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青島必去的迎賓館,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嗎,原來裡面這麼多寶貝


來青島必去的迎賓館,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嗎,原來裡面這麼多寶貝

因賓館

來青島旅遊最能代表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特色景點的莫過於迎賓館了,青島迎賓館(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位於青島市龍山路26號,背倚風景如畫的信號山公園,與中國海洋大學、基督教堂等遙遙相對,地理位置突出,環境幽雅。迎賓館原是德國駐膠澳(即青島)總督的官邸,故名"總督官邸",俗稱提督樓。今天我們從它的前世今生以及館內珍藏來看看這100多年裡它見證了哪些歷史。

迎賓館的建設

迎賓館的建設總結起來就一句話:造價極其高昂,裝修極其奢華,要求極為苛刻,它的第一任主人因為它被彈劾下臺。

1897年德國殖民者佔領青島後,把英國殖民的香港作為發展標杆,按照德國柏林的城市規劃大力建設青島,當時來青島的德國總督是托兒帕爾,他一心想要一座能體現自己身份和威望的官邸,所以找風水先生選了信號山下這塊龍行之地,按照德國皇宮圖紙原樣的十分之一規格建設,當時他申請建造這座建築的預算是40萬馬克,大約人民幣500萬,1905年開始建設,歷時近3年,1907年10月完工,最後竟用了100萬馬克,第一任主人還沒住上幾天就因此被調回國遭到彈劾下臺。

來青島必去的迎賓館,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嗎,原來裡面這麼多寶貝

來青島必去的迎賓館,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嗎,原來裡面這麼多寶貝

這座風格獨特、氣勢雄偉的建築,共分3層(局部4層),混合了石、鋼、磚、木等材料,總高度30餘米,建築面積4083平方米,建造工藝極其苛刻,前後有4家青島公司承接施工,都因技術要求太高而被淘汰。據說當時的木工製作護牆板、門窗等,只要德國監工在接縫上能插入刮鬍刀片就算不合格,要用斧子砍去重新制作,至今一個世紀過去了,整個建築內沒有一處木結構因為質量問題出現裂縫和變形,而運自德國克虜伯公司的鋼材在飽經百年風雨之後仍沒有生鏽,這座風格獨特、氣勢雄偉的建築,共分3層(局部4層),混合了石、鋼、磚、木等材料,總高度30餘米,建築面積4083平方米,其工藝要求極為苛刻,前後有4家青島公司承接施工,都因技術要求太高而被淘汰。據說,當時的木工製作護牆板、門窗等,只要德國監工在接縫上能插上刮鬍刀片就算不合格,要用斧子砍去重新制作,至今一個世紀過去了,整個建築內沒有一處木結構因質量問題出現裂縫和變形;而運自德國克虜伯公司的鋼材在飽經百年風雨之後仍沒有生鏽,讓許多建築學家感到驚奇;那些特別燒製的磚瓦來自捷成洋行的窯廠,立面則由優質嶗山花崗石砌築。此樓的外觀設計十分精美別緻,不對稱的平面、粗重的花崗岩、高坡度的樓頂、厚厚的牆身、窄小的窗戶,都是德國建築特有的風格,樓上的涼臺均建於南側,樓門開於西側,從而形成外觀舒展優美,粗獷華貴的德國建築風格。的確,這座建築的“窮奢極欲”是隱性的,沒有過多的張揚。室內的傢俱大多是由曾經專為皇家貴族生產傢俱的德國斯圖加特傢俱廠專門打造。此外,每個房間的天花板、吊頂和壁爐都不一樣;每個窗框都有雨水槽。建築一層為半地下室,原為總督僕從及膳食用房。建築的二層設有大廳、會議室、舞廳、餐廳和花房等。高9米的大廳充滿了古樸濃郁的西方情調:懸掛在天花板上的吊燈、裝飾著銅雕藝術品和油畫的牆壁、棕色的牆圍護板、嵌著綠色玉石的壁爐,還有德國著名鐘錶設計家瓊漢斯設計的鐘表――它每小時報四次時,每一刻響音樂,整點是敲鐘點。前來拜會總督的訪客往往要坐在大廳東側――樓梯下方一間窄小會客區,這是總督有意的安排,因為他會站在斜上方的空中樓閣裡,透過色彩斑斕的彩色玻璃窗上僅有的一小塊無色玻璃來確認下面的訪客是不是他此刻想會見的人。

來青島必去的迎賓館,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嗎,原來裡面這麼多寶貝

全實木傢俱


來青島必去的迎賓館,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嗎,原來裡面這麼多寶貝

壁爐


來青島必去的迎賓館,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嗎,原來裡面這麼多寶貝

總督用來悄悄觀察來客的門樓


來青島必去的迎賓館,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嗎,原來裡面這麼多寶貝

花園陽光房


來青島必去的迎賓館,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嗎,原來裡面這麼多寶貝

梳妝檯


來青島必去的迎賓館,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嗎,原來裡面這麼多寶貝

未經打磨的瑪瑙水晶燈


來青島必去的迎賓館,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嗎,原來裡面這麼多寶貝

1頓重的紫銅水晶吊燈


來青島必去的迎賓館,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嗎,原來裡面這麼多寶貝

1876年生產的鋼琴

一架產於1876年的德國博蘭斯勒三角架鋼琴擺放在舞廳的一側,鋼琴的琴鍵全部由象牙製成,這架百歲之齡的老古董之所以會經歷文革仍完好保存至今,是因為當年江青曾坐在這裡彈奏過。

迎賓館的歷史發展

這座建築歷經滄桑近百年,曾幾次易主。

1914年11月日德交戰,駐青德軍戰敗離開,此處成為日本歷任駐青守備軍司令的住處;

1922年12月我國收回主權,此處為膠澳商埠督總辦官邸,後為國民黨歷任青島市長的官邸;

1932年沈鴻烈任市長後,不再入住此處,這僅作為接待賓客之用;

1934年此處正式命名為“迎賓館”;

1935年,宋美齡和宋子文下榻迎賓館。

1938年--1945年日軍第二次侵佔青島,此處為“國際俱樂部”;日軍投降後,又改為“迎賓館”。

解放後,作為政府接待的賓館,迎賓館曾接待過許多國家領導人和貴賓。

1957年7月12日至8月12日,毛澤東主席攜夫人江青及女兒李納、李敏來青島時居住在此。當年總督住過的房間,亦曾經住過蔣經國、謝胡、胡志明、西哈努克親王、前澳大利亞總理希爾等領導人。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後至1992年,迎賓館成為青島市人民政府接待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國際客人賓館,毛澤東、陳雲等及國際友人胡志明、 謝胡、西哈努克、希爾等都曾在此下榻。

1999年5月1日,青島市政府將迎賓館闢為旅遊景點向海內外遊客開放,並因此有了個“別名”———青島德國建築德式官邸舊址。

神秘的青島迎賓館青島“迎賓館”,一座歐式建築,曾是德國駐青島的提督府。昔日,袁世凱多次下榻;汪精衛在此召開成立漢奸政府的秘密會議;軍閥張宗昌在此館遭預謀暗算,人們稱之為“凶宅”。今天,我們推開這扇歷經風雨的大門,去解讀它鮮為人知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