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空戰--血染長空,忠魂永駐

璧山空戰--血染長空,忠魂永駐

零戰

1940年9月13日8點30,日寇出動96式陸攻36架、零戰13架組成混合編隊,由漢口出發氣勢洶洶的飛向重慶執行無差別轟炸任務。在此之前,由於敵我實力懸殊,中國空軍的策略是堅決打擊無戰鬥機護航的轟炸機編隊,儘量避免與日寇戰鬥機進行消耗戰,因而將飛機轉移至成都、遂寧等地待命,視戰場情況再製定下步行動。

璧山空戰--血染長空,忠魂永駐

當時中國空軍主力戰機--伊16

計劃不如變化快。此次日寇出動了可超遠程護航的戰鬥機--零戰。這型戰機40年7月31日正式定型,在此之前急不可耐的日本人已經派出15架零戰歸屬海軍第12航空隊指揮,於中國進行實戰測試。9月13日前這批零戰三次執行轟炸重慶的護航任務,但均未與中國空軍交手。

璧山空戰--血染長空,忠魂永駐

當時中國空軍另一款主力戰機--伊15

9月13日出動的零戰一共13架,領隊是中隊長近藤三郎大尉(41年轉至赤城號,偷襲珍珠港第二攻擊波戰鬥機指揮官),其他飛行員也都是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老江湖。例如北畑三郎一飛曹(總戰績10架),大木芳男二飛曹(總戰績17架),山下小四郎飛曹長(總戰績11架),末田利行二飛曹(總戰績9架),白根斐夫中尉(總戰績9架),巖井勉二飛曹(總戰績11架),高塚寅一一飛曹(總戰績16架)。

璧山空戰--血染長空,忠魂永駐

參加9.13空戰的日本飛行員

下午2點多,日機轟炸編隊開始返航,而近藤率領的零戰負責斷後。此時中國空軍從遂寧起飛的9架伊16、25架伊15組成四個戰鬥編隊匆匆趕來。第一編隊由第4大隊大隊長鄭少愚總指揮,率21中隊陳盛馨共11架伊15;第二個編隊是23中隊中隊長王玉琨的8架伊15;第三個編隊由第3大隊的27中隊長雷炎均率領6架伊15,第四個編隊由第3大隊24中隊長楊夢清率領9架伊16。

璧山空戰--血染長空,忠魂永駐

參加璧山空戰的日軍飛行員

此時日機編隊中的九七司偵發現了鄭少愚部,於是近藤開始加速爬高搶佔有利攻擊位置。而中國空軍發現敵轟炸機隊已經返航於是準備返回基地。就在這個當口,近藤的13架零戰從6500米高度俯衝而下向飛行在5000米左右的鄭少愚四個編隊殺了過來。慘烈的璧山空戰就此開始。

璧山空戰--血染長空,忠魂永駐

楊夢清上尉,天津人。飛機空中著火,跳傘身亡,追贈少校,死時年僅26

在這場幾乎一邊倒的空戰中,零戰利用自己的速度、敏捷性優勢不斷地來回俯衝掠襲,然後脫離再俯衝再掠襲,笨重、緩慢的伊式戰機根本無法與之抗衡。但英勇無畏的中國飛行員卻依然頑強的與敵血戰到底,他們儘自己最大可能的操縱戰機向敵人進行還擊,打出一串串憤怒而又無奈的子彈。

璧山空戰--血染長空,忠魂永駐

當日空戰示意圖

戰鬥結束時中國空軍13架飛機被擊落,11架受傷迫降,飛行員戰死10人,8人受傷。日軍4機中彈,其中一架降落時損毀。此次空戰,日軍利用技術優勢打了中國空軍一個措手不及,雖然贏得了一次戰術性的勝利,但是在全國戰場上他們依舊要面對像當天遇到的中國飛行員那樣的頑強抵抗,直至徹底投降!也希望我們不要忘記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他們用自己的勇氣、生命捍衛了民族尊嚴,祖國榮譽!

璧山空戰陣亡烈士:楊夢清、曹飛、劉英俊、何覺民、張鴻藻、司徒堅、餘拔峰、黃棟權、康寶中、雷廷枝(鄭少愚、陳盛馨、王特謙、王廣英、武振華、龔業悌、韓文虎、徐華江共8人受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