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象评说】“面子”这个东西


【世象评说】“面子”这个东西


一次与朋友喝茶聊天,朋友问:“人最怕羞的部位是哪里?”我说:“那当然是人体的隐私部位。”朋友一笑说:“这你就错了,人最怕羞的是脸面。”尔后,他说了个澡堂洗澡的故事:众人正在澡堂洗澡时,忽一人喊“地震了!”泡澡的人都来不及穿衣服,光着身子跑到屋外,大家都用毛巾捂住私部,却有一人用毛巾捂着脸,别人叫他快捂私部,他说: “你们捂着下面,但知道你是谁,我捂着脸,谁也不知道我是谁,还羞什么呢?”结果大家听着有理,也学他的样子,用毛巾捂着脸。这个故事,也可能是朋友杜撰的,真伪不必细究,但却道出了“脸面”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打人莫打脸,揭人莫揭短”。因为,“面子”常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尊严相联系。正如鲁迅先生所见: “这‘脸’有一条界限,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即失了面子,也叫做‘丢脸’。不怕‘丢脸’便是‘不要脸’。但倘使做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就‘有面子’,或曰‘露脸’”。凡“生而有欲”的人都很看重面子,为了争“面子”,穷人怕露穷,富人相斗富。这里再讲个“穷人”爱面子的故事:说有个穷人到其富贵的亲戚家赴宴,大冬天只穿着一身单衣。见到众位客人时,他怕别人笑话,就故意摇着扇子解释说: “本人生性怕热,虽然是冬天也好取凉。” 酒席散后,主人对这种死爱面子的虚伪表现很反感,就故意给他准备了单被凉席,请他到院子池边的凉亭上去过夜。到半夜三更,这人冻的实在受不住,就用凉席裹着身子绕着池子跑起来。不料,一失足掉入水中,惊得主人全家出来围着他问:“这是怎么回事?”而他却哆嗦着身子说:“只因我脾性畏热,睡在凉亭里也热的不行,只好到池中洗个凉水澡。”这个故事活画出一个穷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滑稽像。至于富人为争面子相互斗富比阔的事更多。大概历史上“斗富”斗得最凶的要数石崇和王恺。王恺“以饴澳釜”,石崇便“以蜡代薪”;王恺作“紫丝布步幛四十里”,石崇便作“锦步幛五十里以敌之”,这二人斗到头来,终于斗得一个杀了头(石崇)才罢甘休,真是为争“面子”而丢了脑袋。

为争面子,穷人饰穷,富人斗富,若只是个人行为,丢掉的只是个人颜面和私家财产。但如今有些地方官搞的“面子 工程”,损失的却是国家财产和纳税人的血汗钱。据有关媒体透露,有的地方为建“小康示范村”,逼村民贷款、借款大建“新农村”别墅群,结果住进了别墅的村民非但没有过上期盼已久的小康生活,反而深陷债务的泥潭;有的地方城镇为文明创建上台阶,把过去已经长了几十年的梧桐树砍掉,代之以棕榈一条街、云杉一条街、垂柳一条街、桂花一条街、黄杨一条街,由于气候差异和管理不善,这些造价很高的树,成活率很低;有些地方盲目追求城市化,盲目兴建大广场、别墅区、高尔夫球场、音乐喷泉、摩天大楼、引种外国名贵花木,全国有180多个城市竟要建国际化大都会;X县,是一个年财政收入仅5亿多元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却耗资8000多万元建设豪华办公楼,超标1800平方米、超批复3000多万元.这些“面子工程”与建设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它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中国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不顾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顾本地的历史文化传统,有限的资金没有用于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市政建设和百姓脱贫致富,而是打肿脸充胖子,盲目攀比争“面子”,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极大浪费,受到老百姓的强烈批评。

一些地方热衷“面子工程”的根本原因,是想让这些“工程”显政绩、争面子,作为加官进爵的阶梯。目的达到之日,“面子工程”也就成了豆腐渣工程,留给继任者的是擦不完的屁股、还不清的债务。“面子工程”除了造成极大的浪费,还是贪官污吏与承包商内外勾结,偷工减料,暗箱操作,将国家资金和人民的血汗钱中饱私囊的一个借口,因此“面子工程”大多是导致腐败的温床。

“面子工程”丢尽了政府的面子,损害了政府的形象。那些热衷于搞“面子工程”的人,最终也受到国法的严厉制裁,“面子工程”的 始作佣者,结果都成了阶下囚,毁了他们个人的“面子”,成了遗臭万年的标本,成为警示后人的反面教材。

【世象评说】“面子”这个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