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人活躍在社會各個地方,那為什麼他們六七十依然熱愛工作?


日本老人活躍在社會各個地方,那為什麼他們六七十依然熱愛工作?

說到日本,對於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日本與我們中國隔海相望,由於地緣的原因,兩個國家最早的來往可追溯到三國時期,另最早傳公元前210年,秦朝派徐福東渡日本的故事,雖然日本也有很多關於徐福的歷史遺蹟,但日本也只是記載傳說的形式,至今還無法考證。

日本老人活躍在社會各個地方,那為什麼他們六七十依然熱愛工作?

日本雖國土面積狹小,但規劃錯落有致,街道整潔乾淨,他們非常注重垃圾分類,並嚴格執行,加上日本豐富的旅遊資源,更突出這裡的風景秀美。日本有這樣的環境當然離不開日本人的態度和觀念,我們從日本老齡化中就可以找出答案。

日本老人活躍在社會各個地方,那為什麼他們六七十依然熱愛工作?

據日本勞動力調查顯示,日本老年人從業人數達到770萬人,其中,在65歲至69歲的人群中,男性有53.0%,女性有33.3%工作。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較去年增加57萬達3514萬,佔總人口的27.7%(中國10.5%)。

日本老人活躍在社會各個地方,那為什麼他們六七十依然熱愛工作?

我們都知道日本一個壽命很長,出生率很低的一個國家,此前,日本政府為了應對老年化嚴重,社會失衡的情況,決定將退休年齡提高到70歲,但相應的,也可以選在在60歲-到70歲之前任何一個時間點選擇退休並領取推銷金,只是65歲以後退休的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則會更高一些。而我們中國雖然老齡化也在增加,但還沒有日本那樣嚴重,我們國家目前現行的退休年齡是男性60週歲,女性55週歲。從以上數據來看,除了退休年齡的差異,日本老人在職的人數比例之高,佔地之重等,無論是正式的職員還是臨時的。

日本老人活躍在社會各個地方,那為什麼他們六七十依然熱愛工作?

在日本遊走,你會發現日本的各行各業都有老年人的存在,他們多數從是服務行業,如超市收銀員,出租車司機,旅遊巴士司機等,他們一直活躍在社會的各個地方。那為什麼他們六七十依然熱愛工作?

日本老人活躍在社會各個地方,那為什麼他們六七十依然熱愛工作?

其實,這和日本的文化息息相關。在日語中有一句“一生懸命”這個詞,最早的意思是拼命,拼死的意思,這個詞是從鎌倉時代引申而來的,形容鎌倉時代的武士不惜生命來保護自己的領地,這個詞到了如今,已經演變成,花費畢生精力,拼命工作的含義。這個“一生懸命”成了日本多數人的一句箴言,也是一種價格觀念。正因為如此,在日本很多的老人持有這種的生活態度,不輕易放棄自己的工作。而且還存在一種,不工作,就會變老的觀念。

日本老人活躍在社會各個地方,那為什麼他們六七十依然熱愛工作?

所以,現在來看日本,為什麼有那麼多百年品牌,那麼多一代傳承,還有我們稱道的“工匠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