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導演大林旋彥因癌去世,面對凶險的肺癌,免疫療法"利劍出鞘"


日本導演大林旋彥因癌去世,面對兇險的肺癌,免疫療法

據日媒報道,曾創作出《轉校生》《穿越時空的少女》《寂寞的人》"尾道三部曲"的日本導演大林宣彥於當地時間4月10日午後因肺癌去世,享年82歲。他於2016年被診斷出肺癌,當時被告知僅剩3個月的壽命,但仍全力投身於電影創作。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最新完成的《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報告》顯示,我國新發肺癌病例約78.7萬人,發病率為57.26/10萬;因肺癌死亡約63.1萬人,死亡率為45.87/10萬,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類惡性腫瘤首位。

目前,我國肺癌患者的總體5年生存率僅有10%左右。但如果能及早發現早期肺癌,並對肺癌類別進行鑑別診斷,在原發病灶尚未發生局部擴散和遠處轉移前接受規範治療,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60%以上。

但由於肺癌早期症狀輕微、多隱匿,不容易被早期發現,80%的肺癌患者在臨床確診時已經處於中晚期,這時期病人伴隨著咯血、咳嗽、潰瘍、疼痛、腫塊、氣促、胸腔積液、聲音嘶啞等症狀,失去了外科手術治療機會,轉而通過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方式進行有效干預,但因易復發、易耐藥等特點,5年生存率仍不高。

日本導演大林旋彥因癌去世,面對兇險的肺癌,免疫療法

隨著靶向治療的出現,肺癌的治療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靶向治療相比放療和化療,能精準抑制腫瘤,副作用小,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生活質量提高。

但靶向治療會出現耐藥問題,而且對於沒有特定驅動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靶向藥物的治療效果就很差了。而這批患者往往仍然只能依賴化療來延長生命,但化療的療效有限,而且副作用大。

隨著免疫治療藥物逐步加快速度進入中國,我國肺癌治療逐步步入免疫治療時代。免疫細胞療法通過激活人體自身對抗癌症的免疫功能來殺死癌細胞,有療效持久、副作用相比化療要小的特點。因此,為了使更多人群能夠獲益於免疫治療,在肺癌領域迫切需要研發創新型療法,比如免疫細胞療法聯合傳統療法治療。

日本導演大林旋彥因癌去世,面對兇險的肺癌,免疫療法

當下,一種新型免疫細胞療法——iNKT免疫細胞療法備受癌症患者和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它的問世為癌症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同時也改變了傳統治療的思路。

它是科學家研發的一種新型抗癌免疫療法,可以激活機體免疫系統,在削弱腫瘤微環境免疫抑制作用的同時,顯著提升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殺傷功能。

放眼全球,針對患者自身免疫系統的免疫細胞療法一直被認為是"治癒"癌症的新希望。近年來,日本、美國、德國等醫療水平領先的國家,都在癌症的免疫細胞療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癌症患者在做了病灶切除手術後,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復發和轉移,滿足機體免疫系統抗癌而接受免疫細胞療法聯合其他治療方式。免疫細胞在經過培植、激活及訓練後注入患者體內,通過獲取癌細胞的抗原信息,使得免疫細胞一經發現癌細胞就會發起攻擊並摧毀癌細胞,有效抑制癌細胞轉移,控制癌病灶擴大。

我們生活在一個談癌色變的時代,癌症並不是不治之症,它只是一種慢性病,是可以提前預防的,也就是說癌症它並不是一種絕症。

總之,對於患者而言,如果不幸查出癌症,一定要重視"首次治療"的機會。

因為,醫療結果往往是不可逆的,幾乎所有癌症"醫學治癒"的機會可能主要取決於首次治療。如有關於癌症腫瘤的相關疑惑可以點擊我的頭像私信到我提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