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動態】浙江:加快培育共享製造新模式新業態


關於加快培育共享製造新模式新業態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一、發展方向


加快形成以製造能力共享為重點,以創新能力、服務能力共享為支撐的協同發展格局。


▶ 製造能力共享。依託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生產設備、專用工具、生產線等製造資源的協作共享。發展多工廠協同的共享製造服務,打造網絡化協同製造新模式。


▶創新能力共享。

匯聚社會多元化智力資源的產品設計和開發能力,開展科研儀器設備以及工業軟件、工業數據、工業技術和機理模型等知識資源的共享,賦能中小企業創新創業。


▶服務能力共享。圍繞物流倉儲、產品檢測、設備維護、驗貨驗廠、供應鏈管理、數據存儲與分析等企業普遍存在的共性服務需求,整合海量社會服務資源,探索發展集約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能力共享。


二、主要目標


到2022年:


形成10家創新能力強、行業影響力大、共享製造特色鮮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爭創國家級共享製造示範平臺。推動支持30項發展前景好、帶動作用強的共享製造示範項目,共享製造在產業集群的應用進一步深化,集群內生產組織效率明顯提高。支撐共享製造發展的技術、信用、標準、基礎設施等配套體系逐步健全,數字化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共享製造協同發展生態基本構建。


到2025年:


共享製造發展邁上新臺階,示範引領作用全面顯現,共享製造模式廣泛應用,生態體系趨於完善,資源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成為全國領先的共享製造發展高地。


三、主要任務


01 依託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共享製造體系


培育區域級共享平臺。以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創建縣(市、區)為重點,結合當地產業優勢和重大項目建設需求,依託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整合區域中小企業製造資源,建立健全“平臺接單、按工序分解、多工廠協同”的共享製造模式。


●到2022年,培育5家左右支撐共享製造的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爭創國家級共享製造示範平臺。


提升行業級共享平臺。依託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紡織服裝、生物醫藥、石油化工等重點領域,加強平臺對原材料、工具設備、信息數據等資源的統籌能力,提升產業鏈協同效能。


●到2022年,提升建設5家左右具備共享製造功能、有效賦能重點行業的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打造“雙創”共享平臺。鼓勵製造業創新中心、大型製造企業等建立製造業“雙創”平臺,匯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校、開發者等各方研發資源和能力,推動產學研“雙創”資源深度整合和開放共享。大力推進眾包眾創,支持龍頭企業依託平臺開放能力,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物流倉儲、專業人才等方面的服務,輻射和帶動中小微企業提升發展質量。


●到2022年,打造一批服務共享製造發展的製造業“雙創”平臺。


02 依託產業集群推進共享製造應用


探索建設共享工廠。圍繞產業集群共性製造需求和關鍵環節,整合資源,引導骨幹企業針對通用性強、購置成本高的生產設備,面向行業發展分包協同生產、融資租賃等模式,探索基於線上平臺的分時、計件、按價值計價等靈活服務方式,依託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分行業打造一批“共享工廠”。


●到2022年,力爭建設具備共享製造能力的車間、工廠20家。


打造數字化共享製造園區。以小微企業園為重點,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各類園區的應用,推進園區數字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應用。創新園區運營管理模式,推廣智慧園區管理平臺,整合園區內外部資源,推動園區共享製造空間與功能升級。提升產業集群發展支撐機構、特色工業設計基地等載體的數字化運營服務能力。


●到2022年,培育一批共享製造數字化園區。


推動集群共享能力升級。圍繞集群產業定位,推動產業集群共享製造能力建設,促進產業鏈各環節高效協同共享,服務產業集群提質升級。通過小批量體驗、分層分批推進等方式,引導廣大中小企業融入共享製造生態。依託各類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檢測認證、質量管理、徵信查詢、數據運營等一站式集群公共服務。


03 健全共享製造發展生態


鼓勵共享製造技術創新。圍繞共享製造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攻關需求,支持建設一批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強化產學研合作,加快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推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構建科學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與資源調配機制,推動科研儀器設備與實驗能力開放共享。推進建設知識產權聯盟,完善資源共享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推動建設數據共享體系。深入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強各類數據歸集和開放共享。鼓勵引導工業企業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適度開放工業數據,推進工業大數據彙集和創新應用。開展大數據應用示範企業培育工作,樹立大數據應用標杆。推進區塊鏈技術在共享製造領域的應用,實現數據高可用、高可信、可追溯,完善數據共享體系。


構建共享製造標準體系。

鼓勵平臺企業建立共享製造標準體系,開展標準化生產,探索制定一批數字化標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開展質量管理體系和產品質量認證,實現製造資源的可度量、可交易、可評估。


●到2022年,形成一批共享製造領域“浙江製造”標準。


促進製造業人才資源共享。支持各地建立專家工作站等技術服務機構,集聚製造業高端人才,推動高端人才服務企業由“點對點”向“點對面”轉變。鼓勵第三方服務機構與眾創空間、孵化器等載體對接,為初創型企業提供行政、人力資源、財務等領域的聯合用工,降低創業成本。支持園區管理機構等針對企業一般性生產崗位用工需求,為企業提供信息對接服務,推動企業訂單規模與用工數量的動態匹配,快速實現人力資源的再分配。


04 提升企業共享製造能力


加強數字化製造共享能力。引導企業內部建立統一的生產管控平臺,加強業務系統間互聯互通、數據集成。開展省級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等,持續推動企業兩化融合貫標體系建設。引導企業針對外部共享需求,進一步優化研發設計、智能排產、質量檢驗等環節,激活閒置資源,推進行業抱團發展。


加強協同製造共享能力。支持龍頭企業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人員、設備、數據等資源要素,打通上下游企業間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實現設計、供應、製造和服務資源的在線共享和優化配置。支持第三方服務機構基於互聯網整合行業內中小企業產供銷資源,打造雲上產業鏈,突破工廠物理界限,實現製造資源的動態分析和柔性配置。


加強服務型製造共享能力。

推進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建設,鼓勵企業以深度融入共享製造生態為方向,推動製造能力與服務環節融合,加強工業技術軟件化、供應鏈管理、遠程運維、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總集成總承包等服務型製造能力,培育行業賦能新模式。


05 夯實共享製造基礎與服務供給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5G商用,加大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開拓。加快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IPv6改造覆蓋率,推廣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加強雲數據中心、基站、管線、邊緣智能設備等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實現優化組網。


培育工業信息工程服務機構。聚焦工業互聯網、智能化改造等領域,分行業分領域培育、引進、認定一批工業信息工程服務機構,創新服務模式。加強供需對接,推進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評估診斷基本覆蓋。


●到2022年,培育具備共享製造專業服務能力的工業信息工程服務機構100家。


打造共享製造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健全共享平臺、共享工廠的數據分級分類保護制度,完善網絡安全管理、審查及風險評估機制,加強區塊鏈、擬態防禦、量子通信等技術應用,建立共享製造可信網絡,提升重要信息系統和工控系統等的安全防護水平。


新書推薦 New!


【政策動態】浙江:加快培育共享製造新模式新業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