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到校园全面剖析法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辅相成?

法国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国度,作为一个经济实力超凡、文化底蕴浓厚的国家,法国亦是培养出了众多艺术家和科学家。


确实如此,但是在法国的家庭教育中,更多的则是严苛和繁琐的礼仪,因为平时一些小小的细节恰恰可以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和修养!


下面从生活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浪漫”法国的强大教育体系!


一、生活教育


孩子的品格和性格都是从见微知著的小事培养出来的,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那么法国父母是如何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培养孩子学习的呢?


(1)培养独立性


在育儿初期,半夜婴儿一次次地醒来哭闹,可谓是最让新生父母伤脑筋的事了。但对于绝大多数法国父母来说,孩子在4个月左右便可以自己睡觉了。


那他们是怎么做到让婴儿乖乖听话的呢?其实,当孩子在哭泣时,父母会先观察一下再作决定。因为婴儿在熟睡的时候也会轻轻地动弹,甚至哭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醒了。如果这个时候就把孩子抱起来,反而会扰乱他们的正常睡眠。


所以法国父母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从心底里就认为自己的孩子具有学习的能力, 并且可以在挫折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从生活到校园全面剖析法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辅相成?

(2)培养良好的品行


对于法国家长来说,孩子教育的关键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


法国父母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

无论何时都要将"您好"、"谢谢"、"再见"挂在嘴边;在大人交谈时不要插嘴;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打哈欠的时候要掩上嘴巴;不小心挤到别人时要说"对不起"还有一些基本的餐桌礼仪,比如:用餐时要细嚼慢咽,不要发出声响、不要端起盘子用餐、不能将两肘支在桌上等。


从生活到校园全面剖析法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辅相成?

(3)培养阅读习惯


在法国,地铁里,公园中,马路边,公车上,随处都能看到人们专心致志地读书、看报的身影。他们把阅读当作生活的习惯、 人生的乐趣。这与他们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密不可分。


毕淑敏曾说:“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


阅读习惯一定要从婴幼儿开始就培养起来,因为孩子许多的性格和习惯都是从小就产生和培养起来的,读书也是。


还有亲子阅读也很有必要,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父母有每天阅读的习惯,那么孩子一定会跟随着父母一起阅读。


从生活到校园全面剖析法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辅相成?

(4)注重体育教育


在法国,体育在教育部门以及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较高,甚至在法国的升学考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法国教育部明确规定,高中生考大学,体育是其中的一门主科,必须通过考试才能升入大学,所以,法国家长对孩子的体育教育非常重视。


据调查,经常运动对儿童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如下:

  • 使儿童身高明显增加
  • 使儿童肌肉逐渐丰满
  • 使儿童心肺功能良好
  • 使儿童胃肠能力增强
  • 使儿童神经系统正常
  • 使儿童身体素质提高

所以,运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不论是什么阶段,运动都应该是伴随我们的一生。


从生活到校园全面剖析法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辅相成?

二、幼儿教育


发达的学前教育一直是法国教育的一大亮点,法国的幼儿专家说:“在法国璀璨的艺术历史中,幼儿教育功不可没。”


为何法国的幼儿教育如此成功呢?


(1)尊重是它的灵魂


当孩子犯了错误,你会怎么做?


当你面对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时,你会耐心十足地与他交流吗?


法国人一定会这样做的。


法国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清楚事情的原委,问问孩子当时的想法和感受,听完孩子对事情的完整叙述,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


即便是年龄很小的孩子,他们也采取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

从生活到校园全面剖析法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辅相成?

他们很善于通过对话使孩子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然后主动地去做。


他们从来不逼迫孩子做这个做那个,或者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


他们明白让孩子理解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独立是它的基础


在法国幼儿园,无论是老师还是助教都权责明确:

孩子们入园之前需要能够大小便自理、穿衣脱衣、穿鞋拖鞋、吃饭等,老师只在特殊情况下给孩子提供帮助,让孩子从需要帮忙到学会自己主动做好每一件事。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法国的父母也不惜辛苦为孩子创造各种条件,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比如让孩子自己装饰房间,自己决定玩什么游戏,充分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利。


从生活到校园全面剖析法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辅相成?

他们认为,让孩子知道独立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人性教育的基础。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无条件地为孩子排除困难,而是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在外出旅游途中,也非常重视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孩子的判断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感受生活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美术是它的起点许多闻名于世的美术作品都来自法国,其辉煌的艺术成就与法国教育的特点密切相联,这一点在法国人对孩子音乐和美术的教育上可见一斑。


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把美术教育看成是教育的根本,幼儿园全部课程的80%以上都和美术教育有关,而且非常在意美术活动的指导作用。


不仅如此,比起其他玩具,父母更愿意为孩子选择手工制作的工具材料,为孩子创设可以随时随地涂鸦的条件。


譬如,家里的墙壁上贴有很多供绘画的纸张,绘画工具材料也随处可见。


从生活到校园全面剖析法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辅相成?

(2)创意是它的目标


法国的学前教育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创意性,重视培养孩子把感受到和看到过通过一些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


他们更重视参观和旅行之后的活动,如让孩子以绘画的方式学习地理知识,让孩子们通过联想和想象来理解音乐的主题。


在这种环境的长期熏陶下,孩子们对艺术作品充满了浓厚兴趣,也非常热衷于表达对作品的素材、色调、构图的独特理解。


追求创意,追求表达自我,这是法国感性教育的途径,也是感性教育的最终目标。


从生活到校园全面剖析法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辅相成?

在整个法式教育的养成关键期,也是最值得称道和借鉴的,莫过于它借整个国家之力,在政府全面支持和辅助之下建立起来的婴幼儿照护与平等教育体制——一个安全有序,专业高效的托儿所(La Crèche)系统!


这个欧盟生育力最高的国家,号称拥有着全世界最完善和强大的亲子照护系统。


和国内三岁以前的特幼儿主要由家庭(爷爷奶奶辈)和保姆看护不同,在法国人的观念里,祖父母只是需要和孙子、孙女一起玩耍的人。


无论什么情况,父母才是孩子的主要照护人,因为如此,他们才能了解孩子每一天的变化,用心陪伴他们长大。


法国政府规定:


三个月以上大的孩子就可以送往集体托儿所了。

从中班开始,托儿所的保育员就开始让孩子们尝试着自己吃饭。

进入托儿所的大班之后的孩子,就要试着戒掉尿布了。因为法国要求小朋友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必须能去掉尿布,自行如厕。以法国家长的标准来看,三岁的孩子要学会的不是第二语言、大脑潜能开发、才艺技能,而是基本的生活能力。

当我们还拿着汤匙追着孩子求他吃饭时,法国爸妈早就把饭直接收走了,因为那是你自己决定不要吃的,绝对不会有人求你吃。


从生活到校园全面剖析法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辅相成?

三、小初高阶段


(1)小学阶段

法国的小学五年制,都是社区学校,就近入学,并无特别著名的小学,也没有需要住宿的小学。


当然有教会办的私立小学,不过除了虔信天主教的家长,一般无人问津。


富人区的小学由于经费充裕会更好一些。


但法国人似乎并非从小学就开始拼教育资源。


(2)初中阶段


法国初中是四年制,小学中学加起来,和中国一样,也是十二年。


从初中开始,就有重点学校出现了,同时也有更多的私立学校出现。


在法国读到初中毕业后,国家并不会组织统一考试,因此各个学校的分数是完全无法通约的。


(3)高中阶段


法国高中是三年制,此时的私立学校就多了起来。


在法国有一个与美国或英国截然不同的特色,就是公立学校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有很多非常好的公立学校,最好的学生基本都能被公立学校收入囊中。


法国能做到这一点,其教育上的投入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在法国巴黎有两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公立高中,分别是路易大帝高中(Louis le Grand简称LLG)和亨利四世中学(Henry 4)。这两所学校在欧洲的声誉,就像北大、清华在中国一样,当然它们只是中学。大概就跟英国的伊顿公学、西敏公学齐名。但是它们是不收学费的,唯分是取的免费高中。


法国高等教育独特的双轨制。


法国高中毕业举行全国会考,有85%的学生可以及格,获得业士学位。业士学位获得者中90%的人便以此为资格,向各大学申请入学资格,一般都会被录取。而另外的大约10%的最优秀的业士则会选择进入预备学校学习两年,然后参加极其严格的竞争淘汰式考试,最终进入为法国培养精英人才的工程师学校和商校的人就更少了。


法国的业士成绩分四等公布。分别叫做très bien、bien、assez bien和passable,译成中文就是特别优秀、优秀、良好和及格。前三等也就占全体业士的10%左右。其他90%的人,也就是以及格成绩毕业。而这些有好评语的学生,就有资格去申请上预科了。


熟悉教育的人都知道,仅凭考分选取学生的确有很大盲目性。


分数与能力不符的现象永远都会有,但是如果不凭考试分数,事情就会太复杂,不过法国人也有很多办法来弥补这个明知的缺陷。


关于学生排名,法国从初中就有,成绩单上标明每门功课的分数和总分的班级排名,还有条形图画出每门课和总分的分数分布情况,最后毕业时的分数还有全年级的排名。


不论高中还是大学,学生排名那是应有尽有,蔚为大观。比如哪个预科学校毕业生都考取了那些精英大学都会有详细数据。预科以后考精英学校的数万学生的分五个等级的大排名,也在网上公布。


总之,他们是把排名这个功能运用到了极致。


四、大学特色


01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


作为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主力军的综合大学采取开放型的办学方式,没有全国统一考试,凡是持有高中毕业会考文凭或同等学历的证明者都可到 大学报名注册。


因此,综合大学一般规模庞大,但学生成绩良莠不齐。法国大学校的招生则完全不同,所有进入学校的学生都必须经过两年的预科学习,占高中毕业 生10%比例的学生进入预科班后,经过两年艰苦学习与严格的考试,经过多次筛选只有50%的学生才能最终进入大学校就读。


大学校的规模较小,一般都只有几 百到1000人左右的规模,学生都是通过激烈的竞争而被精心挑选的。


02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法国大学有三种类型,每个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以巴黎理工学校为代表的工程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专门为国家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和工 程技术人才,对工程师的培养更加着眼于未来。


以巴黎商业学校为代表的商科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中最高级的管理人员,使学生熟练掌握一整套高水平的管理 技术,具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素质与良好的行为方式。以国立行政学校和巴黎高师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级公务员。


目前,在100家 左右法国国民经济的大型企业中,2/3的领导人都是大学校的毕业生,法国各级政府中的许多高级行政官员也毕业于大学校。


03多面性的人才培养方式


为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并且能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校普遍采取多面性的人才培养方式。


所谓多面性培养,实际上就是对未来专业人员进 行包括基础理论学科、应用技术学科、非技术学科和实践性能力在内的多方面综合教育和培养,使单一的技术性人员成为“多面手”的专业人员。


法国工程师不仅要 掌握扎实的科技知识,而且要具有敏捷的推理能力,还必须懂得有关经济、管理、法律、人文、社会、环境、工业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综合的多面性培养,可使 未来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能适应技术的变化,熟练地解决本专业的问题,还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解决传统上由社会学家来解决的问题。


04与产业界全面对接的人才培养过程


法国大学历来有与工业、企业保持紧密联系的传统。


法国大学校与产业界的长期合作关系主要体现在:


大学校的校内管理委员会中有企业代表参加;大学 校在确定培养计划、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实践性教学等方面,有企业界和经济界人士参与,共同协商,为的是双方能找到较好的接合点;


大学校的课程教 学内容会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地调整,法国大学校尤其是工程师学校没有指定教材和课本,只有教师自己编写的讲义;


授课教师相当一部分是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干 部与企业工程师,在教学中能够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并且学校与产业界人员相互到对方兼职,共同受益,共同发展;


学校里设有与专业相对应的工作车间及实验室,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产品,有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在大学校所进行的研究课题也都来自于产业界,较早地接触将来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05注重学生的实习培养环节


大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各种高级应用型人才,因而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实习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学生安排了大量目的明确、循序渐进的实习。


从生活到校园全面剖析法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辅相成?

五、精英教育体制


在法国,要想爬上教育宝塔尖,绝不会比在中国容易。


法国最好的五大精英名校,是 Polytechnique(多种工艺学院)、Ecole Normal(高等师范学院)、Central(中央理工学院)、Pont et Chaussée(桥梁和公路学院)和Mine(矿业学院)。每个学校一年只招两个班100人左右。


法国的精英学校共有数百所,最顶尖的规模都只有数百人,目标是培养领袖级人才。次一等的规模可以达到一两千人,目标是培养仅次于领袖级的最高级人才。


法国的精英教育制度,其实和中国现行的制度很像,那就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这一点与美国常青藤名校那个难以捉摸的“综合录取”相比,倒是让中国人容易适应得多。


法国教育共和传统非常浓烈,三项原则高悬门楣:

义务、免费和非宗教


(1)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很彻底。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偷渡的移民,本人没有身份,带着的孩子到了入学年龄,你随便拿一张比如住家的水电费收据证明你住在附近就可以到学校申请入学。


相反,如果你的孩子到了入学年龄不上学,邻居可以举报,警察会找上门来。


事实上,这里的入学率应当是100%。一些移民不关注子女学习,但肯定不会阻挠子女上学。

童工?


那是不可思议之事。


让学龄儿童在街上游荡?那就更离谱。


(2)教育费用


免费,是可以一直延续到大学毕业的,且包括那些最著名的大学。


当然收费的学校也不少,但那是一条为有钱人家的子女特备的只能通往“钱途”的捷径。


膳食费用等都按家庭收入水平分许多等级,最低的当然是完全免费。


每年8月份,政府还会为广大收入较低的家庭发放入学补助,数量明显超过必须。


一些孩子多又对子女学习不上心的家长,甚至会挪用这笔补助去买其它东西。


曾经有人提议不给现金,给只能在超市购买文化用品的代金券,却未能在议会通过,说是侵犯了公民的消费自由和家庭隐私。


(3)非宗教理念

非宗教在法国也贯彻得很彻底。


哪怕是教会办的学校,学生也没有义务去上宗教课。


事实上,法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虔信天主教的并不多。


家长选上教会学校,也就是冲他们更好的教学质量,基本没有宗教考虑。


总之,西方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双轨制,平民和精英走完全不是一条路。大家应当看得到,这个精英教育的方式,并不是快乐教育那一套。


六、教育改革

虽然法国的教育被世界认可,但法国人并没有满足现状,从2018年起不断出台多种举措,推进国内教育改革。

例如,掌握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是获得学业成功的重要方面,为此巴黎市政府与法国教育部合作旨在让学生从小接受多媒体教育。具体措施包括建立电子学习空间(ENT)和为12~18岁学生建立电子创作学校等。据悉,巴黎与法国教育部合作,在初中建立名为“巴黎电子课堂”(PCN)的电子学习空间,可使初中的学生、教师、学生家长掌握学校生活、教学资源、最新动态、联系方式等信息。

2018年9月,巴黎TUMO成立。这是一所使12~18岁学生熟悉全世界电子创作工具并进行电子创作的新型学校。学生在放学后可以来到这里接受寓教于乐的培训,可学习8个不同领域的技术:电影、动画、电子游戏、3D建模、制图、素描、编程和音乐。2018~2019学年,专业人员将为参加培训的学生提供每周2小时的个性化辅导。假期,学生们还可以参加由世界知名专家组织的活动。

这只是法国近期教育改革的措施之一,从中不难看出法国教育界紧跟时代潮流的先进教育理念。

水平高且仍在不断改革进取的法国教育,为世界培养了诸多人才,也吸引着中国家长的目光。

据调查,不少中国家长争先恐后地去抢欧盟身份,就是为了避开法国留学生学费大涨以及对留学生的各种限制,让孩子顺利地到法国读书,法国教育的魅力可见一斑。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时期的法国教育,将为更多孩子铺设一条精英之路。

以上就是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有关法国的教育体系,如有数据不准确之处,希望包含并指正,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