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新財年“雲誓師”大會 聯想劍指“新基建”核心供應商

“那些不能摧毀我們的,必將使我們更強大。”

4月14日,在聯想集團2020/21財年誓師大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擲出了這句話。

儘管這個聯想史上首次“雲誓師”大會沒有太多現場的掌聲,但評論區裡已經炸開了鍋,“聯想加油”“新財年新氣象”……來自近3萬聯想人的相互鼓勁,在評論區內快速滾動。

楊元慶坦言,此次疫情影響了聯想在第四財季的業績表現。但對於聯想戰略轉型具備重大意義的“四個小目標”,聯想大部分業已實現。

面對未來,楊元慶稱,聯想所處行業遭受的衝擊並非最嚴重的,公司亦現金狀況良好。但楊元慶強調仍需做好艱苦準備,將回歸基本面放在最高優先級,並盡最大的努力尋找和把握新的機遇,包括成為在線經濟的“一站式供應商”,以及與3S戰略相契合的“智慧基建”核心供應商。

武漢工廠滿產

今年第一季度是聯想19/20財年的第四財季。新冠疫情成為這一季度中國乃至全球的熱門關鍵詞,也成為2020年令人始料未及的開場。

“過去的兩三個月,聯想人全球連心,並肩戰鬥,全力保護我們的每一位員工,每一項業務。”楊元慶回憶道。

危機面前,聯想還積極為抗擊疫情盡心盡力,包括第一時間為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捐贈所有IT設備,為全國125個城市抗疫一線提供現場服務支持,提供超算技術幫助華大基因研究新冠病毒基因組特性,支持中國科大進行新冠肺炎成因和治療的科研攻關。

“在中國,在日本,在美國、意大利、巴西,在全球各地,我們為醫院、學校和低收入家庭捐贈電腦和平板,幫助實現醫療救助、遠程教育。聯想在全球的捐助金額已經超過1千萬美元,這個數字還在繼續上升。”楊元慶介紹道。

而在抗擊疫情的同時,聯想也在想方設法將疫情對業務的影響降至最低。

新財年誓師大會舉辦的此刻,曾經位於新冠疫情“震中”、經歷兩個多月疫情衝擊波的聯想武漢工廠,已追上了國內其它工廠的節奏。“我們在國內的工廠全部實現復產,現在已經全部滿產,包括武漢工廠!”楊元慶的語氣中按捺不下激動。

“我們都安好!”在楊元慶與武漢基地的視頻連線中,聯想集團武漢產業基地總經理齊嶽戴著口罩出現在視頻那一頭,“武漢3月開始復工復產,現在已經100%恢復到正常時期的產能!為了保障小夥伴們的健康和安全,我們採取了嚴密的措施,還運用了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進行員工信息管理、園區疫情防控、決策生產安排。”

“四個小目標”基本達成

楊元慶指出,2019/20財年前三季度,聯想延續了強勁勢頭。

其中,智能設備領域,聯想個人電腦保持全球冠軍地位及業內領先利潤水平,第三財季聯想智能設備業務集團(IDG)實現超過5%的整體利潤率,營收880億人民幣,實現持續增長;稅前利潤完成48.4億人民幣,再創歷史新高。

移動業務集團(MBG)方面,第三季度聯想移動業務集團利潤為2300萬人民幣,連續5個季度實現盈利。在拉美市場,聯想移動業務銷量同比增長超出大市19個百分點,同時實現5.8%的稅前利潤率,同比持續改善。

數據中心領域,聯想私有云及傳統數據中心業務恢復增長。行業智能領域,聯想數據智能業務為近170個大型工業企業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營業額年比年增長了140%;雲網融合事業部與15個省級運營商客戶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合同額突破2億元人民幣。

軟件及服務領域,聯想前三季度營業額突破26億美元,佔集團總收入的6.6%。此外,聯想創投被投企業達120多家,其中獨角獸和上市企業持續增長。

楊元慶坦言,今年疫情的持續影響下,難免影響集團全年目標達成,即新的一年保持雙位數字增長,公司營業額至少提升50億美元。但是,對戰略轉型具有重大意義的“四個小目標”基本達成。

做新基建核心供應商

展望未來,楊元慶指出,世界不確定性更加錯綜複雜。危機何時解除最終取決於疫苗何時能夠問世,病毒傳播何時能被徹底遏制。因此,聯想要做最艱苦的準備,但是盡最大的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做最艱苦的準備,意味著我們要把迴歸基本面放在最高優先級。”楊元慶表示。

首先,確保員工健康與安全;其次,確保公司的運轉安全,聯想要保需求、保生產供應、保服務、保現金流;此外,加強內部管控,降低成本的同時,進一步增強生產力,提升效率,這也是聯想長久競爭力之必須。

此外,楊元慶指出,聯想應當努力把握新的機遇。

在終端業務領域,疫情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PC、平板和顯示器的需求顯著增長。而用戶對在線購物、在線遊戲、遠程問診和視頻工具等需求的保障,也蘊藏了蓬勃的機遇。通過在智能物聯網領域豐富而全面的產品線,以及和軟件應用提供商良好的關係,聯想有能力成為在線經濟的“一站式供應商”。

在商用和企業級領域,疫情造成的勞動力短缺引發了新一輪對自動化操作、工業級機器人和數字化解決方案的關注。楊元慶指出,蓄勢待發的“新基建”與我們的3S戰略相契合,聯想要積極成為“智慧基建”的核心提供商。

下一個核心競爭力

過去的36年裡,聯想逐漸建立起兩項核心競爭力,一是全球化的業務能力佈局,二是基於科技創新與生產製造協同發展理念的卓越運營。

而未來的不確定性下,楊元慶認為,聯想需要圍繞智能物聯網(Smart IoT)、智能基礎架構(Smart Infrastructure)和行業智能(Smart Verticals)在內的3S戰略,打造下一個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的打造,重點在服務和解決方案,而這也根植於客戶需求。“今天,世界各地的客戶不斷地告訴我們,他們需要的不再僅僅是硬件設備,他們需要的是包括物聯網設備、基礎設施和智能應用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需要的是包含顧問、實施、運維在內的全方位服務。”

楊元慶所提及的服務包含三個層次。除了設備服務與軟件等圍繞現有硬件產品的“附加服務”外,聯想正在不斷拓展運維服務和設備即服務業務,進而提供解決方案服務,包括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和聯想智能解決方案。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針對第一層,我們要提高附加率;第二層,要增強客戶粘性;第三層,要從單純的IT設備廠商升級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解決方案提供者,並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自主研發的知識產權,實現最大程度的複用。”楊元慶表示。

方向明確後,楊元慶為新財年提出了新的目標:

1、智能物聯網(Smart IoT),也就是IDG,王牌軍——個人電腦業務,希望甩開追趕者、進一步鞏固全球冠軍的地位,繼續保持行業領先的盈利水平;移動業務,希望能夠找到盈利性增長的新路徑;

2、在智慧家庭、智能辦公、嵌入式PC、AR/VR等智能設備及解決方案中,希望至少有兩個能夠實現突破,規模翻番;

3、智能基礎架構(Smart Infrastructure),希望DCG數據中心業務真正展現出轉型域業務的風采,營業額實現高於市場20個百分點的年比年增長,希望CNBU雲網融合業務能夠打造20個以上的5G規模性專網,獲取100個以上的5G to B行業客戶。

4、希望包括DIBG、CIOT在內的軟件與服務業務總體營業額年比年增長20%,佔集團整體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少1個百分點。希望在行業智能領域,基於自主IP的智能化解決方案營業額實現翻倍增長。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