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是新武俠小說開山鼻祖,其作品有哪些地方可以與金庸匹敵?

梁羽生是新武俠小說開山鼻祖,其作品有哪些地方可以與金庸匹敵?

梁羽生的小說好不好看呢?我先從一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講起吧。

本人生於七十年代,少年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看連環畫。

本來嘛,那個時候的連環畫就很受大眾歡迎,充斥遍大街小巷。

因為喜歡看,家裡的連環畫漸蓄漸多,到了三、四年級,就有了好幾百本。

為了能看到更多新書,暑假裡,我就約鄰居家的小夥伴一起把家裡的書扛到鎮上,在新華書店、百貨商店,或者是公銷社等處的店門旁邊過道上席地擺開,再放上幾張小長凳,供過到鎮上趕集的取閱,收取一分到三分錢不等的閱讀費(那時的連環畫平均價格也就二三毛錢一本)。

這一分、二分、三分的價格,是有“行情”的——象我這樣在街上擺書收費的,有好多攤。

連環畫有厚有薄,通常,厚的就收二分,薄的就收一分;但也不絕對,還要看書的內容,如果書的畫面精美、內容精彩,就要在原來基礎上加收一分。

我有一本初定為價格三分,非常搶手,經常是這個看完還沒放下,又有人搶過來看。甚至,一個人坐在凳子上看,他的兩旁和身後都會擠上好幾個人圍著一起看,五六雙眼睛的目光隨著書頁的翻動而移動。

書這麼搶手,我就把它的閱讀費由三分升到四分、五分,最後定格在六分。

之所以價格沒有往七分八分上升,是因為幾天之後,書被偷了,是的,被偷了!

難過是不用說的了,好像心頭被割了一塊肉。儘管這本書幫我賺到的錢,已遠遠多於書自身的定價,但在我生活的那個小鎮,這本書早已經賣絕版了。

差點忘了說,這本連環畫的書名叫《玉弓奇緣》。

梁羽生是新武俠小說開山鼻祖,其作品有哪些地方可以與金庸匹敵?

讀過樑羽生作品的人大概都知道了,該連環畫就改編自梁羽生武俠小說《雲海玉弓緣》。

這是我最早接觸到與梁羽生武俠小說有關的東西,注意,還不是原著哦。

要知道,《雲海玉弓緣》原著裡面所包含的內容龐大複雜,遠遠超乎想象,根本就不是一本小小連環畫可以囊括得了的。

《玉弓奇緣》不過僅僅擷採了《雲海玉弓緣》中一個大致框架,卻已經如此引人入勝,則原著的精彩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在遺失連環畫《玉弓奇緣》一年多至兩年的時間裡,我還不知道梁羽生這個人,甚至連這個的名字都沒聽說過。

大概是五年級時候,班上有同學每天拿一期現在已經想不過名字的報紙來學校看,報紙上連載有大俠楊雲聰和飛紅巾的故事,從而在班上引發了一場不小的“武俠潮”。

因為大家都爭著看,又擔心被老師發現,結果,每一期報紙都被傳閱得又髒又皺。

也就在在報紙上,我這才第一次看到了梁羽生的名字。

其實,報紙上連載的也不是梁羽生原著,而是改編後的簡略版《塞外奇俠俠》。

受《塞外奇俠傳》的吸引,我開始到書店購買梁羽生的作品。

梁羽生是新武俠小說開山鼻祖,其作品有哪些地方可以與金庸匹敵?

由於自身財力不足,購買的數量不多,大概有如下幾種《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還劍奇情錄》、《萍蹤俠影錄》、《俠骨丹心》、《白髮魔女傳》、《雲海玉弓緣》。

其中的最愛是《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雲海玉弓緣》。

補充一下,《雲海玉弓緣》反倒是最後才購買到的,讀這部書的時候,應該已經是讀高中了(對梁老的書我是真愛,從小學喜歡到高中),回想起小時候遺失的連環畫《玉弓奇緣》,百感交喟,即使此書非彼書,卻也有種失而復得的錯覺。

梁羽生是新武俠小說開山鼻祖,其作品有哪些地方可以與金庸匹敵?

說了這麼多,最後想表達的一句就是:梁羽生乃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名聲和影響力雖然不及金庸,但其成就卻也是一度空前的。

以金庸和梁羽生論,我是喜歡金庸多一些。但由於讀梁羽生在前,讀金庸在後,而且,對梁羽生的喜歡是在十一二三歲對寫作產生濃厚興趣時,所以,受到的影響卻是梁羽生更多一些。

梁羽生寫景物的手法可謂一流,以《七劍下天山》所描繪的天山風光為例,其以大俠凌末風的視覺寫天山的雄偉壯麗、五光十色,讓人沉醉其中,美不勝收。

梁羽生最讓人稱道的,且令金庸、古龍等其他武俠小說家難望其項脊的,是他的傳統文學素養以及古詩詞的造詣。

金庸本人也坦承自己的文學與歷史根底不及梁羽生的深厚。

梁羽生曾在香港《海光文藝》上以筆名為倭碩之寫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論》,他說:“梁羽生是名士氣味甚濃(中國式)的,而金庸則是現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國傳統文化(包括詩詞、小說、歷史等等)的影響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藝(包括電影)的影響則較重。”這個觀點也是符合實情的。

個人超愛《七劍下天山》開篇詞,曾在某次書法比賽中摘錄全詞,取得過名次,其詞開頭的第一句,“笑江湖浪跡十年遊,空負少年頭”,出手不凡,與後面“酒冷詩殘夢斷,南國正清秋。把劍悽然望,無處招歸舟”幾句連在一起,頗有幾分宋嶽武穆《滿江紅》及《小重山》的詞韻詩風。

說到底,梁羽生作品中,我最愛的還是《萍蹤俠影錄》。

梁羽生是新武俠小說開山鼻祖,其作品有哪些地方可以與金庸匹敵?

該書寫國恨、家仇、情怨,故事融入了兒女情長、悲歡離合,悽愴慷慨,讓人一詠三嘆,悵然無限。

巧的是,我閱讀此書時,收音機裡也正在播放評書版的《萍蹤俠影錄》。播放時間恰好就在中午十一點到十二點的吃飯時間,全家人一邊吃飯,一邊聽收音機,印象深刻。

《萍蹤俠影錄》最出彩的地方就是章回的回目,宛如錦鯉翻波,別具音韻美。

且看其楔子:“牧馬役胡邊,孤臣血盡;揚鞭歸故國,俠士心傷”,短短十八字,連用了六個動詞,先聲奪人,卻又恰到好處,既驚豔人的眼球,又緊揪住人的心臟,讓人緊跟其情節發展往下看,真個欲罷不能。

梁羽生是新武俠小說開山鼻祖,其作品有哪些地方可以與金庸匹敵?

其後的“陌路遇強徒偷施妙手,風塵逢異士暗戲佳人”、“名士戲人間亦狂亦俠,奇行邁流俗能哭能歌”、“一片血書深仇誰可解;十分心事無語獨思量”等等,不但對仗工整、貼合章回內容,而且在點破線索的同時,又巧設懸念,遠非現在的標題黨可以企及。

新武俠小說開山鼻祖梁羽生,才華橫溢,胸羅珠璣,他的作品,很值得一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