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您把生活過成《如歌的行板》,在拜金的社會裡擁有獨立的人格

願您把生活過成《如歌的行板》,在拜金的社會里擁有獨立的人格

夜深了,窗外的喧囂與焦躁已漸漸落幕,一天的行走終於安放了下來,感觸頗多,思緒跳躍著不想安眠。靠在床上,用心聆聽臺灣著名詩人瘂弦的詩歌《如歌的行板》,伴著柴可夫斯基用俄羅斯民歌改編的絃樂四重奏的同名樂曲,傳來舒緩的女聲朗讀:“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之必要……”

突然想用筆來記錄一些文字。自從有了那個使人又愛又恨的電腦後,用筆記錄文字的時間真是少之又少了,以至於有時候連寫自己的名字都會“跳閘”,甚至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寫字,所以,特別佩服那些天天堅持用筆寫字的人。

寫字是對自己心性的一種修煉,是對美的一種追求,更是對心靈的一種慰藉。想當初在學校裡曾一筆一劃認真練習硬筆書法,那份專注和平靜現在想來都佩服自己。如今,一拿起筆便急躁得不知如何好好寫字了。如果時間允許,條件允許,真應該找回這種即將遠離我們的書寫方式。

願您把生活過成《如歌的行板》,在拜金的社會里擁有獨立的人格

生活是瑣碎繁雜的,如何刪繁就簡,過成如歌的行板,優雅而恣意,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趣、有味道的人?選擇生活中的種種“必要”和“不必要”,便是人到中年後必須思考的問題。

年輕時我們總是為了生活得更好而奔忙,步履匆匆,對愛、理想和周遭的一切充滿渴望。可是當年的我們並不懂得好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模樣,更多的只是對物質的追求,如此便把自己折騰得蓬頭垢面、灰頭土臉。

隨著年歲的增長,時光的沉澱,我們逐漸懂得捨棄一些無關緊要的,或者本不該得到而刻意追求的東西,懂得了放下許多煩惱和不安,學會了安靜、平靜、冷靜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如此我們便活的更簡單、純粹一些,心裡便有了更多的柔軟、舒暢,揚在臉上的笑容自然會自信了許多。

願您把生活過成《如歌的行板》,在拜金的社會里擁有獨立的人格

今日回老家,有幸和三位美女喝茶聊天。她們各自創業,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她們熱愛生活,把自己打扮得光鮮亮麗,那份精緻優雅、漂亮大方的外表,使她們更加自信從容。她們樂觀好學、謙和低調,特別是她們身上那種獨立向上的追求,對事業精益求精的態度更讓人欽佩。

她們明明可以靠美貌吃飯,卻偏偏要靠能力打拼。特別是那位亞玲美女,雖學歷不高,卻走南闖北,甚至到許多國家交流學習,把美容美髮行業做得有聲有色。你要想找她做做頭髮可得排隊預約,否則別想讓她親自動手。她說,真正的美是內外兼修的,光有外表的美,顯示不出獨特的魅力。然而,光有內在的美,外表一塌糊塗自然讓人不忍直視。

我看了自己的穿著打扮,坐在她們中間真是相形見絀。雖然我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可與她們相比,我的世界是如此狹小,每天面對著一成不變的生活,看不到努力的方向。

願您把生活過成《如歌的行板》,在拜金的社會里擁有獨立的人格

在這個物慾膨脹的社會,有人選擇“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有人選擇依附寄生,甚至選擇賣笑、出賣肉體;有人選擇踏踏實實打工,賺取微薄的收入來維持生活;有人不畏創業的艱辛選擇乘風破浪……

女性如何在當今這個貌似男女平等的社會里實現自身的價值,以及如何在拜金的社會里擁有獨立的人格,這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這三位美女,我看到了女性的堅韌、積極向上的品質。透過她們,我便能感受到那份如同茶湯般的清香、甘甜和醇厚,這大概正是她們喜歡喝茶的緣故,也正是擁有了這些品格才讓她們更加自信和從容,得到社會的尊重和敬佩。

願您把生活過成《如歌的行板》,在拜金的社會里擁有獨立的人格

如此想來,如何選擇生活中的必要,放棄生活中的種種不必要,便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選擇了。

我以為,學習是必要的,它能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價值。悠閒是必要的,它能讓我們適時放鬆自我,以便更好向前行走。工作是必要的,它能讓我們獨立自主,獲取更多的自信和地位。品茶也是必要的,它讓我們體會到人生如茶,苦盡甘來的過程。當然還有謙和、保持微笑、傷心落淚、追求理想和目標、對自己好一些等等都是必要的。而那些虛榮、愛攀比、自滿、焦躁等等東西則是不必要的。

從今天開始,選擇自己必要的,放棄那些不必要的,讓行走的腳步更輕鬆、更自由、更簡單歡快。


她,也叫木頭奶奶。一個老太婆,無聊時寫點文字。曾從事過醫療、管理、慈善等工作。有一些感觸,喜歡說真話,偶爾也分享一些有用的東西。歡迎和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