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想看唐代古建築得去日本,林徽因怒而反駁:我一定給你找出來

他說想看唐代古建築得去日本,林徽因怒而反駁:我一定給你找出來

民國時期,曾經有一個日本專家說,在中國根本看不到任何唐代時期的木質建築。如果想看,那也只能去日本京都、奈良才行。雖然日本人在世界上的治學精神獲得了一致認可嗎,但是他們對於中國的這種評價卻引起了很多國人的不滿。有一對夫婦因為難以接受日本專家發表的斷言,因此走上了“尋唐之旅”。

他說想看唐代古建築得去日本,林徽因怒而反駁:我一定給你找出來

經過五年的尋找,那對夫婦真的在山西五臺山找到了。夫妻二人不是別人,就是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和民國才女林徽因。當林徽因聽到日本的那位專家的斷言時,非常生氣她與丈夫非常生氣,並且決定一定給他們找不出來,中國一定還有唐代古建築。

他們二人從1932年至1937年,一直奔波在全國各地。他們走過了137個縣市,走訪了1823處古建築。一直在尋找的路上,不曾停歇。他們沒有想過放棄,即便在這片土地上經歷了無數場戰鬥,幾千年的風霜雨雪。但是他們堅信在中國偌大的國土上,一定會有歷史的痕跡。

他說想看唐代古建築得去日本,林徽因怒而反駁:我一定給你找出來

終於梁思成帶著自己的考察隊再次向敦煌進發的路途中,有人偶然送給了他們一本畫冊。這本畫冊是法國的一位漢學家伯希和,當年在中國敦煌研究時,拍攝的實景照片《敦煌石窟圖錄》。梁思成仔細翻看,結果找到在61號洞窟中有一副清晰的五臺山寺院圖,其中有一處“大佛光之寺”。

他說想看唐代古建築得去日本,林徽因怒而反駁:我一定給你找出來

敦煌的壁畫是唐代所畫,那麼畫中的寺廟必然是唐代之前所建。於是在1937年6月26日的下午,梁思成夫婦一行人走上了五臺縣的官道上。因為交通不便,他們僱傭了三頭騾子,馱著他們的行李,一路向“大佛光之寺”走去。

他說想看唐代古建築得去日本,林徽因怒而反駁:我一定給你找出來

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他們終於見到了壁畫裡面的寺廟。雖然佛寺早就已經破敗,荒涼無比,但還是可以見到零星香客。站在門口,他們興奮不已。因為面前的磚塔和敦煌壁畫裡面的磚塔一模一樣。梁思成幾乎已經肯定這就是他們想要找的唐代古建築。

他說想看唐代古建築得去日本,林徽因怒而反駁:我一定給你找出來

在寺僧的幫助下,他們在大殿木樑上找到了唐代的墨書。這是證明佛光寺是唐代建築的最有利證據,而中國沒有唐代建築的言論不攻自破。後來梁思成撰寫了一部《記五臺山佛光寺的建築》,驚動了世界建築界,這是中國第一國寶,也是全亞洲的佛光。

他說想看唐代古建築得去日本,林徽因怒而反駁:我一定給你找出來

根據五臺山的《清涼山志》記載,佛光寺最初建於北魏,但是由於唐武宗大肆“滅佛運動”,導致佛光寺被毀。在佛光寺的石經幢上刻有“唐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距離被發現的時間已經有1080年的時間。857年是佛光寺被重修的日子,而修建這座佛寺的人是京都最好的工匠,他們所代表的是唐代最高的建築水平。

他說想看唐代古建築得去日本,林徽因怒而反駁:我一定給你找出來

在佛光寺的東大殿中保存了唐代的四絕,建築、雕塑、壁畫和題記。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人突然發現在大殿的門板上面還刻著字,是唐代人遊覽時留下的“到此一遊”,這也算是正面現存的最古老的木質大門了吧。

他說想看唐代古建築得去日本,林徽因怒而反駁:我一定給你找出來

歷史與文明,從來都是互相依託,互相傳承。佛光寺跨越了北魏、北齊、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其跨越年代之多,是中國建築史之最。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漫長曆史中,這裡還曾經經歷過至少八次五級以上的地震。因為建築的特殊設計,臺基前半部分踮起,後半部分坐靠岩石。因此整個佛寺幾乎看不到腐蝕的現象,這也是它能夠保存至此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說想看唐代古建築得去日本,林徽因怒而反駁:我一定給你找出來

雖然很多人認為中國已經沒有元代以前的木質結構建築實物,唯一能夠看到的古建築就是北京的故宮。但是唐代晚期的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證明了我國還擁有比清代紫禁城更早的遺蹟。對於已經消失的,我們無能為力,它們在我們的心中是永恆的。然而在感傷的同時,更是應該在物轉星移、滄桑鉅變之中,守護那些歷史,保留那段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