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眉劍出鞘"——說說中國歷史上的女俠們

相信看過電影《一代宗師》的朋友們對章子怡飾演的宮二印象深刻,它出身武林名門,在父親去世後,為報父仇退掉婚約,斷髮發誓終身不嫁。面對八極、形意兩大宗師和南派的葉問,她也沒有退縮,苦心鑽研、修煉心性、戰勝自我,終成一代宗師。筆者很佩服這位傳奇女子,對她和葉問惺惺相惜卻不能眷屬的愛情故事也是感慨不已。

有人說宮二的原型是施劍翹,不得不說這兩人的經歷還真像。施劍翹原名施谷蘭,山東濟南人,也就是民國年間刺殺孫傳芳的那位傳奇女殺手。當年軍閥混戰,施谷蘭的父親施從濱屬奉系,與直系的孫傳芳部隊展開激戰,最終不敵成為俘虜,俗話說兩軍交戰、不殺俘虜,而孫傳芳卻標榜自己替天行道,將施從濱殘忍殺害,人頭掛在安徽蚌埠車站門前,更是寫著“新任安徽督辦施從濱之頭”幾字狠狠羞辱一番。孫傳芳是萬萬沒想到,施家人可不是吃素的,十年後一個小女子居然能復仇並要了他的老命!施父死時,施劍翹剛滿20歲,她曾發誓為父報仇,奈何自己年輕又是女子,於是求助哥哥和父親之前的下屬,結果就是沒有人願意冒險。十年後,施劍翹30歲了,復仇這件事還沒著落,夜晚她想到了自己十年都沒有為父親報仇,不禁淚流滿面,吟出了“翹首望明月,拔劍問青天”,並從此由“施谷蘭”改名為“施劍翹”。

935年,孫傳芳此時已經從一個五省聯帥變成了天津居士林的副林長,在九一八事變後,下野後的孫傳芳為了逃避日本人的拉攏,打算皈依佛堂了,可是他忘了十年前的自己是何等的囂張狂妄,還欠下了一筆血債。當年的11月13日,孫傳芳去佛堂誦經,被施劍翹用一把勃朗寧手槍,乾脆利落的打死在佛堂中。一個是隱忍十年,為父報仇的弱女子,另一個則是曾經惡貫滿盈,殺人如麻的軍閥頭子。社會輿論一邊倒的站在了施劍翹這一邊,當時的社會各界都在強烈呼籲國民政府赦免施劍翹。法院一審判決是有期徒刑10年,二審改判7年,最後在施劍翹服刑一年後,國民政府迫於輿論壓力,特赦了施劍翹。

這位傳奇女俠在之後的歲月裡,為愛國事業積極奔走,在抗日戰爭期間,她募集的款項能購置三架飛機。解放後,曾擔任蘇州婦女聯合會的主席,1979年病逝於北京,享年74歲。

民國時期同樣還有一位舉世聞名的女俠,就是鑑湖女俠——秋瑾。如果說施劍翹為父報仇是個人小義的話,秋瑾的所作所為展現的就是民族大義、家國情懷了。她的經歷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對於這位文武雙全的女英雄,大家可自行百度百科,在此不再贅述。上一首秋瑾作品,大家體會一下。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俠客普通人的感覺總是神秘又令人敬仰的存在,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李白曾作《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又有曹植《白馬篇》中“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除了噼裡啪啦、帥的掉渣的男俠們,在武俠影視劇中,我們總是能見到英姿颯爽的女俠們飛天遁地、快意恩仇,身背一口寶劍闖天下。筆者也是女生,除了金庸古龍梁羽生,黃易肖逸溫瑞安,從小就愛看《俠女十三妹》《甘十九妹》《俠女闖天關》《八大豪俠》等,然額,古代歷史上真有這麼多女俠嗎?事實上,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由於封建倫理道德的限制,大部分朝代的女子與武術都是無緣的,即使偶爾有幾個女俠,也大多是文人墨客筆下的臆想罷了。所以如我喜歡的黃蓉、阿青、練霓裳、霍青桐都是很難存在的。

但是代是個例外,唐代尚武,對女性也沒有什麼禮教的約束,女子打馬球、蹴鞠,進行器械表演、長於騎射,有“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笑正墜雙飛翼”;又有“昔有佳人公孫氏, 一舞劍器動四方”。讓我來看看後人總結的中國古代十大俠女:

代父從軍花木蘭,戰死沙場竇線娘。慧眼識珠紅拂女,奇女劍俠聶隱娘。精通忍術紅線女,與仇同眠謝小娥。靖關禦敵樊梨花,女中丈夫梁紅玉,明末女俠秦良玉,入宮弒帝呂四娘。

這裡面光唐朝的就有6位,其他有南北朝,宋、明、清各一位,還不能確定這些人都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們大都生逢亂世,南北朝混戰,隋末唐初,安史之亂,南宋抗金,明末抗清等。古代盛世女子享受著歲月靜好,又有禮教約束,誰會去經歷風霜、行走江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