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孩子習慣和選擇喜歡,哪個更重要?

最開始從朋友圈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作為周杰倫粉絲的我,還挺感動的。視頻中周董自曝四歲開始學琴,媽媽拿著藤條每天逼他學兩個小時,是媽媽的培養和他不懈的努力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功,非常來之不易。

但是看到跟視頻放在一起的這段話,口袋無法淡定了。

逼孩子習慣和選擇喜歡,哪個更重要?

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我們按照這段話的理解,那麼只要逼迫孩子學習,不管他是不是喜歡,堅持下去,人人都可以成為鋼琴家或者畫家了?

這顯然是錯誤的,結論應該是,我們必須讓孩子自己找到喜歡的目標,才能在這個基礎之上,幫助他持之以恆去實現。

原因是,孩子的人生經驗裡對成功的概念是模糊的,不完全的(年齡在初中以前的孩子)。他並不知道爸爸媽媽口中說的成功到底是什麼,他只知道是媽媽讓我去練鋼琴的,不練完就不許看動畫片,為了看動畫片他只好把琴練完。

孩子們會在父母的訓斥勸說逼迫中最後其實是妥協了父母的意志。

那面對以下問題,父母該怎麼辦呢?

逼孩子習慣和選擇喜歡,哪個更重要?

1.給孩子報了課,要不要逼著孩子學習?

現在的興趣班五花八門,但是培訓機構依然很火爆,很多孩子也是哭著被父母帶去上課。

口袋跟眾多媽媽一樣,在兒子四歲的時候報了一個英語班。班上最小的只有不到三歲,但是這個孩子的媽媽特別嚴厲,除了要求她做每週兩次的作業以外,每天還要有十分鐘的浸泡學習。

孩子一開始還勉強配合,一段時間以後越來越反感,一見到媽媽說學習就跑,怎麼哄騙都不行,還要哭鬧。

這個媽媽很頭疼,她每次來接送孩子都皺著眉,一副很焦慮的樣子。

誠然英語學習是越多練習越好,但是孩子的耐力也是有限的,對於越小的孩子,突如其來的大量學習壓力,不如一點一點積累提高,細水長流的好。

所以從這個角度,學習要針對孩子的情況,循序漸進,不要過於著急逼迫,反而適得其反。

逼孩子習慣和選擇喜歡,哪個更重要?

2.什麼時候該逼孩子,什麼時候要給他自由?

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我們要不要逼一把呢?相反,孩子如果學習上做得很棒,就可以隨便看動畫片之類嗎?

日本著名的乒乓球運動員福原愛,從四歲就開始展露出打球的興趣和天賦,她的媽媽也曾經是乒乓球運動員,從小就是媽媽陪她練習。

有一次,福原愛反覆練習一個動作時,怎麼都不成功,有點自暴自棄,跑到媽媽的身邊大哭起來。

媽媽並沒有抱住福原愛安慰她,也沒有給她抹去眼淚鼓勵她繼續,而是不停的嚴厲問著:小愛還打不打了?要不要再打一個?

媽媽的反應讓我深受感動和啟發,“打不打了”是問她要不要放棄,“再打一個”是問她要不要堅持。媽媽沒有替小愛做出決定,卻給人直擊心靈的扣問,媽媽同時也瞭解小愛,知道她熱愛乒乓球,輕易放棄她捨不得。

要麼放棄,要麼繼續,媽媽的態度讓小愛最後選擇了堅持,很爭氣的完成一個又一個動作練習,取得了成功。

口袋覺得,在孩子對自己堅持什麼事的選擇上,父母應該給予自由,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但是在他遇到困難想要放棄的時候,一定要逼他一把,要麼永遠放棄,要麼一直堅持下去。

逼孩子習慣和選擇喜歡,哪個更重要?

3.如何教會孩子自己去選擇?

人生總是面臨很多選擇和挑戰。

在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你的選擇確實決定了他未來路的走向,因為他還小,不知道如何選擇,也不瞭解世界和自己。

等到他漸漸長大,就會產生對不同事物的需求,如何選擇是不僅僅孩子,也包括大人應該不斷學習的。

正確的做法是把選擇權充分給到孩子,小到今天出門穿什麼衣服,超市裡計劃買什麼,大到給自己報什麼興趣班。

哪怕他選擇的是錯的,只要在安全可控的範圍內,都儘量培養他獨立選擇的能力。

口袋建議不要過早的替他決定要學習什麼特長,只有當他有一天,覺得自己有了目標,想去實現這個目標的時候,才是父母應該給他指導,幫助他堅持下去的時候。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周杰倫或者朗朗,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