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治天下,天下大治

《老子》第四章: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翻譯:道像是虛空的容器,用它卻始終不能裝滿。道又像深邃的深潭,似乎是萬物的宗祖。它能使鋒角被消磨掉,能把紛亂被排解掉,能把耀眼的光芒變得柔和,能把微小的塵埃渾同於一體。它更像清澈透明無形無跡,卻又始終存在。我不知它是誰的後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老子》第四章對"道"作了更為詳細的解說,虛空的、深邃的、清澈透明的、無形無跡的就是"道"的特點。“衝"即是虛空的容器,因為它始終不能被填滿,裝下去的始終不會滿出,所以它是虛空的。 它是個無底洞,深不可測,但它似乎又是萬物的祖宗,可以溯源。它又像是致清致澈的一灣水,無形無跡卻又始終存在。再一次細細品讀老子的這一章,讓我突然間想起了有這麼個容器:

世界上有沒有這種容器呢?在數學領域中有一種被稱為克萊因的瓶子,就號稱永遠不會裝滿的瓶子。它雖然叫做瓶子卻不是真正的瓶子,而是一種叫做無定向性的平面,當然它還有另一種說法叫做不可定向的拓撲空間,可見這是一個空間上的概念,不能簡單地真的用瓶子去理解。克萊因瓶本質上是莫比烏斯環的高級版本,可以稱之為三維的莫比烏斯環。想要了解克萊因瓶,我們先看看莫比烏斯環:它就是一個扭曲了180°的二維平面,沒有內外之分。如果沿著莫比烏斯環的一點一直走,可以直接把這個環走一圈,而不必像一般的圓環一樣,必須翻閱一面的邊界進入另外一面才能夠走完所有的面。莫比烏斯環之所以具有如此神奇性質,關鍵就是利用第三個維度對紙面進行扭曲,如果沒有三維只有兩維,莫比烏斯環就不可能存在。現實中我們用一個紙帶,一端扭曲180°和另外一端連接就製作了一個莫比烏斯環。同樣的道理,如果存在第四維,則我們三維物體就可以通過第四維扭曲180°,製作一個三維的“莫比烏斯環”。如果是一個特殊構造的瓶子,扭曲之後瓶子就沒有了內外之分。而克萊因瓶就是這種瓶子:其實是一個圓柱體,它的一端通過在第四維扭曲180°和另外一端相連,這樣這個圓柱體就沒有了內外之分。我們進入克萊因瓶後,可以進入第四維空間,然後再從四維中出來(還是入口處),沿著整個瓶子可以走一圈。三維中無法畫出或者製作出這種圓柱體,故而形象地用一個瓶子做了對比。而且由於沒有內外之分,倒入瓶子的水,進去之後轉一圈還會再次從瓶口出來,神奇的很。克萊因是沒有內部和外部之分的,它就是一個複雜的空間。你可以在腦海中構建一個這樣的克萊因平面,它是一個像是球面那樣封閉的曲面,但是它只有一個面,沒有其它的面。假如在它內部有一隻小飛蟲,就能從裡面不通過表面飛到外面。聽著是不是很神奇,換成通俗的話來形容,就是出門不需要走正門,直接就出現在了門外。科學家們利用抽象的概念,也做出了簡單的克萊因瓶模型,它沒有底部,瓶頸被拉長彎曲穿過了瓶壁,看上去十分的怪異。不過這也只不過是一種相似的玩具,現實中不可能造出來,現在肉眼看到的不過是一種簡單的具現化。這種克萊因平面能夠容納的東西就太多了,即使是一整個大西洋它也能夠裝得下。這種三維平面技術將來如果能產生運用,許多神奇的故事就都能夠再現,但這己經不是三維技術了,而是對三維的突破,例如一些神秘的空間隧道等,或許到了未來這些都不是夢。

人類要突破三維時空的認識,在老子這裡就已經在思考,這種在三維世界中只能理論設計可行而又無法構建的瓶子,不正是第四章老子所說的具有虛空的、深邃的、透明清澈的容器嗎?建立在老子給我們描述特點的啟發與思考,對於設計構建這種理論可行的克萊因瓶是否有幫助呢?我們深入研究老子所有的經文後再定奪。

講述完“道"的特徵後,接下來就是"道"的功能,“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就"道"所具有的自然功能,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擴展思維,在前面幾章中,道有自然之道與人文之道,人文之道也共融於自然之道,只是名不同。站在人文、人事層面去理解這句話同樣融合:道能使人們銳氣消減、稜角磨平,道能使人們的各種紛爭和解,道能使人們顯耀光芒的一面變得柔和美麗,道能使世間塵俗瑣事渾同於一體。可見“道"是無所不能,無所不通,為人排憂解難,能治疑難雜症,你我他誰也沒見過,只在這裡聽老子說過,但老子聽過、見過,或認識過嗎,不得而知,老子留下了“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可見老子對道的來路背景也不清楚,有一條線索是:道是在先帝之前就有了。

那麼我們必須要對“帝"搞明白。

百科釋義:帝,di,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間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綠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義:花蒂。(2) 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話中稱主宰萬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萬物的主宰 [the supreme Being]是對人的道德修養達到一個境界之後的稱謂。帝者,德合天地曰帝。即一個人的道德修養達到了與天地一樣並且和天地貫通且和諧的地步,這個人就稱之為帝。而這樣的人必然是所有人類中最有智慧和能力的,故而所有人都願意讓他來管理大家的公共生活,引導教化大家,於是所有人推舉他為最高管理者。由於後來人們不再重道德,而只重地位,於是“帝”的意義發生變化,由原來代表道德修養境界變為後來的地位象徵。這是華夏文化的悲哀。才有了後來的所謂“帝制”說法。戰國以前專指道德修養和功德很大很高的人,也是最高管理者。秦以後為“皇帝”簡稱。《莊子·莊帝王》有南海之帝,北海之帝等。商、周天子稱王不稱帝。公元前288年,齊湣王稱東帝,秦昭王稱西帝。當時列國均已稱王,欲尋一更尊於王之稱號,乃借上古大帝之名,用為後世人君之號。《史記》以《五帝本紀》為首篇,所載帝號,實系後人所加。秦始皇以皇帝為君主稱號,帝遂為皇帝簡稱。

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或之前,帝是非常聖明而且是大修養、大德、大智慧的人,天下萬民都服從於他的領導與管理,這與前幾章理解的“聖人"和“大賢者"是一個意思,又是“帝之先",那麼推之理解,老子“道“的理解在人文層面上就是"帝"的祖先或先於“帝"的,那一定就是“造物主","造物主"創造了天地自然之道,也創造了人文之道的祖先和萬民,讓"帝"或“聖人"或“大賢者"的言言行行和其強大的魅力感召萬民,以行不言之教。

很明顯,老子在這裡明確指出了治理、管理的理念,要治理好國家,管理好一個企業(團隊)首先是領導者的修為,作為領導者要具備象老子所言的“聖人"或"大賢者"或“帝"的修養、品德、大智慧,用他的這種修為影響感染身邊的每個人,教化每個人的言行,於是每個人都具有共同的品質,那麼這個國家,這個團隊也就符合了"道"的特徵和功能,以展現"道"的功效,這個企業就不會有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這個國家就不會飢貧盜賊起、貪念私慾心,就不會道德敗壞、人心泯滅,行無為之治而大治天下。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不是沒有道理,上行下仿是必然的,所謂"弊政"的出現根本源頭在領導者的弊端。在此也為我們提出了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問題,老子提出的"聖人"和“帝",我們要以其德效仿之,領導的風範與內在的氣質是大家學習的動力,這樣每個人就有人生價值的取向,就有目標,就有砥礪前行的毅力,就會為自己制定為之終身奮鬥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