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的幸福,都藏在家裡

人一切努力的目的在於獲得幸福。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麼樣子?

幸福,每個人看到的都不同。與其說幸福是偶得的鴻運,倒不如說幸福是生活中的點滴。

真正的幸福,需用心而不是用眼觀看。村上春樹用“小確幸”來指代生活中微小而確實的幸福。

其實,幸福無非四點,

“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陪孩子做遊戲”。

01

有家可回,就是幸福

人就像風箏,家就是那根繩。家在,根就在。

家就像我們漫漫人生中的補給站,不管你遇到多少委屈,經歷多大的困苦,家都能重新給予你前進的力量。

有家可回的人是幸福的。

家就像痛苦黑夜中的一盞明燈,每一個在外拼搏的人都因為這盞燈變得心安,因為他知道不管如何,總有個家在等著他,總有個地方能夠無條件地接納他。

人們總是認為輕易得到的幸福不是幸福,有家可回被當做雞毛蒜皮的小事。

但當你真正經歷過那些驚慌,那些無家可回的日子,你就會發現,有家可回真好,有個家在你背後,真幸福!

02

父母健在,就是幸福

古語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大概是人世間最大的憾事。

之前有過一項調查,在“你認為幸福是什麼”的問題下,多數人都選了父母健在。

百善孝為先,父母健在是子女最大的福氣。

季羨林曾寫過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從季羨林六歲離開母親,一直到他讀大學二年級為止,在這段時間裡,他僅僅在母親身邊呆了幾天。

母親去世後,他便失去了同母親在一處的機會。季羨林說母親去世後“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於地下。”

一個失去父母的人是孤獨的,是靈魂不全的孤兒。

季羨林在國外留學期間,每每看到別人的母親,聽到別人母親的慈愛的話,都會在心頭湧上一股淒涼,一種思念。

別隻顧奮鬥,而忽視了父母。

不經意間你會發現皺紋不知何時爬上了父母的臉,父母的背也不再寬厚挺拔。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父母健在就是幸福。

03

愛人相伴,就是幸福

愛與善是幸福的源泉,愛人間的一句情話,一個眼神,都是幸福的折射。

有一個愛人,伴你左右,他懂你的喜憂。

彼此相愛就是幸福。兩個相愛的人哪怕一整天枯坐對看也是幸福。與父母、子女相較,愛人是陪伴你時間最長的一個。

人生途中有愛人相伴是一種幸福,愛大概是最奇妙的調味劑,有了愛,不論什麼樣的生活你能品嚐出的只有甜。

04

子女健康,就是幸福

為人父為人母最希望的就是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更能讓他們感到幸福。

孩子是父母的歡喜。

蘇東坡晚年寫了一首詩“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孩子身體健康大概是天下所有父母最真切的願望,不論你是長還是幼,只要你還是父母的孩子,父母永遠牽掛著你的身體。

幸福,並不是腰纏萬貫,財產富足。

幸福是用心感受的愛意與溫暖,是寒冷冬日裡媽媽包的餃子,是愛人在黑夜裡為你亮起的燈,是你耳邊響起的孩子笑聲,是你滿身疲憊歸來時看到的家門。

幸福不是你想要得到什麼,而是珍惜你已經得到的。

幸福不在遠方,不在慾望,它就在你身旁,幸福就像香水,不是潑在別人身上,而是灑在自己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