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夫妻同心”的婚姻到底長什麼樣?

《父母愛情》這部電視劇是2014年上演的,在豆瓣上的評分是9.4。無論是劇本情節的設計還是演員幽默的展現方式,都很流暢,讓人能自然地接受,毫無違和感。很多人喜歡看《父母愛情》這部劇,郭濤和梅婷演的主角江德福和安傑的愛情和幸福婚姻很是令人羨慕。


《父母愛情》| 真正“夫妻同心”的婚姻到底長什麼樣?

這部劇講述了年輕有為、幹練果敢的海軍軍官江德福和從小養尊處優、嬌媚華貴的資本家大小姐安傑在舞會上相識,江德福喜歡上了安傑。由於出身原因,他們的愛情經歷了一次次考驗,最終兩個人還是走到了一起。他們的閱歷、學歷、人生觀念都不相同,卻在打打鬧鬧中,孕育了五個兒女,最終活出了幸福的模樣兒。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婚姻中極其重要的一點:“夫妻同心、其利斷金”,這也是現代婚姻關係中很多夫妻缺少的。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這句話出自於《易經.繫辭上》。意思是,兩個人一條心,其鋒利的程度可以把金子砍斷。“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說的是兩個人一條心的言論,像蘭花一樣幽香。通過這兩句話,可見“同心”的好處之多、力量之大。之後,人們經常用這句話祝福美好的婚姻關係:“夫妻同心,其利斷金”“永結同心”“同心同德”……可見“同心”在婚姻中的重要性。然而,知道與做到距離還是很遠的。真正“夫妻同心”的婚姻到底長什麼樣?


就算“火坑”也一起跳


《父母愛情》| 真正“夫妻同心”的婚姻到底長什麼樣?


三人同心,說的是兩個人立場一樣、想法一致、志向相同。江德福和安傑的愛情和婚姻之路並不順利。因安傑出身資本家家庭,組織不允許他們結婚。江德福寧肯放棄軍隊,卸甲歸田都要娶安傑。安傑也說,就算是“火坑”也跟他一起跳。


在20世紀50年代是一個講出身的特殊時代,特別是軍人結婚更是需要嚴格審查。江德福向組織打了結婚申請,卻發現安傑的嫂子是地主女兒,姐夫的哥哥是國民黨軍官,還有很多海外關係,組織上駁回了他們的申請。他們的媒人院長出主意,如果安傑也願意跟他過,江德福可以走一步“險棋”——找基地政委申請特批,因為他的愛人也是資本家的女兒。


院長問安傑,如果江德福因為這事卸甲歸田了,她還願不願意跟他?安傑說,願意。江德福跑去基地找政委,躲在廁所等了半天才見到政委。政委卻對他發了脾氣:“我愛人入黨的資格比我都老,我們能一樣嗎?”江德福碰了一鼻子灰,心中忐忑不安,卻表示會爭取到底。


安傑的嫂子動搖了,如果江德福回農村當了農民,再讓安傑嫁給他等於是讓她跳“火坑”。安傑的姐姐安欣說:“不是江德福是火坑,是我們讓人家進了火坑。”安欣問安傑:如果真是火坑你也願意跳嗎?安傑說:不管誰是誰的火坑,她都準備和他一起跳。


這就是患難與共的感情。現實中有多少感情死於阻擋?一方堅持,一方卻退縮了,因為無法統一戰線、統一立場,最終與失敗告終的感情比比皆是。喜歡江德福和安傑的堅持,不管輸贏,不論好壞都與你在一起。同進退,共患難,才是愛情的模樣兒,也是好的婚姻的基礎。當然,組織上最終批准了他們結婚,只不過江德福此次升職無望了。這件事也成了安傑和小姑子德花吵架的“伏筆”,也成為了江、安二人更和諧的“粘合劑”。


事情本身無好壞,如何應對、理解,直接決定了事情的發展走向。不要用別人的經歷做人生的參考,因為同樣的事兒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結局也不同。


沒有你的、我的,只有我們的


江德福和安傑結婚了,一個品位很高、生活精緻,一個大大咧咧、個人衛生都是問題。愛情轉為柴米油鹽,直接針鋒相對的磨合,他們是否就難“同心”了?


第一回合。安傑要求江德福每天洗臉、洗腳、洗屁股,戰友笑話他是“三洗丈夫”。江德很有意見,他要保持自己的“男人味”,不能成為戰友茶餘飯後的“笑柄”。於是他開始抗議,每天不洗漱就上床。安傑不吵也不鬧,先是把他的新棉被換成了舊的,鞋子臭了就給他放到門外。讓他離自己遠點,不要碰自己。開始,江德福為自己的“勝利”偷樂,沒幾天就被自己的臭襪子燻到了,偷偷跑宿舍去洗腳。接著,他快受不了自己了。最終,他又開始做“三洗”丈夫了。


《父母愛情》| 真正“夫妻同心”的婚姻到底長什麼樣?


他倆的第一次衝突就這麼解決了。安傑不強勢、不強制、不強求,沒吵沒鬧、不哭不喊就讓江德福和自己達成了一致。婚姻就像兩個人跳舞,你進我退,你退我進。雖然有進有退,有共同目標便不再是兩個人的較量,而成了共同完成一首曲子的過程。


第二回合。讓不讓江德福的妹妹來看孩子,兩人未達成一致。安傑怕衝突,不同意小姑子過來看孩子。江德福為妹妹著想,覺得應該幫妹妹一把,把她接到身邊,以後給她一個幸福的生活。在一直和安傑商量不通的情況下,他自做主張讓妹妹過來了。雖然心裡不樂意,安傑還是很識大體,妹妹德花上門第一天,安傑客客氣氣迎接了她。安傑沒有選擇賭氣,更沒有拿小姑子撒氣。已成事實,那就坦然接受,哪怕意見不一,也不鬧分歧。


小姑子德花既固執又強勢,還特別能說。江德福沒有因為妹妹到來對安傑的態度有所轉變。有時候覺妹妹過份了,還會去說她。轉過臉,對安傑仍然是一副“嬉皮笑臉”的好態度。當德花知道三哥受嫂子影響無法升職,她把嫂子給氣回了孃家。江德福愣是“三顧茅廬”去接她,沒接來又不惜面子求院長大姐幫忙。


現實生活中,很多男人家人一來會故意“拿大”,對媳婦吆五喝六。如果有矛盾會怪媳婦在自已家人面前不給自己面子,怨她對自己家人不夠好,不夠寬容。這種分你家、我家的做法,只會擊化矛盾。男人家長理短、斤斤計較也不夠爺們兒。很多現代劇中,男方家人和媳婦產生衝突時,男方喜歡怨媳婦:“你這樣對我媽,就是看不起我……”明顯把媳婦當成了外人,不僅沒有撼衛到家人,還順利讓家人捲入是非中,成為矛盾的“催化劑”。


婚姻中的兩個人不能分你的、我的,如果什麼都是“我們的”,所有矛盾都會變成了夫妻間的小打小鬧。這大概就是夫妻同心、夫婦一體的妙處吧!


欺負你就是欺負我,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在“一致對外”上,安傑也拎得很清:欺負你就是欺負我,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父母愛情》| 真正“夫妻同心”的婚姻到底長什麼樣?


安傑的姐夫歐陽懿是資產階級的紳士,儒雅、高貴的他壓根就看不上江德福,更不服氣他在家裡高高在上,覺得一個“大老粗”沒有什麼了不起。於是,第一次請他們吃飯故意去了西餐廳。這不是盛情招待,而是給江德福擺了一道“鴻門宴”,想滅滅江德福的威風。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江德福不懂咖啡,更吃不習慣牛排,眼看要露怯。安傑不願意了,先是把姐姐安欣說了一頓,兩人為此吵了起來。她怪姐姐明知歐陽“沒安好心”,卻不去制止,對著姐夫歐陽也是一陣諷剌。當看到江德福不卑不亢拿筷子吃牛排的時候,她卻樂了——江德福歪打正著,用幽默化解了尷尬。


只有笨女人才只會嫌棄自己男人土,說他給自己丟臉,而不敢去擠兌挑事的人。嫌棄自己的另一伴等於狠狠打自己的臉,他是自己的選擇、自己的眼光。以完美要求別人,只允許人家有長處,不允許人家有不足,這是很不講理的。

安傑在自己家人面前,依然和江德福一條心、一個立場,用行動去說明:有人找你的事,就是和我過不去,誰讓你難堪我也不幹。


還有一件事情印象深刻,就是江德福老家來人刻薄江德花,說她:“你只不過是一個幫人看孩子的,在這家裡,你算老幾?”安傑聽了怒了,直接開懟:“你說她算老幾?她是這家裡的姑奶奶,在這個家裡她說了就算”。弄得老家人誰也不敢再言語。自己一家人怎麼打鬧都行,在外人面前永遠一個立場、一條心。


我變成了你,你活成了我


婚姻的路很長,因為有不同,所以難免衝突。人與人相處難的不是志同道和一起走,而是格格不入、差異很大卻能彼此接受、融合一輩子,這才是真愛呀!


《父母愛情》| 真正“夫妻同心”的婚姻到底長什麼樣?


“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父母愛情》中,江德福和安傑攜手一輩子,彼此改變,又彼此成就。他們求同存異,生活得令劇里人羨慕,令劇外人讚歎不已。劇裡江德福的戰友老丁羨慕了他們一輩子,論文化、講謀略,老丁都高出江德福一籌,但他卻沒有江德福幸福,不僅娶了有文化、有品位、又漂亮的老婆,還幸福了一輩子。僅這一條都讓老丁可望不可及。


做為劇外人,很多人都羨慕安傑有江德福這樣的丈夫。為了安傑不惜降職,把安傑的親人當自己的親人,把所有人都安排得妥妥貼。讓安家有了靠山,幫侄子找藥,幫外甥女安排工作。哥嫂不用再被看不起,姐夫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凡是安傑家的事,不用她張口江德福就辦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父母愛情》| 真正“夫妻同心”的婚姻到底長什麼樣?


在江德福和安傑老去的時候,安傑也開始大嗓門說話,也會爬上房頂聊天,還偶爾會爆粗口兒,她越來越接地氣兒。而江德福則穿睡衣、戴洋帽兒,越來越像“資本家”。他們曾經站在兩端,距離很遠,卻願意走近,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遷移默化地跨越了差異、不同,越來越默契,並活成了彼此的模樣兒。他們願意為彼此改變,從不合適中找到合適——


很喜歡一個比喻:好的婚姻就像土豆和西紅杮,原本沒關係的兩個物種相,土豆變身薯條,西紅杮成為番茄醬,它們的結合堪稱完美。你願意成為薯條,我願意成為番茄醬,只為了和你一起做成人間至美的味道。


差異再大的兩個人,只要夫妻同心,只要彼此接受,朝一個方向努力,求同存異,都能找到合適的融合,找到想要的幸福。如果能做到,你也一定會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