頭,並沒有忘記要同時協調解決好復工復產中的困難和問題,從而為儘早恢復正常生產,贏得了先機。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而是一道考驗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必答題。雨花區給出了滿意答案。

雨花区“雨与花”的温度 诠释“长沙厚道”文化内涵

(面對戰“疫”大考,雨花區的黨員們立足社區這一主戰場,守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第一線”。 )

啟示三:團結出戰鬥力。

我們知道要實現防疫與復產同步推進並穩抓穩打,光有科學部署還遠遠不夠。還必須有很強的執行力和戰鬥力。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讓雨花區幹部群眾能夠凝聚在一起?根源正在於有理想,有信念,在於全區上下和衷共濟、團結幹事、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優良傳統。

啟示四:淳樸民風是“雨花”厚道文化名片。

意大利歐華聯合時報社長吳敏認為,雨花區的厚道,更多的體現在老百姓的淳樸與厚道上。面對湖北人,面對“外來人”,雨花人表現的是厚愛。雨花區的外來人口流動性大,除了交通區位優勢以外,更重要的是這個地方能留得住人。這也是雨花區近年來能成為優勢產業聚集窪地的原因所在。

啟示五:基層黨組織是黨聯繫群眾的橋樑和紐帶。

雨花區實現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不誤”的成功經驗,簡而言之就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築牢以社區為硬核的疫情防控阻擊線,把黨的政策轉化為自覺行動,做到“五個不論”:單位不論隸屬,統一指揮;幹部不論級別,統一調配;黨員不論支部,統一管理;組織不論類別,統一領導;群眾不論老少,統一發動。

啟示六:“捨得”是美德更是“大局意識”。

深圳德思勤投資集團董事長龍固新表示,雨花區在防疫與復產大考面前,表現出了有舍有得的勇氣和智慧。人們常說,有付出才會有收穫。捨得,對共產黨員來說,就是奉獻。凡奉獻者必須有大局意識,“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雨花區的“舍與得”表現出的是大局意識,就是將雨花區放在全市、全省、全國“一盤棋”的高度來謀劃。在防疫、復工和發展中,注重打通“腸梗阻”,協調一致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