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債不一定“防疫”,我們投資需要注意什麼呢?

想必關心金融市場的朋友都知道,最近債市上最火熱的產品就是疫情防控債了。


我們的疫情防控現在已進入最關鍵的階段,資本市場也在支持實體經濟防控疫情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國家通過金融支持方式加大對疫情防控地區的支持力度,推出“疫情防控”債券,保障受疫情影響的地區、行業和相關企業的融資需求,疫情防控債就這樣應運而生。


春節後開市以來,已經有62家機構發行了750多億疫情防控債。


1


何為“疫情防控債”?


雖說疫情防控債受到投資者們的熱捧,但是大家又是否真正瞭解這個債呢?她與普通債券有什麼區別呢?


2020年2月1日,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對募集資金主要用於疫情防控以及疫情較重機構和企業發行的金融債券、資產支持證券、公司信用類債券建立註冊發行‘綠色通道’”。


並最終確定“疫情防控債”這一特殊享受“綠色通道”的債券類型。


疫情防控債其實與普通品種的債券本質上是沒有太大差異,從發行主體的類型來看,疫情防控相關領域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重領域企業佔比較多,大部分為生物醫藥領域和交運行業的企業。


2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企業想要發行疫情防控債呢?


一方面,疫情防控企業通過“綠色通道”發行債券,審批速度較普通債券快很多,機構投資者認購也較為踴躍。


而另一方面,疫情防控債有助於改善相關主體的融資環境,降低融資成本,緩解短期債務壓力,未來募集資金用於借新還舊的比例有可能進一步提高。


從債券情況看,發行主體評級多介於AA到AAA,債券評級位於AA+與AAA之間,票面利率區間為1.61%-5.98%,發行期限少則30天的超短融,多則10年期的票據。相對於企業前期發行的企業債、公司債、短融等債券票面利率有明顯的下降。


3


儘管疫情防控債發行數量明顯增多,但是我們投資者仍需警惕信用風險。帶上“抗疫債”標籤並不意味著國家會給予擔保或是隱性擔保,投資者仍要仔細考察企業的信用資質。


不是因為添加了“疫情防控債”標識的債券會天然地具備信用風險“免疫力”。


投資者不應當把“疫情防控債”視為“信用風險免疫債”,我們應對信用風險做好識別,切勿盲目迷信‘防疫’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