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機器人輔助“無管化”全腔鏡氣管重建手術成功實施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通訊員 韓文青)今年43歲的鄒先生是1名外科醫生,3周前,他出現反覆咳嗽,還有咳血現象,氣促、氣喘的情況也在加重。眼下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階段,鄒先生立即做了系統的篩查,排除了新冠肺炎,通過胸片檢查也並未發現問題。由於自身從醫,他“打破沙鍋問到底”,果然,通過增強CT檢查發現,在胸段主氣管有一個近2釐米大的腫瘤。

4月10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廣醫一院”)何建行教授團隊完成全球首例達芬奇機器人主刀、裸眼3D視覺下的全腔鏡“無管化”胸段氣管重建手術,在全球戰“疫”時期,利用更現代化的手段成功為這名惡性氣管腫瘤患者實施了手術。

全球首例机器人辅助“无管化”全腔镜气管重建手术成功实施

“成年人的主氣管直徑僅有2釐米左右,患者的腫瘤幾乎將氣管堵住,如果不及時手術,會有窒息的危險。”廣醫一院胸外科主任醫師李樹本說,對於鄒先生這種情況的治療,最好的辦法就是儘早手術切除腫瘤,進行氣管重建,“由於氣管臨近食管、上腔靜脈等重要的組織,術中極易發生併發症,手術難度非常高”。

傳統氣管腫瘤切除手術採用大切口開放式的方法進行,但創傷大、患者的恢復過程慢,在全球能夠順利開展腔鏡胸段氣管外科手術的醫療單位並不多,而且在操作過程中為了保持患者呼吸平穩,需要中斷操作、反覆進行氣管插管,給患者的氣管造成較大的損傷,在插管過程中還存在腫瘤細胞剝離、破裂等風險,延長整個手術操作的時間,不利於患者的術後恢復。

鄒先生深知自己病情的複雜性與手術的高難度,他對何建行教授國際首創的“無管”手術早有耳聞。4月7日,他慕名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向何建行求助,希望能夠通過無管化技術幫他切除那個“堵”了他近1個月的腫瘤。

全球首例机器人辅助“无管化”全腔镜气管重建手术成功实施

何建行仔細看了鄒先生的各項檢查報告,鑑於病情危急,即刻將其收治入院,並組織多學科進行會診和病例討論,經過全面而又充分的評估之後,為鄒先生制定了精準診療方案,可以為其採取“無管”技術,建議利用達芬奇機器人“主刀”,來完成此例自主呼吸麻醉下的氣管重建手術,得到了鄒先生及家人的一致同意。

儘管現在機器人手術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但利用機器人開展“無管化”全腔鏡氣管外科手術,全球罕見。

廣醫一院引進的這臺最新一代達芬奇機器人具有四個“手臂”,一般情況下都會採取四個手術入路,但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實現最大程度的微創,何建行決定只用其中3只“手臂”,即僅需通過3個不到1釐米的小孔作為手術入路。

然而,這3個孔的位置如何選擇,直接關係到手術過程中機械臂會不會出現“打架”的問題,這就需要醫生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機器人選擇最佳的手術入路,為了這項工作,何建行教授團隊反覆討論、查閱文獻及資料,並結合鄒先生的實際體型與腫瘤位置,為他“量體裁衣”選擇最適合機器人“下手”的3個小孔。

全球首例机器人辅助“无管化”全腔镜气管重建手术成功实施

長在主氣管上的腫瘤(紅色圈出)

手術過程中,在麻醉醫生的默契配合下,何建行親自操作達芬奇機器人,在裸眼3D的視野下彷彿“鑽入”患者胸腔內進行手術的各項操作,一氣呵成,患者在自主呼吸麻醉下完成了整臺手術。手術結束6個小時後,鄒先生已經可以進食。

何建行表示,機器人的手臂具有可轉腕特性,縫合角度更加自如,可以大大降低術後併發症的風險,而且手術費用遠低於國外此類胸段氣管重建手術。

據悉,此次全球首例“無管化”機器人胸段氣管重建術的成功開展,預示著機器人手術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運用“無管”技術填補了現代機器人胸外科手術的空白,為全球開展機器人手術的醫療單位順利開展複雜胸外科手術打開了一扇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